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有同事去領導面前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

有時候自己都不懂自己,成功人士不奢求他人理解,但都懂得統一利益。

打動一個人,要靠感性;說服一個人,靠利益。

找到共同利益,就建立了統一戰線。

有同事去領導面前告你的狀,說你的不是,如果是你,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

在職場上生存,最重要的便是看清局勢變化,然後適時作出調整,讓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

職場是個沒有秘密的地方,謠言更是傳播得無比迅速,你若想避免陷入到被動局面受制於人,那就要學會在“風雨”欲來的時候就掐斷它的傳播路徑。

職場上的是是非非都是圍繞著人的利益而轉的,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人都是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說假話謊話的。

惡意中傷也不是什麼稀奇事,畢竟職場上的有利職位空缺和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

當你侵佔了別人的“蛋糕”,別人自然不舒服,找機會挑刺,打你的小報告,這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職場手段了。

但放任不管,只會助長他人氣焰,我們能做的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這些對我們的流言傷害降到最小。

看完問題,我不禁想到了年前自己的經歷,面對來自同事的詰難、領導的質疑。

我用自己的冷靜與果敢,以靜制動地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最終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

經歷了這些後,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之後再遇到類似的情形時,或許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有同事去領導面前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

一、分析原委,合理考量

遇到文中這種情形時,多數職場人士第一時間必然是極為不爽的,這是赤裸裸的“打小報告”行為,是同事損人利己的直接體現。

但此時的我們卻不能惱火,影響手頭的正常工作,甚至去和那位同事對峙,而應儘快冷靜下來,分析其中的原委與利害關係。

在情緒即將暴走的時候迴歸理性,我們才能防止衝動壞事。

事情發生了,過度關注個人感受層面,這是於事無補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接受事實,看清真相,然後從容面對。

要做到遇事不慌,保持理智,這當然不容易做到,但卻是可以訓練的。

從日常生活中的基礎事務著手,慢慢一點點地訓練起自己的遇事的應變能力,關注細節,不怕吃苦,我們才有可能成為職場中的“佼佼者”,然後把職業理想實現。

年前的時候,我們部門曾經組織過團建,因為個人原因我唯一一次沒去參加。

哪知道團建後感覺身邊的同事有些疏離,領導也不知道為什麼開始與我有些隔閡。

當我打聽到其實是某個同事給領導“咬舌根”後,我並沒有直接去找領導澄清,而是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同事和自己,分析為何會被打小報告。

職場其實本質上就是個利益場,我深以為然,但我從沒想到自己也會遭到同事的“暗算”,也因此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前不久,我的學弟曾暗示要跳槽到我們公司,我也多次在休息時間與他電話交流,並沒有避諱同事。

那同事應該是在我的隻言片語裡聽了個大概,誤以為我有跳槽的想法,在聯絡下家準備離開。

我不在的團建上,同事似乎把這一點告訴了領導,說我“工作不在狀態,團建也不參加,不多時就準備跳槽了”。

在有一個大致的結論後,我覺得這件事情其實無需主動澄清事實,而要理性地考量,讓事實自己“說話”。

世上是沒有萬能的處事方法的,有些適合別人的方法,但卻不見得也適合你。

我們要在一次次的做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平時不要做事就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

而是要多觀察和注意,多總結和思考,這樣你才能培養起長遠的發展眼光,對事物看得更加透徹和深刻。

那些對生活世事關心的人,更能警覺自身的不足之處,繼而懷著謙虛好學的態度去不斷增進提升自己,發現更多“大有所為”的機會,自然職業前途一片明朗。

其實對於這點,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羨慕的層面,而沒有看到別人背後的辛勤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