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很多信佛之人,在“佛”與父母之間選擇時感到很迷惑。有的人認為,自己既然已經皈依三寶,“佛”便是至高無上的, 父母則是相對較次要的存在。因此,也有那麼一些人,寧可滿口的阿彌陀佛,卻對自己父母的要求熟視無睹,這麼做對不對呢?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首先,無論信佛與否,我們的父母,都是這世界上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如果有信佛之人對此持有異議,則他所謂的“信佛”就已經偏離其教義了。要知道,即使是被信佛之人尊為“佛祖”的釋迦牟尼,也認為,一個人的父母是當得起最大的孝敬的。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並沒有就此高高在上,依然堅持到處講法,也依然保持著託缽乞食的出家人作風。有一天,弟子們都出去了,釋迦牟尼雖然已經成佛,也還是得進食。於是便獨自一人進城託缽乞食。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可是,整整乞食了一個上午,竟然沒有一個人施捨,釋迦牟尼只得空腹託缽而歸。因為有“過午不食”的戒律,這一天就只得餓肚子了。

問題是無巧不成書,這樣的日子,竟然連續出現了三天。也就是說,連續三天,釋迦牟尼都未能乞食到一粒糧食,也就只能連續餓了三天肚子。這對年事漸高的釋迦牟尼來說,是很大的傷害。畢竟,歲月不饒人,人是鐵飯是鋼,不吃飯怎麼行呢?

第三天天快黑了,釋迦牟尼緩緩行走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年輕的比丘。年輕比丘見到釋迦牟尼,按例行禮問候之後,見到釋迦牟尼臉色慘白,行走的腳步也不似以前那般靈活,便問道:“世尊,今天進食了嗎?”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釋迦牟尼回答說:“我乞食三天,未得一匙,現在體虛無力”。

年輕比丘知道後,心理非常難過。心裡想:佛是無上福田,是眾生的依靠。更何況年事漸高的佛陀?今天,我正好賣掉我的三衣,以換取一缽飯來供養世尊。年輕比丘心裡這麼想著,也真的這麼做了。賣掉了自己的“三衣,買來了一缽米飯,急急忙忙捧到佛前奉上。

對於這一切,釋迦牟尼雖然瞭如指掌。但還是故意問這個年輕的比丘:“比丘!今年的年歲不好,到處糧食歉收,很多地方都已經有餓死人的現象了,都是因為沒有糧食的緣故。而這一缽米飯,你是從哪裡得來的呢”?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年輕比丘並沒有隱瞞,把自己心中所想據實稟報給了釋迦牟尼。釋迦牟尼聽後再次告誡年輕比丘道:“比丘!三衣是三世諸佛的幢相,極尊、極重、極恩,你用它換來米飯給我,這麼重的情義,我心領了,但我消受不起啊”。

比丘對釋迦牟尼這個說法感到迷惑:“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聖,既然您尚且消受不起,那世間還有誰能消受得起呢?”

釋迦牟尼微微笑道:“比丘,你有父母嗎?”在得到年輕比丘肯定的回答之後,什釋迦牟尼繼續說道:“你把飯拿去供養你的父母吧,他們更需要你手中的米飯”。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年輕比丘感到非常的惶恐:“佛尚說消受不起,我的父母知識普通的百姓,和佛陀比起來,他們是多麼的卑微,他們豈能消受得起”?。

釋迦牟尼繼續對年輕比丘循循善誘:“他們消受得起!為什麼呢?你的父母生下你,就對你恩重如山,僅此一宗就已經足夠,世間還有社麼比父母生養之恩更大的嗎?因此,你的父母是最消受得起的人”。

年輕比丘看到釋迦牟尼這麼說,雖然胃佛陀的捱餓而心痛,卻還是遵循了釋迦牟尼的指示,將米飯帶回去給了自己的父母。

釋迦牟尼餓了三天,為何要把供養的飯食給他人?孝順父母不可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釋迦牟尼在世之時,也勸誡自己的弟子孝順父母,不要輕視父母的生養之恩。那些滿口阿彌陀佛卻悖逆父母的人,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