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拋開“生活”二字不談,其實任何事情的意義都是人類賦予的,都包含著賦予人的感情和三觀,不會有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的意義。

每個人從生下來到老去,他的一舉一動都蘊含著他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看法和詮釋。無論這個詮釋方式對錯與否,這便是他心中的世界。他對外界人事物的解讀方式,決定了他對每件事的應對方式,也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心理學家

阿德勒

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這句話,足以見得“童年”對我們人生的影響。

當一個孩子在下面

A家庭

中長大時:

父母感情融洽,對孩子關心疼愛,不責罵不體罰,一家人其樂融融。無論是否富裕,當孩子有購買需求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同心協力想辦法,積極面對困難,一起同甘共苦。

這樣家庭中養育大的孩子,基本能形成非常好的品質和人生觀。

可是,當一個孩子在下面

B家庭

中長大時:

父母整天吵架,稍有不順心就對孩子打罵。當生活出現種種不如意時,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出氣筒、背鍋俠。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或者對優點視而不見,看是缺點卻能時時掛在嘴上。如果經濟條件再差一些,那麼孩子面對的將是什麼場景?

這個孩子需要多大的內心力量,才能抵抗住這樣的負面影響,形成健康的身心?對於幼小的心靈來說,太難了。

(一)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的苦呢,誰懂?

昨天在熱榜上看到一件事,一個孩子選擇放棄生命,生前給媽媽留書,讓媽媽好好生活,希望媽媽幸福。

這個孩子的父母離婚三四年了,孩子和媽媽生活,孩子離開的那一天,孩子媽媽給爸爸打電話,爸爸也沒有過來看一眼。

很多離異的成人,總覺得婚姻已經很不幸了,自己已經很可憐了,如何才能樂觀地面對生活?生活虐我千百遍,我沒有能力待它如初戀。所以,難免平日裡長吁短嘆,甚至以淚洗面。

可是,這些成年人中,有沒有人想過你們的孩子?他們比你們更加不幸!在孩子的眼裡,自己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不但要承擔這個支離破碎的家,還要承受自我譴責的煎熬,承受父母長吁短嘆的壓力。

他那麼小,肩膀那麼稚嫩,如何扛起這些東西?

於是,當他感到“活下去”是一件艱苦而危險的事、生活對他來說機會太少而挫折太多之時,他便會滋生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會摧毀很多東西,包括生的希望。

這麼說,不是讓不幸婚姻中的父母一定要忍受眼前這一切,為了孩子忍辱偷生。而是,無論婚姻是否繼續,我們作為成年人,一定不要將生活的重擔、精神的壓力全部壓在孩子身上。我們要首先避免自己產生“無力感”,無論以後是與伴侶同行,還是獨自前行,我們都要調整心態、心懷希望、積極面對,如此才能活出精彩的自己,才能給孩子一個充實的精神世界,一個堅實的後盾。

可是,很多成年人,陷在這種“無力感”中惡性迴圈、無法自拔,怎麼辦?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嘗試讓他反思,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然後才能想辦法幫他調整。

只是,改變別人不容易,因為別人之所以形成這種行為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許與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與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潛移默化地

感染別人

,才是我們最好的狀態,也是我們對身邊人最好的幫助形式。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二)閩西小山村考出12位博士28位碩士

9月14日媒體報道,福建龍巖古樓村是閩西一個小山村,全村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村支書介紹,村裡1999年開始成立獎學基金,村民自發捐款獎給優秀學生,考上大學的孩子名字

刻進祠堂

每到年初一,基金會還會發放獎學金,獎勵優秀學子,組織開展各方座談交流、參觀家規家訓活動,以榜樣精神、家族文化激勵後來學子。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村民意識到,子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讀書。讀書才有出路是學生和家長的共識。

現在,隨著古樓區位優勢的凸顯、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更多孩子被送到城裡讀書,但優良傳統始終是他們奔向高階知識殿堂的不竭動力!

