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讀史書,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在我國的戰國時期,可謂是群雄爭霸,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學術大師,堪稱百家爭鳴。同時還湧現出大量的遊說名士、縱橫家、軍事家等等。

然而我卻發現,很多非常有名的,而且成就也非常大的名士,卻常常品行不佳,有才無德。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影視劇照 張儀

比如,曾經輔佐秦惠王的張儀,出使遊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後來被秦惠王封為武信君。

然而,張儀在人們心中是“貧無行之人”,曾被人當作小偷毆打。

張儀在完成學業準備去遊說諸侯時,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發現自己隨身攜帶的玉璧丟失了,門客們都懷疑是被張儀偷去了。於是,眾人一起抓住張儀,打了他幾百大板。

人們為什麼懷疑是張儀乾的呢?原來張儀在村子裡的名聲很壞。他不僅家裡窮,還沒有好的品德,所以自然容易被懷疑了。

而事實上,在他擔任了秦國的相國後也是得罪了很多人。

楚國的國王,因為相信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輕易和齊國斷交,結果不但沒有得到張儀答應的秦國給他的六百里封地,後來還遭到秦國和齊國雙方的夾擊。

齊湣王對張儀恨之入骨,曾說,“我生平最痛恨張儀,只要張儀在哪個國家,我就去攻打哪個國家。”

可見他的人品差到什麼地步,但這些也不影響他自己的事業,而且他在秦國還連連高升,甚至被秦惠王封為侯。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影視劇照 蘇秦

我們再說一個人,蘇秦。

這個人和張儀師出同門,據說都是鬼谷子的徒弟,真假咱先放在一邊。蘇秦在事業上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他曾經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

然而,在燕國,受到燕易王厚待的蘇秦,居然做出亂倫之事,與燕易王的母親私通。此事被燕易王發現後,燕易王表面上裝作不知道,反而對他更加厚待。蘇秦只好找個藉口逃到齊國去了……

至於像龐涓斷孫臏雙足,李斯毒死韓非等一類因嫉妒而賣友,為爭寵而相殘之事,當時是史不絕書呀。

可見戰國時期有一個現象,那就是重才不重德。那是什麼原因會促使出現這麼多的德行不好的名士呢?為什麼君王更看重的是才能呢?

接下來咱們一起來聊一下為啥戰國時期重才不重德。

社會的大環境決定的

在古代,全天下都是屬於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天子。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沒有能力管了,這就要由那些實力強大的“超級大國”出來管事,維護世界和平,充當國際警察,這也就是當時的“稱霸”。

春秋時期的戰爭目的是稱霸,要當超級大國,讓其他諸侯國屈服於自己。這時候的戰爭參與者都是貴族階級,國君當統帥,大夫當將軍,士當戰士。

既然是貴族之戰,所以大家都恪守規則,彬彬有禮。當然這時候的遊說者也都是出自貴族之家。他們憑藉著良好的教育,博學多才,知書達禮,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和道德感,往往能表現出一種自我獻身、不圖名利的犧牲精神。

他們講究的是信用,有一說一,說一不二。所以當時的說客地位高,威望大。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整個社會已經發生了變化。

各個國家的國君,都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這時候戰爭的目的,不再是稱霸,而是兼併,也就是吞併其他國家,想要統一。

一切原有的等級制度,一切的禮制都開始瓦解。原來那套舊的制度也就不好使了,而陰謀詭計,聲東擊西,玩心理,玩戰術等反而更加有幫助。

而這些方式,是貴族所不恥和不會的。這就給那些不甘於屈居人下的平民,上升提供了機會。

平民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更多的知識。他們希望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迎合當世之君,繼而達到裂地封爵、謀取高官厚祿,及光宗耀祖的目的。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他們沒有任何的責任感和道德感,對周初那套仁、義、禮、信的觀念是不屑一顧。所以存在大量的說客有才無德。

君主成就事業的需要

進入戰國以後,國際間原有的和平被打破。大的諸侯國一門心思要吞併小的諸侯國,完成統一。小的諸侯國也想盡一切辦法保住自己的國家不被大國吃掉。

這些國家的君王都需要能夠幫助他實現目的的人才,只要這個人有本事,對國家有利就行,至於他的人品德行都是次要的。管他黑貓白貓,能拿到老鼠就行。

《史記》中有一段是燕王與蘇秦的對話,也正說明了當時君主的矛盾的內心。

很多人在燕王面前詆譭蘇秦,說他沒有德行,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覆無常的小人,勸燕王不要重用蘇秦。

燕王對蘇秦說,“如果有像曾參一樣孝順,像伯夷一樣廉潔,像尾生一樣誠信的人輔助我,就足夠了。”

蘇秦說,“如果那個人像曾參一樣孝順,他一定會堅守孝道,不肯離開父母,在外住宿一晚。您怎麼能說動他,讓他去千里之外,來服侍弱小的燕國呢?

