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音樂是舞劇的靈魂和世界上的共同語言

音樂是舞劇的靈魂和世界上的共同語言

1958年,蘇聯專家古雪夫指導下,中國化芭蕾舞劇《魚美人》(吳祖強和杜鳴心創作)。根據電影《紅色娘子軍》醞釀同名芭蕾舞劇,古雪夫特別強調,音樂是舞劇的靈魂。中央芭蕾舞團樂團指揮張藝在巴黎指揮法國樂團為《紅色娘子軍》演出伴奏,法國同行對“常青就義”中誕生於法國的《國際歌》“耳熟能詳”並大加稱讚。

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裡,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列寧:《歐仁 鮑迪埃——為紀念他逝世二十五年而作》)。

1978年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訪華的小澤征爾抵達首都機場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認為,音樂是世界上共同的語言。

對於交響樂,欣賞一段旋律即知是哪首曲目;接著,辨明第幾樂章;再可細分該章樂段。文體不分家。足球比賽,球隊佔據場上主動,能夠控球,組織進攻並有射門,且在門框以裡直至破門得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音樂具有“先聲奪人”的引領功效。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當中,吳清華的主題音樂——性格鮮明、充滿強烈的反抗精神。洪常青是寬廣奔放,豪邁有力。反派人物,南霸天,緩慢而沉重、威嚴又驕橫。老四淒厲激盪、起伏不定。

電影製作,製片人都捨得加大對電影音樂的投入,因為音樂有助於加深對影片的理解。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赫爾曼說,希區柯克只完成了他的電影的40%,另外60%是我的電影音樂。

人生是一首甜美絕妙的詩篇,如果再譜上樂曲就更美了(里根)。音樂還有心理調整的功能。王蒙認為,能否欣賞音樂,是否需要心理醫生的標誌。

聞雞起舞,聞風而動。音樂靈魂。

(2021年8月20日馬秀山)

相關連結:秩序是音樂中的法度,調性是判斷古典音樂屬性基礎,它吸引著樂音有秩序運動。古典音樂的發展是調性之間動態鬥爭。貝多芬在前人調性的規則下建立了一個風格系統。音樂旋法、調式轉換、和聲序進、曲式原則在他摸索下形成新範例。音樂由此承載哲學思考,延伸至更遼遠天地。貝多芬是對音樂元素本質發現。以他為原點,最終迎來調性徹底瓦解——序列十二音的誕生,音樂中時間的結構被打破。這是音樂史類似工業革命重大轉折(《人民日報》2020年11月1日)。

一種夢幻柔美的旋律從遠處飄來,慢慢變得熱情激盪。提琴奏出詩一樣的主題:“這是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隨想曲》,讓人想到南國,想到海”(《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