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想要超越他人,務必學會這條“打磨手藝”的心法

想要超越他人,務必學會這條“打磨手藝”的心法

你肯定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

一個普通人在某項技能上訓練一萬小時就能成為這項技能方面的專家。

但是,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

很多人抱怨說:“一萬小時定律”根本沒有用,是騙人的。你看,我在我們公司工作都快10年了,每天工作8個小時,我的工作時間早就超過一萬小時了,我怎麼就沒有成為專家?

實際上,被大多數人忽略的是:

這“一萬小時”只有在

“刻意訓練”

的情況下才能有效。

這些人並沒有成為“專家”實際上是因為:

他們只不過把自己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用了”十年而已。

按照這種“無效訓練”的邏輯,就算再重複二十年也是徒勞的。

那問題是:

我們究竟怎樣正確地“刻意打磨自己的手藝”,從而讓自己成為某項技能的專家?

大多數人在打磨手藝的過程中都會陷入一種“無效訓練”的環境中,但大多數情況下,自己並不知情。

想象一個場景:

你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還經常加班到深夜,但是業績總是不理想。你的上司來問你具體的原因,你也說不清楚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事實上,被我們大多數人誤解的是:

我們總會潛意識地覺得“訓練”沒有太大的用,甚至還會覺得“能力主要是由基因控制”。

因為每當我們剛開始準備訓練某項技能的時候,抬頭望過去,發現很多人早已成為了這項技能的熟練使用者,這種落差會瞬間讓我們產生強烈的退縮心態;

我們總會覺得“只要訓練的時間足夠長”,能力就會變強。

事實是:如果僅僅靠無效訓練的時間堆積就能成為專家的話,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下了幾十年的棋,但依舊是臭棋簍子的人存在呢?

我們總會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夠提高成績,就會變得更加優秀。但是,

想想上學那會兒,你們班是不是有那種每天埋頭苦學,但是成績總是不理想的學生?

另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事實是:

有效的練習並

不等於

“長時間的”練習,有效的練習

也不等於

“重複的”練習。

能夠判斷自己是“有效訓練”還是“無效訓練”的方法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還是被大多數人遺忘了,就是:

給自己短期內設定一個

“可以量化”

的目標,期限截止時

核對目標的完成情況

比如,我判斷自己每天的工作是不是“有效訓練”,就採取下面的策略:

正式開始工作時,我會坐在辦公桌前,用15分鐘的時間寫出今天需要完成

“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並且按照

“不容易被幹擾的程度”

來排序,根據我往常的工作經驗,我瞭解自己哪些時間段容易被打擾,哪些時間段不容易被打擾,

之後“把最容易被幹擾”的事情放在“我最不容易被打擾的時間段”來做

,剩下兩件事情以此類推。

再比如,我自學吉他指法的時候,判斷自己是否是“有效訓練”的方法就是:

只要我能夠在

“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

的情況下,完整地彈奏完一首曲子,今天的訓練任務就算完成。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

我們僅僅是透過給自己設定一個

可以量化的指標

,讓給自己獲得

“及時的反饋”

,從而讓自己能夠看到一個明顯的“進度條”,就能夠甩掉身邊超過80%的人。

這是被絕大多數人早已忘記的事實。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每次設定量化指標時,比如“每天的三件事情”、“連續三次不犯錯誤”一定是稍微有點難度的事情——也就是說,

這些任務一旦設定之後,必須自己“立刻保持專注”才可以完成

判斷

難易度

的依據是:

如果一項任務

“根本不需要保持專注”就可以完成

,那就是“無效訓練”;

如果一項任務

“在你保持專注的情況下”都難以完成

,那就代表任務本身的難度設定高了,需要適當降低難度。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究竟怎樣正確地“讓自己白手起家”?》中提到過,如果想要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就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做一件

簡單且有價值

的事;

按照一個

相對規定的格式和節奏

去做;

然後做

很長時間的積累

需要注意的是:

“簡單”只是

形式上

的簡單,

並不是指“難度低”

“有價值”是指“

對他人

有價值”的同時,

對自己

的成長也“有價值”;

“相對規定的格式和節奏”就是指:每次稍微

提高難度

,且有

及時反饋

最後,把一切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