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說明寬慰的實驗程式是從一個消極基線上向被試者呈現間歇的訊號。

對於正在進行著的操作施加任何干擾都可顯示被稱作寬慰的現象,這一程式可預示反應比率的提高

。目前,在條件性情緒反應的框架之內對此還未進行工作,然而,我們將要論述的哈蒙德對於莫勒的寬慰概念的意見則可予以參考。

按照邏輯的可能性,條件性情緒反應研究的圖式中有兩部分還未得到論述:在一個積極的基線上,從消極刺激中發出的間歇訊號所引起的後果將是什麼。

在一個消極的基線上,從積極刺激中發出的間歇訊號所引起的後果又是什麼

。涉及這些程式的研究可採取下列形式:給被試者用食物強化建立一個可變間距基線,直到被試者達到一個穩定的反應比率。

然後在其上新增一個連續的厭惡刺激(例如,高強噪音),它將導致反應比率的總的下降。使用一個條件刺激,讓它從厭惡刺激中發出間歇的訊號。

給食物剝奪的被試者建立起西德曼迴避時間表,獨立於他們偶然地和未預期地接受的豐富食物

。一旦建立了穩定的反應比率,就新增一個偶然的條件刺激,這個刺激從豐富的獎賞中發出一段間歇的訊號。這種程式可被看作寬慰和憤怒的方面。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綜上所述,在條件性情緒反應的框架之內已進行了大量的有關條件性抑制(焦慮)的工作,但是條件性抑制的決定因素還是不清楚的。

這種基本技術已擴充套件到條件性歡快和條件性攻擊的研究中,而且已經產生了某些直接用於人類的研究

。條件性寬慰是一種未知的量。

顯然,本領域內還存在著大量的研究餘地,特別是對那些系統的控制變數,

如條件刺激的延續時間、無條件刺激的強度和基線時間表的參項的研究

。然而,條件性情緒反應的程式已廣泛地應用於其他研究領域,並且為情緒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結構。

作為完整的行為主義的情緒理論是不存在的。

這並不令人奇怪,因為一般說來,許多徹底的行為主義者對心理學採取一種反理論的態度。

但是對於情緒某些方面來說,少量的原始的行為主義理論綜合物還是存在的。

米倫森的情緒理論,或更恰當地說情緒模式,是最近的、探討情緒的最極端的行為主義公式之一。它大量地應歸功於華生,並且直接依靠著條件性情緒反應的技術。從根本上說,

他採取了華生的X、Y、Z三因素理論並把它們置於條件性情緒反應的結構關係中。

他提出,條件刺激導致一個消極刺激引起某種程度的焦慮,這抑制了積極性質的操作行為,同時,有時促進了消極性質的操作行為。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一個導致積極刺激或排除消極刺激的條件刺激可誘發某種形式的歡快並增強某些操作。

而一個排除積極刺激的條件刺激產生憤怒並提高某些操作的力量和攻擊行為的頻率。

米倫森認識到,焦慮、歡快和憤怒並沒有提供一個詳盡無遺的人類情緒表。他提出兩個基本設想從而擴大了他的觀點。某些情緒只是在強度上彼此不同,如快樂和狂喜。

某些情緒是基本的,另一些是它們的混合物。米倫森把焦慮、歡快和憤怒看為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他的理由是雙重的:

他認為,在恐懼、歡快和憤怒的無條件的形式中,包含著積極和消極強化的展現和撤退的所有可能性

。在它們的條件性形式中,包含了所有可想象到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的範例。

這就是說,這三種情緒模式既可以在無條件形式中又可以在條件形式中出現,因而它們是最基本的。這些原因使米倫森得出了一個三維“情緒座標”系統。

米倫森的三個原始情緒表示為維量的方向,其他各種情緒都是由構成它們的基礎的強化者的不同強度所決定

。處於三維量末端的情緒代表在那一方向上的最大強度。三種維量聚合在一點上的含義是表示,情緒強度變得越小時,在行為上越難於區分。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這個模式令人為難的一點是它只以三種原始情緒為基礎,但是在強化的基本操作上卻存在著四種可能性。

米倫森克服了這個困難,他提出在消極強化的撤退和積極強化的展現之間是相等的,他把這兩者都稱作歡快

。在早期提出的圖式中,消極強化的撤退被稱作寬慰。把這兩個程式折迭起來的效果是否被證明是正當的,還有待觀察。

按照經驗來回答,這兩個過程本身是很容易區分的。

米倫森注意到他的三維繫統並未包括所有的“人類”情緒

。但是他論證說,那些未被包括的只是原始情緒的混合物。一箇中性刺激能夠與兩個或更多的原始情緒相結合,或者可以與包含著比一種原始強化更多的無條件刺激相結合。

米倫森引證兒童偷了一塊甜餅為例。

甜餅是作為吃它的積極刺激的條件刺激加上作為懲罰的消極刺激的條件刺激。他提出這種結合通常叫作犯罪

。在一個條件刺激與一個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特點的無條件刺激相結合時,就表現為衝突,在實驗性神經症中就可以看到這個現象。米倫森還認為我們通常所說的悲哀、失望或抑鬱就是一個強化消退的泛化結果,如一個親密的朋友去世了的情形。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最後,米倫森透過評論情緒控制和病理情緒擴大了他的情緒理論。他從行為主義的觀點出發,提出用三種方法控制情緒:

