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成大事者,靠的是長期主義,與人為善永不過時

幹事,能力和才學很重要。此外,能否把事情處理的順利,僅僅依靠才學能力是不夠的,還需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曾國藩生性並不喜交際,同時又是交際高手,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以不變應萬變”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外部關係。

什麼要變,什麼不能變,這個問題要清楚。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立身之根本,在於自立自強,這些萬萬不能變,一旦產生動搖,人就會飄蕩無法立足。一個人處事的方法、手段,要依據實情來定奪取捨,這是可變的部分,只有靈活多變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比如,一個人一旦立志,就不可輕易放棄,信念和原則豈可隨世沉浮、任意改變?辦理事務,選賢用人,可隨時局變化而變化,不能固執一端。成事者,最忌故步自封,不懂求變。如果只有一副面孔,一種手段,就比較危險。

成大事者,靠的是長期主義,與人為善永不過時

在人際關係交往中,曾國藩推崇“拙誠”二字,這可以看作是他的“不變”。拙誠精神,具體表現在他“與人為善,取人為善”的實踐中。“與人為善,取人為善”八個字源自《孟子》,曾國藩繼承了孟子的兩大重要思想,一個是“養氣說”,這是他堅毅之志的力量源泉。另一個就是“為善”思想,對此他有一番深刻的領悟:

“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以人為善。依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燻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然徒與人則我之善有限,故又貴取諸人以為善。人有善,則取之益我;我有善,則與以益人。”

這段文字把為善思想表達

很詳盡,意思就是說:古來聖者賢人,之所以受到敬仰推崇,就在於他們心中總是存有善念。心中有善,就會教導他人行善;由於品行高潔,身邊的人也會受到薰染,跟著去學做一個善人;這些都是一個人在做善事的具體表現。可是,一個人的善心畢竟是有限的,能發現別人的善意來讓自己受到領悟就變得非常可貴。總之,他人心存善念,就會有益於我,我心存善意,就會有益於他人。

這番對善的論述,可看作是他為善行為的指導思想,也是他一生的拙誠功夫所在。

成大事者,靠的是長期主義,與人為善永不過時

善,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長久相處之道。曾國藩說:君相之道,莫大於此;師儒之道,亦莫大於此。”善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是亙古不變最好的交往手段。在奉行誠實不欺的交往原則之餘,也不忘反覆叮囑諸弟牢記與人為善的信條,在日記中他寫到:

九弟來久談,與之言與人為善、取人至善之道……無論為上、為下、為師、為弟、為長、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則日見其益而不自知矣。”

這就是說,無論是師長、友朋、兄弟、上下級之間,若能彼此懷善而交往,就會不知不覺間相互有所長進,有所獲益。他不僅勸導弟弟要心懷善念,對同僚也常如此共勉,在給部下的一封信中,他這樣說:

前曾語閣下以取人為善、與人為善……以後望將取諸人者何事,與人者何事,隨時開一清單見事,每月彙總賬銷算一次。”

成大事者,靠的是長期主義,與人為善永不過時

這段話就是說,善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在每一件事中體現善的行為。善就相當於工作原則,須時時都要留意,落實在每一件小事中。

可見,曾國藩的“與人為善”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他身體力行立身作則的精神感染影響了當時一大批人,這些各個領域的才俊之士,很多成了晚清社會舉足輕重的人物,對開啟時代新風、推動歷史程序起到了至關重要之影響。

後人評價他是“做事兼傳教之人”,可以說明至實歸,他受之無愧。與人為善被曾國藩視為臻於至善的途徑,是他超凡入聖的內聖心法之所在,正是在高標準嚴要求下,讓他成為封建時代最後一位“完人”。

成大事者,靠的是長期主義,與人為善永不過時

佛家講:“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去;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去。”“與人為善,取人為善”的交往準則,為他事業的興盛昌達積累了眾多人才資源,湘軍許多將領、幕僚對曾國藩產生由衷的佩服之心,一生奉為楷模,以老師相稱。

人格魅力,是一個人贏得信賴和追隨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曾國藩的人格力量來自出色的個人精神品質,這是長期自我修煉和積累的結果,絕不是靠技巧、手段所能獲得。在一個凡事推崇“速成”,技巧已然成為顯學的時代,曾國藩的長期主義,更值得引起重視,這才是成事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