有的人有的地區,因為窮,受到了諸多限制,有了諸多不努力的理由,更有了諸多抱怨的藉口,於是一代復一代,守著窮鄉僻壤;

可是有的人有的地區,卻窮則思變,正因為窮才要更加努力,改變現狀。

這就是成年人對現狀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

這就如同育兒一樣。

有的父母成長於糟糕的原生家庭,沒有得到父母的正確教育,後來也沒有學習育兒方法,所以不懂得育兒的道理和技巧,思想上太“窮”了!這個“窮”,非但沒有激起他們的鬥志,反而讓他們自暴自棄,放飛自我,將糟糕的原生家庭,延續到了自己孩子身上,一代復一代。

同時,也有的父母正因為自己沒有得到好的原生家庭,所以一定要努力改變自己,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於是,改變就從這一代開始了。

你,是哪一種?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三)痛苦的童年記憶,前方只有三條路

如果我們很不幸,遇到了不那麼好的父母,處在不那麼好的原生家庭中;如果我們的孩子很不幸,遇到了不會養育他們的我們,不斷給他們的童年注入痛苦。那麼,對於這樣的我們和他們,未來的前方,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1)這一切不怪我,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

走上這條路上的人,心聲大多是這樣的:

因為我的原生家庭不好,所以養成了我自私、依賴、不懂感恩的性格,這些都不怪我,是因為我的父母不好。

我工作沒有按時完成,不怪我,因為這個工作太難了,因為沒人幫我,因為父母把我養得不如你們獨立自強。

不會教育孩子,不怪我,因為我的父母就沒有好好教育我,這不是我的錯。

選擇這種詮釋方法的人,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怪他,都是因為別人的問題,才導致他現在這種情況出現。他是無辜的,甚至他也是受害者之一。所以,別人不應該怪他。

這就是典型的“怨天怨地怨父母”的心態。這個心態背後,是被動、逃避、不求進取,甚至自暴自棄。

想一想,當我們做不好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是如何找原因的?

是單純地去找外界的原因,還是也能同時分析自己身上的原因?

我們的孩子遇到失敗或者困難時,是如何分析的?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2)既然世界這樣待我,我為何要善待這個世界?

走上這條路上的人,大多有這樣的心聲:

我小的時候,就是被老師打罵過來的,你現在也應該承受。

我父母之前就是這麼對待我的,所以我這樣對待你,也沒有任何問題。

我當時生孩子的時候,我婆婆就沒給我做什麼,所以我現在成了婆婆,我也沒理由給你做什麼,你也不用對我喊委屈。

我在新入職的時候,我的領導就是這麼為難我的,所以我現在這麼鍛鍊你們,沒什麼可解釋的。

選擇這種詮釋方法的人,認為我承受的一切,別人也都應該承受。無論他承受之時是否痛苦,既然我被這麼對待了,那麼我便這麼對待別人。

現實中,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如此處事的。

這種人,心中也有被動因素在內,只是比第一種的被動成分少一些。有人對他好,他便對人家好;有人對他差,他便對人家差。他是根據別人的行為選擇自己的反饋。

他不是自己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他活在別人對他的世界中,活在別人的言行裡。

朋友們,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上這些言行和思想?我們的孩子,是否活在我們對待他的方式之中?他們是如何給我們反饋的?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3)積極改變現狀,努力活得更好!

