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提升說話做事的能力?學會建構框架而不是盲目努力|框架思維

本文字數5232,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框架思維》。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被譽為“大資料之父”“大資料時代的預言家”,是《科學》《自然》等著名學術期刊推崇的網際網路研究者之一,現任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

弗朗西斯·德維西庫:柏林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ESMT)管理學教授和決策、模型和資料中心主任。

肯尼斯·庫克耶 :《經濟學人》雜誌高階編輯。

本書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搭建認知框架的書,書中說,高手做事,都有自己的框架,而框架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定義問題,設計策略,從而直擊事物的本質。

面對熟悉的場景,框架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做出反應,而不必驚慌失措。面對不熟悉的新情況,框架能夠從舊有的知識中整合出新方法,以更高明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建構和應用框架,是獨屬於我們的特殊能力,是我們應對不斷變化的複雜世界的強大工具。

如何提升說話做事的能力?學會建構框架而不是盲目努力|框架思維

1、什麼是框架思維

什麼是框架?框架其實就是我們的認知體系,一個人的認知高度決定著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認知是由我們的心智模式決定。

那什麼是框架思維?框架思維就是協助我們做出選擇、做出判斷的底層架子,我們也可稱為認知框架。

比如,我們要買房,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要買在什麼地方?學區房還是普通住房?附近有什麼好的樓盤嗎?開發商怎麼樣?我們的購買用途是什麼?是投資還是自住房等等。

再比如,我們小區旁邊有一條湖,這條湖總是發生安全事故。於是政府就在湖的旁邊立了好幾塊牌子,寫著禁止垂釣,禁止游泳,但還是有很多人在高壓線下面垂釣。就在前幾天我親眼看到一個高中生,下去游泳被淹死。當然,事情經過我們無從得知,但是結果卻讓人惋惜。

這就是我們的認知框架不完善的結果。也就是說,認知能力不夠,會影響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決策,如果當時這個孩子意識到下去游泳是一件危險的事情,那麼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了。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決定,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我們去思考,怎麼做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作者說,我們的框架都是在潛意識下運作,如果你沒有刻意思考,我們往往不會知道自己在某個場景下用的是什麼框架,為什麼用這個框架。

所以,我們需要最佳化我們的認知框架。作者在書中提到了3個框架的底層要素,我們可以透過這3個要素來構建我們的框架,並且這3個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因果律

什麼是因果律?簡而言之,就是從原因推論出結果。我們能夠在行動之前,預測出每個決定可能帶來的後果,從而不斷修正最佳化自己的行動方案。

因果關係存在於一切生物之中,並且人類在一生下來就懂得某些對世界因果關係的認知,比如嬰兒知道掉落的物體會垂直落下。而其他動物不會進行這種抽象的框架建構,一隻狗伸出爪子就會得到獎勵,但是它並不知道是因為它表現出了友好。

作者說,人類具有抽象能力,能夠把因果推論轉化為框架,這些心智模型就成為可供我們反覆利用的模版,可以不斷的應用到新環境中,她未必完美,但是靈活,可以相互替代,可以減輕我們認知負擔,節約決策時間。

比如,我們的祖先獵殺一種動物以後,就會運用同樣的方法獵殺其他的動物。因為他們以因果模板來進行思考,所以更善於狩獵,也更善於避險。

再比如,做飯。紅燒排骨的做法是不是可以做紅燒雞翅、紅燒肉呢?

那麼我應該如何更好地運用因果模版進行思考呢?首先,要有因果模板意識。其次,在思考問題時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它。你可以問問自己:“發生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心裡對此所做的假設或解釋是什麼,是否正確呢?”

2、反事實思維

我們的大腦經常會腦補很多畫面,設想無數的可能性,設想世界的另一番樣子,設想別樣的人生是怎樣的。反事實思維就是以目標為導向,透過現狀作出各種預想,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若無法想象“本來可以是什麼”“已經發生過什麼”,”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我們就永遠被困在“現在是什麼”的此時此地之中。

當然,反事實思維取決於對因果關係的理解,讓我們設想未來或假設過去,把一個場景納入到另一個場景中。使我們能夠“填補”想象世界的“空白”,也就是利用已掌握的資訊來想象自己缺失的資訊。如果沒有因果關係,我們將被淹沒在無意義的事件中無法自拔,如果缺少了反事實思維,我們將被現實所困,毫無選擇的餘地。

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機構做過一組實驗。演示了檯球在臺球桌上的滾動。用一個擊打另一個球,被擊中的球要麼進入球洞,要麼進不去。研究人員跟蹤記錄了人們在觀察檯球運動時的眼神。他們發現,人們會迅速切換注意力,從視覺上想象檯球可能的運動軌跡。也就是說,球手運用了反事實思維來預測球檯上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像我們知道的牛頓的蘋果、愛因斯坦的光束、薛定諤的貓等等,都是透過反事實思維來幫助他們開拓了視野,最終幫助他們做出了足以改變人們對世界看法的偉大發明。反事實思維有什麼優勢呢?

