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讀書|人生啊,越不好說越要直說——實用型“不吃悶虧”指南

讀書|人生啊,越不好說越要直說——實用型“不吃悶虧”指南

《沉默契約》

[加]琳達·D。安德森、索尼亞·R。班克斯、米歇爾·L。歐文 著

徐雪燕 譯

後浪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

老闆沒幫我加薪,因為他知道我不好意思提。

我覺得伴侶應該換一份更累但薪水更高的工作,可實在開不了口。

朋友常常佔我小便宜,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說才能不傷感情。

三位心理專家逾80年經驗凝聚成冊,打造“沉默契約”這一概念。“沉默契約”可以涵蓋所有“你沒明說,但覺得對方應該懂”的狀況,只有跨越這層心理上的阻礙,人際關係才能良好持續地發展下去。本書從沉默契約的原生家庭源頭講起,逐一破解了我們與愛人、父母、子女、朋友、同事、老闆間的沉默契約,將我們身邊每天發生的故事分析拆解開來,並提供了實用好掌握的解決方案。

>>內文選讀

何謂沉默契約

沉默契約就是你的人際關係中未曾言明的規則,它源自你未說出口但又認為他人應該明瞭、應予以尊重的一些設想、期望和觀念。沉默契約存在於各種人際關係中,你繼續閱讀本書後,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竟已和他人訂下好幾份沉默契約。其中一些沉默契約可能已存在很長時間。個人早期階段所經歷的人際關係會對其之後的行為舉止、個人決策、做事動機(包括各種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本章接下來的內容中,你將會了解自己童年時期的經歷是如何影響你在沉默契約中所扮演的角色的。

沉默契約聽上去可能是這樣子的——“他母親可以對我的廚藝評頭論足,但我不應予以迴應”或“老闆沒有給我加薪,他知道我不會開口要求加薪”,抑或“我女兒成績越來越好,所以我沒必要盯著她的功課不放”。這些“心照不宣”的想法可能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同時,出於恐懼、內疚、責任感或對沖突的擔憂,雙方通常不會開誠佈公地談及這些想法。這些想法有時候確實是有益的,能夠促進雙方關係;但大多數時候,則只會阻礙你的人際關係發展。

你的人際關係也可能因你從未大聲挑明心中的想法而變得更為複雜混亂。你可能會覺得對方也瞭解沉默契約的相關條款,和你想法一致,應全力配合你的行動。此時請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經常說諸如此類的話——“他應該早就知道了吧”“為什麼非要我直接向她挑明這事?”但實際上,對於未說出口的事情,他人和你的想法可能大相徑庭,相去甚遠。

讀書|人生啊,越不好說越要直說——實用型“不吃悶虧”指南

(圖源:視覺中國)

你悄無聲息地在心中和他人訂下沉默契約後,就可能在未與他人確認的情況下預設雙方已就這段關係中的期望達成一致,都明白誰有責任去滿足這些期望,清楚該如何實現這些期望。當然,有時候,即使你從未言明心中的觀念、期望和設想,它們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此時,你的這份沉默契約將會加深你與對方的關係,讓這段關係充滿愉悅之情,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更多的時候,你心中的期望根本沒有得到滿足。有時你和對方都瞭解彼此的期望,但卻無力滿足它們。如果你對此繼續保持沉默,不和對方溝通,那你們之間接下來就可能誤會叢生,相互失望,關係急轉直下,因為你是根據對方是否遵循這份錯位的沉默契約來評估你們之間的關係,並對此做出迴應的。你通常對沉默契約避而不談,因為你擔心一旦將問題搬到檯面上,就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因擔心關係破裂而一直保持緘默。更糟的是,你甚至可能都未意識到這份沉默契約的存在,也沒有意識到那些未曾說出口,導致你在沉默契約中越陷越深的觀念和期望的存在,所以你會在沒有完全意識到的情況下,稀裡糊塗地就某件事情同意他人的做法。

那麼你心中的這些觀念、期望源自何方呢?其實通常都來自你內心深處的想法,比如,“除非碰到我的夢中情人,否則我絕不將就”“我願意為我的孩子犧牲一切”“事業優先”。這些內心深處的想法其實就是你和自己簽下的沉默契約,它們會一直指引你以何種姿態進入一段關係,對他人抱有何種期待。它們還會暗示你該與他人簽下何種沉默契約,如此你才能更好地履行你與自己的沉默契約。更重要的是,它們早早為你規劃好了人生的路線圖,指導你該如何駕馭自己的人生,影響你所做的決定、所選擇的工作、所建立的友誼以及所成立的家庭。