逐漸適應於持續展現著的引起情緒的刺激。這導致承受挫折的耐力和承受“好”事喪失了其效果的耐力。

用相反的操作做出反應,如保持“一本正經”的面容或“堅定不移”的神態。迴避引起情緒的情境。

最近,其他非行為主義研究者已對類似的意見做了詳細的考察,

米倫森的病理情緒觀點是直接的,然而過於簡單

。他只是認為持久的引起“焦慮”的情境導致神經症,而精神病則是由正常的積極強化受到劇烈破壞或完全缺乏的極端情況而引起的。

韋斯克蘭茨獨特地羅列了許多對情緒的行為主義探討,並從中刪選了一套證據。

他的基本觀點是如果能把強化確定為引起反應後果的刺激,那麼情緒就可確定為強化後果的反應

。他指出強化刺激可能是積極的或消極的,而且在效果上,一個強化刺激的開始往往與另一個強化刺激的結束難於區分。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由於這些原因,他極廣泛地解釋了反應,並把情緒說成是包含了許多反應的一種狀態。

他也遵循斯金納對操作和反應所做的區分,並指出反應是情緒研究的論題

。他認為沒有什麼原因使它們難於區分。韋斯克蘭茨論述了刺激穩定性的問題,並且更重要地,提出了對特定的應答反應的看法。

他提出了三個理由作為不能把自主神經系統活動和腦電圖當成情緒直接指標的原因。

交感神經系統活動或腦電圖啟用並不是推測情緒狀態存在的充分條件。象沙赫特所引證的,認知也許是必需的

。在有關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問題上,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相反的觀點。這些問題目前只能從理論上予以回答。自主神經系統和腦電圖的變化還不能被分化以區分不同的情緒狀態。

作為另一種觀點,韋斯克蘭茨認為,對於應答反應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他把這些放於“實踐”的方面,而這方面的情況取決於在研究中使用的裝置的水平。在這個範圍內,他考察了有關應答反應的某些文獻。

最後,韋斯克蘭茨對情緒做出了某些有用的一般立論,並根據條件性情緒反應的文獻做了說明。

他提出按照通常的意義,往往把情緒歸結為行為的特徵性模式的改變。

例如,沒有微笑、肩膀低垂,不思飲食,等等。這暗示著引起情緒的刺激效果給不斷進行著的行為提供或多或少的力量。他認為這支援了情緒是一種狀態和一種反應的集合物的論點。

有關條件性情緒的研究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某些支援。特別是韋斯克蘭茨提出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見解。

例如,如果條件性抑制與條件性應答反應(如心率)相類似,那麼就應該能夠用條件性抑制去監控情緒狀態。

三維“情緒座標”系統:焦慮、歡快和憤怒是情緒的三個基本模式

卡明等人提供了積極的證據。他們在百葉箱中訓練老鼠,

或者給他們建立既不能躲避又不能逃避的相結合的音調和電擊,或者給它們建立條件性迴避試驗

。他們讓白鼠在斯金納箱中於壓桿之前全部受到上述訓練。然後把白鼠放到斯金納箱中並呈現出在百葉箱中所用的條件刺激。

他們發現,在條件性情緒反應組中,表現出的反應比率的抑制是它們接受的、達到了足夠數目的條件刺激、無條件刺激相結合的單調功能,因而它只是一種應答反應。

但是在迴避組中,反應比率的抑制是與達到足夠數目並連續成功的迴避試驗所形成的一個U形作用

。而且,當迴避反應消失時,條件刺激仍舊引起很強的抑制,它是操作的結果。

這個結果表明,如果抑制是一種(條件性)應答反應,那麼對條件性刺激的操作和反應方面是相對獨立的。

總之,韋斯克蘭茨認為情緒是應答行為,並提出情緒狀態反映了很多等級的行為變化

。他強調說在說到情緒狀態具有一種啟發性價值時,“情境的前後關係”同樣不能被忘記。

令人驚奇的是,

韋斯克蘭茨作為一個行為主義傾向的理論家居然把情緒說成為一種狀態,這也許具有方便的用途,但是它也給其含義帶來了混亂。

韋斯克蘭茨的主要貢獻是強調了情緒行為的應答方面,並且提醒我們,在操作行為中的變化只能是這種反應的間接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