如果那個人像伯夷一樣的廉潔、堅守節義,即使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那他怎麼能夠同意步行千里之外,為您去收取本來屬於齊國的十座城池呢?

如果那個人想尾生一樣誠信,和女子相約橋下,女子沒來,洪水來了也不肯離開,以致被洪水淹死。那您怎麼能說服他,讓他去齊國用詭計騙取齊國退兵呢?”

最後燕王繼續重用蘇秦。

儘管蘇秦的一番話帶有很強的詭辯色彩,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君王如果想找既賢能又有才的確實不太容易。要想用人就不要顧慮他的不足,唯長處而用。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不要說戰國,在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當時身邊的人也是什麼型別都有。

美男子陳平,年輕時,在家好吃懶做,他的嫂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了他幾句,結果他嫂子卻被他哥哥給休了。

還有淮陰侯韓信,為平民時,窮困,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生意維持生計,經常寄宿在別人家裡吃閒飯,人們大多討厭他。

然而,這些人在軍事和戰略上的能力遠遠超過別人,輔助劉邦開創了大漢的事業,自己也因此得到了封賞。

可見,在創業期間,君主需要的是才能勝過德行的。

遊說者的困境

戰國時期的遊說者,大部分都是出自貧寒人家,他們受夠了貧窮的滋味,一門心思要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為了能夠達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遊說者想要成功,第一件事就是要得到君王的信任。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有些人為了快速取得君王的信任而喪失了良心。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舉個例子

我們都知道那個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吳起,和孫臏齊名。

在吳起年輕時,善於用兵打仗。當時正值齊國攻打魯國,魯國的國君想要任用吳起為將軍,但是又有顧慮。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君擔心吳起不能全身心為魯國效力。而當時一心只想成名的吳起,竟然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來向魯君表明他不會親附齊國的心意。

最後魯君終於任命了他,吳起率軍攻打齊國,齊軍大敗。

為了得到君王的信任,不顧妻子的性命。不僅是吳起太狠了,而更能看到作為君王的冷血與無情。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很難猜,而作為遊說者,第二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準確猜測君王的心思,然後巧妙的表達出來,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

講一個故事:

從前,鄭武公想去討伐胡國,卻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做妻子。因此他就問大臣們說,“我想用兵,你們覺得可以攻打誰呢?”

大臣關其思回答說,“可以攻打胡國。” 鄭武公一聽,就把關其思殺了,並且說,“胡國,是我的兄弟之國,你說攻打他,你是什麼居心?”

胡國君主聽說了這件事後,認為鄭國與自己關係密切,便不防備鄭國了。後來鄭國趁機偷襲了胡國,並把它吞併了。

大夫關其思的看法是對的,然而卻被殺死。這說明在你認識事物的基礎上,要如何表達出來更重要,一不小心腦袋就搬家了。

遊說者的處境也是非常難的,以至於韓非專門寫了《說難》一書,全面分析如何取得君主的信任,如何瞭解君主的心理等。儘管韓非深知這些道理,但最終還是死在秦國,不能逃脫禍難。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能下得了狠心殺妻棄子,偷竊耍賴,撒潑打諢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

寫在最後

不同時期,君王對人才的要求可能不同。在打江山階段,只要是能夠獨擋一面的人,往往會被領導重用,忽略其他方面。

論史|為啥在戰國時期,普遍存在重才不重德呢?

而在守江山階段,需要的是治理國家,而如果過多的德行較差的人會擾亂整個社會的風氣。所以我們也都看到了,即使再大名鼎鼎的遊說者,也沒有特別好的下場。蘇秦被五馬分屍,張儀晚年不被秦王重用,逃到魏國而死,韓信被呂后所殺……

我常常想,如果換做是我生活在那個年代,為了生存,又會是如何呢?如果為了一口飯,能夠忍受羞辱嗎?如果為了自保,能夠拋棄親人嗎?

這一切都不能說,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那樣的體會,現在過早的下結論都是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