我是誰?對我來說什麼是重要的?為什麼重要?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在這些問題上所抱有的設想、期望和觀念,那你和自己的關係就會受到制約。

如果不清楚自己所抱有的相關觀念,就更難覺察自己和他人所簽下的沉默契約了。你會在沒有認清自己想法的情況下,假設他人已經瞭解你的人際關係相處守則,同意遵守你所設下的條條框框。等到你開始質疑他人的行為時,就會納悶:“搞什麼鬼,他到底在想什麼啊?”其實這個時候你最好問一下你自己:“我到底在想什麼啊?”

例如,假設你選好一套公寓,準備和兩位朋友一起合租。你開始盤算房租該如何分配才合理。你選的臥室是三人中最大的一間,不但裝有壁爐,還能一覽室外美景,所以你的朋友都認為你應該多付點租金,但你卻不同意。三人爆發激烈的爭吵,導致友誼差點破裂。

然後其中一位朋友問你:“你住的房間最大,還帶有壁爐,所以你才要多付一點錢,你到底為何會感到不公平?我想你心裡也明白這麼分配是合理的,你就是嘴上不認輸,死活要爭出個輸贏。”朋友的話一針見血,刺痛你的神經。他說的沒錯,你確實明白他們的意思,那為什麼你就是不願讓步呢?是不是你長期和自己簽下的沉默契約(“沒人能佔我便宜”)讓你與他們的協商變得更為複雜?如果你到這個時候還不承認這份沉默契約的存在,那恐怕以後還將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你可能會誤以為自己只是和他人意見不合,但稍微挖掘一下,你就會發現與自己訂下的沉默契約是如何影響你和他人的互動的。

一些心理學理論有助於你弄清楚沉默契約是如何展現的。個人的早期經歷會隨個體成長而不斷得到強化。對許多人而言,父母是他們兒時認識世界的視窗,對父母的認知會影響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和互動方式。如果自幼年時起,你的父母就以充滿愛意的方式迴應你,不斷地肯定你、認可你、接受你,那你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會打心底肯定自己。因此,你之後會逐漸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識,積極和他人互動。另外,如果你在內心深處一直苛求自己、否定自己,不停地自我疏離、自我排斥,那你可能就會漸漸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不敢對他人抱有期望。你內在對自己的這種消極認知通常是建立在身邊重要人物自相矛盾的舉止上的。例如,一個人可能非常愛你,但同時又老是批評你。

這種矛盾的行為會擾亂你的自我認知,讓你難以正確認識自己,不知道該對他人抱有何種期待。然後你可能會漸漸覺得自己雖然被愛著,但從未被人真正接受過。

一些心理學家指出,若在建立自我認知的過程中並沒有得到早期階段照料者的肯定和迴應,你就會發展出“假我”以期獲得更多的肯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兒童會經常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以期符合社會認可的互動規則。但在某些極端情況下,這樣的變化發展會讓個體脫離真正的自我,終其一生都戴著面具,過著不真實的生活。為什麼在介紹沉默契約時要提到這些特定的心理學理論呢?那是因為,正是你不斷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信念和期望,並將他人的期望內化為自己的需求,才導致你和自己簽下沉默契約。它們的形成有時是因為你需要維持早期階段發展出來的“假我”形象。當你認為自己真正的自我形象不恰當或沒有價值時,就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例如,假設你現在和自己簽下一份沉默契約:自己永遠要保持獨立。這一想法可能和你內心深處的渴望相反——你真正想要的恰恰是希望自己能夠依賴真正愛你的人。但如果你的早期經歷告訴你,依賴他人會遭到拒絕或否定,所以你選擇透過固執地追求絕對獨立來保護自己,以免感到失望,以及被自己真正想要依賴的人拒絕。

不同的早期經歷會在個人身上打下不同的烙印,當兩個成年人將這些烙印帶入交往中時,雙方在互動方式、詮釋對方行為舉止方面產生分歧也是順理成章的。這些早期經歷打下的烙印促使你和自己建立沉默契約,然後這些契約又成為你和他人的沉默契約的一部分,從而使得你在早期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習得的互動經驗不斷被強化,並持續影響你的人生。

讀書|人生啊,越不好說越要直說——實用型“不吃悶虧”指南

作者:[加]琳達·D。安德森、索尼亞·R。班克斯、米歇爾·L。歐文

編輯: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