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講中醫,便不能不提《黃帝內經》,提《黃帝內經》,便少不了要講黃帝這位華夏的祖先。只講《內經》,不去涉獵有關黃帝的資料,那便大大地縮小了中醫的範疇,中醫絕對不是有病了扎扎針、吃吃湯藥這樣簡單的事,試看《內經》開篇即講到了人的修養層次,對現代人來講,這些層次是聞所未聞之事,似乎充滿了荒謬。而如果深入地瞭解一下黃帝的生平,再看這些層次,似乎就不應該詫異了。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咱們來看看黃帝的傳說,話說五千年前的中華大地,有一個國土,名為有熊國。國母為西喬氏之女,名叫附寶,一日在特殊在情況下,看見巨大的電光圍繞北斗星,樞星大亮,亮光照亮了郊野,隨後附寶有孕。如此看來,黃帝的來頭不小。撇開神話傳說,這至少也說明了附寶有孕之時天地之間氣場的突變,以現在眼光來看,特殊的氣場造就特殊的人才,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那麼人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而黃帝果然不同尋常,在母親肚子裡一待就是二十四個月,後生於壽丘。當時,民風淳樸,百姓直心而不偽,行事樸素無需修飾,農耕者不會侵略鄰居的耕地,漁者不爭於岸,商旅之人,相讓以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真是大同世界。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今天不講神話傳說,僅根據當前考古學的發現來說。《黃帝內經》這一書名,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是東漢班固根據西漢末年劉歆所撰的《七略》做藍本編輯的。這表明在劉歆時代,即公元前1世紀的末年,《黃帝內經》已問世。關於其成書年代,歷來未能卻說。但一般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此書並非一時一人之手筆,實為眾多醫家經過蒐集、整理、綜合而成,其中亦包括秦漢乃至隋唐時期某些醫家的修訂和補充。《素問》和《靈樞》各為9卷,每卷9篇,各為81篇,合計162篇。《素問》至唐代只存8卷,其中第7卷的9篇已亡佚,唐代醫家王冰註解《素問》時,又從他老師處得到一秘本,遂補充了7篇“大論”,但仍缺2篇。現存《素問》雖有81篇之篇目,但其中第72篇與73篇僅有篇名“刺法論”與“本病論”之名,沒有文字內容。直到宋代,才補充了兩篇內容,附錄於該書之後,稱為“素問遺篇”,此係後人偽託之作。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既然提到了黃帝內經,今天為大家送上心得,《黃帝內經》裡頭有三句話,把亞健康的起源講得很透。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第一句百病皆生於氣。指出氣病的廣泛性,不論外感內傷,最先波及的便是氣,導致氣的異常,由此再影響到血、津液、臟腑、經絡。所以氣病也就最廣泛。氣病臨床常見的證候,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種。怒則氣上,容易腦溢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思則氣結,思慮太過,氣機就容易板結,不是長包塊,就是生癌腫,所謂的甲狀腺腫,肝囊腫,腸息肉,子宮肌瘤,脂肪瘤,只不過是氣結在不同臟腑部位的產物而已,名雖不同,氣凝其痰血,使血水結聚不散的本質是相同的。學中醫是重本質,而不重名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不要被病名嚇到。所以一切包塊結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慮過度啊!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無私也,無為也,巋然不動,感而遂通。恐則氣下,人容易害怕擔憂,不好的事情總會來,這叫怕什麼來什麼。人一恐懼,腿腳就無力,一牽掛擔憂,心被絆住了,腿都邁不動,所以腰腳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頻尿急,遺精滑精,抽筋,腿腳痠軟無力,腫痛等,都離不開恐則氣下,因為腎主腰腳,恐傷腎。人多思則多病,寡思則寡疾,清心寡慾,即是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第二句生病起於過用。凡事不宜過度,掌握平衡。所以病人有千百個疑惑問題,老問醫生我該忌什麼,你只要懂得一句話,原則性的一句話,就是忌過度過用過快,那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好用。現代人用心用眼的頻率程度,是古人的幾十幾百倍,你想一下,心意識靜不下,身體怎麼會好呢?蘇東坡看到這裡,感嘆地說,安心之外無他方。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第三句:德全不危。《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篇就把養生最高境界講出來,道德日全,就沒有危險,道德不全,身體四處就容易有危險,人們一直以為道德只是一個人的修養標準,不知道也是一個嚴格的健康的科學概念。德者壽,大德者必得其壽,必得其祿,必得其位。古書上講,亡德而富貴者,謂之不幸。一個人沒有道德,卻空有富貴,這樣墮落起來,就像箭一樣快,還不如清苦生活,少造業。所以我們要懂得建立自己道德,有好道德不是別人的需要,是我們自身健康的需要,我們大家嚴重低估了道德的價值,德全不危,德危不全啊!那些上古之人,能夠活得繪聲繪色,有滋有味,過了百歲,還動作不衰,是什麼原因呢?他們道德淳樸啊!所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他們不懼於物,不為物役,所以形與神俱,所以盡終其天年年,度百歲乃去。“德全不危也”“形神合一”思想是中醫調養的重要指導思想,此調養方法,可以使人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境界。那麼什麼是形神合一呢?意思是說,在調養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把這三句話與諸君分享,把這三句話牢牢掌握了,必有裨益!下次咱們一起來聊一聊黃帝內經裡面的經典。

黃帝內經到底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