愛伊米

年過五十,學會富養自己

一位作家曾說:“窗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

這個世界上,人們最需要關注的,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五十歲以後,當父母漸漸老去,孩子漸漸長大,身旁的另一半已漸漸走遠,或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能夠成為一束光,指引自己繼續前行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因此,學會富養自己,才能讓往後餘生少一些遺憾,多幾分精彩。

年過五十,學會富養自己

01

五十歲以後,用書籍富養自己,以豐盈靈魂。

楊絳先生曾寫道: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擁有一方“理想國”,構築心中的“世外桃源”,多讀書常讀書便是一條捷徑。

如同前些天,一位知識型主播火遍全網,人們感慨,買東西是附贈,聽課才是“主業”。如同他賣大米時的那段說辭:

“我沒有帶你去看過長白山皚皚的白雪,我沒有帶你去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我沒有帶你去看過沉甸甸的彎下腰,猶如智者一般的穀穗。”

他賣鰣魚時,也賣張愛玲的書,兩者看似毫無瓜葛,他卻用張愛玲的一句名言將之串聯起來。

“張愛玲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結。”

一句讀書感言,直抵人心深處,那份對生活的詩意追求,引人共鳴。下單買貨,買的不是東西,而是情懷和追夢的激情。

一個博覽群書的人,胸中自有溝壑;一個熱愛讀書的人,生活縱然虐他千百遍,依舊心懷美好,憧憬未來。

年過五十,已然在生活的戰場上疲累不已,無處安放的靈魂亟需停靠的港灣。去讀書吧,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和躍動,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和精彩,感受哲理哲思的深邃和寧靜。

每天靜下心來讀幾頁書,如同一段洗心滌肺的旅程,放下雜念,撇去浮躁,讓心靈得到撫慰,天長日久,也就不再焦躁,不再慌張。

當一個人看得書多了,氣質便愈加淡定從容,容貌也變得和顏悅色,心中也堅定了一個信念:“一切終將過去,一切終將美好。”

年過五十,學會富養自己

02

五十歲以後,用愛情富養自己,讓情有所依。

讀過一首唯美的故事:“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 我恨君生早。我離君天涯 君離我海角……”

這份對於愛情的呢喃,有著道不盡的遺憾、眷戀和無奈,令人感慨萬千。

愛情啊,總是讓人歡喜讓人憂,讓人為之痴迷,為之發狂。

五十歲以後,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與良人相伴。所謂良人,就是那個能承載你對於愛情所有的幻想,卻始終不離不棄的人。

王安石和司馬光,同為宋朝朝廷要員,他們政見雖有不同,卻同為文學大咖,且對老婆用情專注,從一而終。

在那個“納妾”成風的年代,王安石和司馬光都選擇避而遠之。

司馬光一生無子,最後選擇領養孩子。

王安石的妻子曾給他娶了一房小妾,王安石百般拒絕,瞭解到小妾嫁給自己是“賣身救夫”時,更是找到了推脫的理由,趕緊給了她一筆錢,讓她回家和丈夫團圓。

由此可見,一生一世一雙人,三餐四季過一生,這樣平凡而又簡單的日子,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啊。

真正有頭腦的人,如果五十歲以後還沒有找到一個一心一意對自己好的愛人,的確很悲哀,也很孤獨。

但不論境況多麼糟糕,都不應該成為追求美好愛情的“攔路虎”。讓自己滿懷信心,大膽去追,不管不顧去愛一場,才能讓情感有所皈依。

年過五十,學會富養自己

03

五十歲以後,用愛好富養自己,讓靈魂不再空虛。

人們常說: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這門“技藝”,很多是指專業特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但除此之外,有人將愛好發展成特長,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實。

前段時間,網路上出現了一位讓人追捧的烤魷魚大伯,他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與煙火氣十足的烤魷魚攤點著實有點“不配”,但他坦言自己從事這樣已經二十六年了,退休之前是機械工程師,正處級幹部。

已經七十三歲的他,兒子是碩士,女兒是博士,自己也衣食無憂,之所以還出來擺攤,完全是一種生活樂趣。

他樂呵呵的樣子,讓他完全看不出已經年過七旬,也不會讓人覺得幹著燒烤攤是件多麼累人的活。

當一個人能把愛好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就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人們可以藉由這個愛好獲得更多的人生體驗,精彩也就接二連三地呈現。

年過五十,學會富養自己

04

結束語:

年過五十的人,開始好好愛自己吧。

這一生,太短暫了。我們為了家人而活,為了愛人而活,為了某個信仰而活,卻唯獨忘記,為自己而活。

在人世間行走,太多的人,只能陪我們一程,當他們相繼散場,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時,那些早就開始富養自己的人,才不會驚慌失措,才能遊刃有餘。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