相比較前兩條路,這條路無疑是最不容易走出來的一條路,但同時卻是越走越陽光寬敞的一條路。

雖然童年很慘,沒錢沒愛,但是我要心懷陽光,努力學習,認真奮鬥,用我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不怨天怨地怨父母,因為這種“怨”沒有任何意義,不但徒增煩惱,更無法幫自己擺脫困境。

唯有走出來,面對困難,才能看到陽光。

“閩西小山村”的人們,便是這樣一群人,所以才創造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的奇蹟。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四)沒有完美的環境,卻有不斷成長的家庭

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寫道:

在生命開始第五個年頭,兒童已發展出一套獨特而固定的行為模式,這就是他對付問題和工作的樣式。此時,他已經形成“對這世界和對自己應該期待些什麼”的最深層和最持久的概念。

生命前五年,孩子們在潛意識中建立起來的模式和概念,無論對錯,哪怕錯的一塌糊塗,哪怕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問題和事務的方式會不斷帶來不幸和痛苦,它們也不會輕易地被放棄。

除非重新檢討造成此種錯誤解釋的情景,不斷深入思考,找出癥結所在,這種模式或概念才能慢慢被矯正過來。

(1)你若不能接納孩子的缺點,先從反省自己開始

接納自己的人,內心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有能力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從而發自內心地鼓勵孩子。

昨天鄰居過來串門,問我她兒子(三歲多)在幼兒園老師讓他上臺講故事,他就是不講,應該怎麼辦?她很著急。

有的孩子就是天生靦腆,有的孩子成熟就是慢一些,我們如果要非拎著他們使勁往上拔,真的只是單純為了孩子好嗎?有沒有我們內心一些安全感缺失引起的焦慮?

比如:“不講故事=表達能力差?”或者“不講故事=沒有膽量、太怯懦?”是前面那個現象讓我們焦慮了,還是後面這些還沒發生的結論讓我焦慮了?

我們的焦慮來自於何方?我們在擔心什麼?

這是需要我們自省的。

也許想明白這一點,我們對孩子不講故事的這個行為,便有新的理解和引導方法。

同時,如果我們有來自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一定不要止步於“抱怨”,而要積極地向前邁一步,主動走出這片陰影,才能看到陽光。才能從這一時一刻開始調整和改變。

這種調整和改變,終將會讓我們的孩子受益,也終將會讓我們的父母親人受益。

單親媽媽的苦,只有孩子最懂;可是孩子心中的苦,誰懂?

(2)父母沒有終身學習的心態,養不出努力的孩子

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孩子還不夠五歲,那麼你有機會給孩子一個愉快的童年記憶。能不能給得出,就要看你是否足夠用心足夠重視。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五歲以上了,也不要氣餒。畢竟,認識到錯誤形成的場景、找出癥結、慢慢矯正的這個過程,越早發生越容易有效果,對將來的益處越大。

所以,無論我們處於什麼階段,都不要放棄努力。

但有個特殊情況除外:家長給孩子的都是痛苦,卻完全無力改變。

去年在一個學習小組中遇到一個媽媽,自身能量虧空嚴重,只要面對她兒子就特別容易崩潰發怒甚至動手。她一直調整不好自己的狀態,最後只好將她兒子送到了寄宿學校,讓別人管理。兒子不在家了,她的狀態就恢復正常了。週末回來一天多,兩個人還能正常說幾句話。

這件事我不敢評判對錯,我只能說這也是一個辦法。

如果孩子跟著媽媽註定每天都很痛苦,備受煎熬,去了另一個地方感受不同的環境,也是調整的一種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是否有效,就要看孩子的詮釋方法了。

如果孩子能適應新的環境,在新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那一定對孩子的成長和人生都有幫助。

但是,如果孩子不但不想適應新環境,而且滿心都是被母親拋棄的想法,那麼這個方式或許對他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育兒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身上,同一個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因為孩子不是一個產品,而是活生生的一個人,有獨立的思想和詮釋方式。我們只能引導,無法控制。

所以,育兒這個話題才能綿延幾千年,人類只要存在,這個話題就不會消失。

最後分享一句話:

——人生,重要的不是我們已經擁有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靈活運用我們已有的特質。

——END——

作者:皓月長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講師。家有兩隻神獸,挑戰不斷,成長不息。所寫文字皆出自個人學習與實踐,或有侷限性,請大家建設性參考。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絡,侵立刪,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