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想起一個笑話:一個人請人吃飯,點了一桌子牛筋、牛尾、牛雜碎之類的菜。客人看著說:咱就不能吃點正經牛肉嗎?那人說:最後一個是燉牛肉,不過牛肉肯定是牛肉,正經不正經我就不知道了。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笑話利用了正經這個詞的歧義。正經的意思是作風正派態度莊重,可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叫正經呢?

其實“正經”是有具體所指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當時官方規定一般學校都要以教授儒家經典為主。而且將儒家經典分為“正經”和“旁經”兩類。而其中正經是重中之重,必須都很熟悉且對一兩部極其精通才算學成。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那麼正經都包括哪些呢?正經又被分為“大經”、“中經”和“小經”。大經包括《禮記》、《左傳》,需要學三年;中經包括《詩經》、《周禮》和《儀禮》,需要學兩年。而《周易》、《尚書》、《公羊傳》和《穀梁傳》算小經,需要學一年半。

上帝呀,周易這麼難,尚書簡直如同天書,原來還只是小經?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比小經學時更少的是旁經,包括《孝經》和《論語》,只需學一年。宋初名相趙普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這麼看來連個正經人都算不上。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不過趙普如果生在南宋就算正經人了,因為學問變化了。南宋時候,理學家朱熹將《論語》、《孟子》、《中庸》和《大學》四部書稱為“四書”,加上《詩》、《書》、《禮》、《易》、《春秋》組成的“五經”,合稱“四書五經”。於是以後“四書五經”變成了讀書人的“正經”。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儒家的“十三經”都是正經,而將其他的諸子百家作為旁經。南宋定論的十三經包括:詩、書、禮、易、春秋的五經,以及左傳、公羊、穀梁三傳,再加上孟子、論語、禮記、孝經和爾雅。

經常說誰正經誰不正經,到底什麼是“正經”?做正經人真不容易

老實說,看了這堆書目就一個感覺,對於現代人來說,想要做個“正經人”太難了。不過時代變了,現在的“正經”內容也可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