第一,反事實思維可當作是對“因果決定論”的一種制衡。因果決定論認為道路只有一條,但是當你想象另一種可能性時,也會想到不同的原因;

第二,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因果思考者,當你看見更多可能性時,視野也會被拓寬,而不會被困於泥沼;

第三,可以變得為我所用,想象某些不存在的東西,比用純粹的概念術語思考更容易;

第四,啟用我們的隱性知識,發現更多創造性解決方案;

第五,給人一種使命感,使我們從理解轉向行動,從領悟轉向決策。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鍛鍊反事實思維呢?首先,使用“假扮遊戲”鍛鍊我們想象虛擬現實的能力,就是透過想象來探索世界。

心理學家戈普尼克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做“理論中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嬰幼兒使用因果思考和反事實推理與科學家做實驗時使用的並沒有不同,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心智模型。她解釋說,當科學家以這種方式進行推理時,人們將此定義為“研究”;而對於學步兒童,稱之為“對什麼都好奇”。

比如,戈普尼克做過一個實驗。測試的第一階段,一個3歲的孩子透過一個“彩多”放在一臺機器上,機器就播放一首歌,這麼做是在為一個猴子慶祝生日帶來驚喜。這個時候,一位同事走進房間,解釋說要借用機器和“彩多”,然後把他們帶走了。這個3歲的小孩很失望。

結果怎麼樣呢?戈普尼克想了一個辦法,拿了兩個盒子和兩塊不同顏色的木塊。後來這個3歲的孩子,拿盒子和木塊來代替機器和“彩多”,給了猴子一個驚喜。

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兒童會透過玩耍,來探索世界,試圖搞清楚周圍的一切。他們被激發了想象力,利用想象力實現與他人的互動並更好地認識世界。

因此,戈普尼克說:“善於假扮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進行反事實推理”。他們會在玩耍中模仿成年人所展開的活動、技能,然後把遊戲拓展延伸到廣闊的想象世界中。

其次,應用心理預演,也就是講故事的能力。故事就好比一個平臺,使人們得以思考替代現實的場景以及在此場景中該做什麼行動。有助於我們評估選擇,做出決策。

3、約束

什麼是約束?就是以特定的方式塑造我們反事實思維的規則和限制。作者說,只有加上規則和限制等約束條件,才能有效釋放創造力,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為我們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可以想象出無數與因果心智模型無關的現實,但是並不一定對我們會有價值。

某種意義上來說,約束釋放了我們的自由,而非捆綁了手腳。比如,你是一名設計師,業主想讓你幫他設計一下住宅,你問他有什麼需求,業主的回答是:你看著來就行。聽到這樣的回答,你什麼感受?我們會覺得毫無頭緒,什麼叫做看著來,這就是一個毫無約束的例子。

當沒有約束條件的時候,往往更讓我們頭疼,我們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如果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圖業主總是不滿意,那麼設計師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裡,無法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所以,在很多時候約束會讓我們更有效率。

作者說,應對約束,要收放自如,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多可能會錯多要事,而過少會使我們無法聚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需要認識到,任何框架都有軟約束和硬約束,軟約束具有彈性或可改變,只需付出相當的努力即可進行調整。而硬約束是固定的、不可滲透和不可侵犯的。硬性約束是心智模型的核心,忽略它就意味著放棄框架本身。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確保那些硬性約束,而在選擇軟性約束時,可以進行靈活調整。作者給出三條建議:

1。可變性:選擇可以改變的約束;

2。最小變化:對約束僅做微調,而非徹底改變;

3。一致性:某個約束的改變不能與另一個約束產生矛盾和衝突。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框架賦予我們認識能力和行動能力,它也確保我們的認識和行動的意義。但是,假如我們現有的框架無法滿足需要時,我們就需要重建建構框架。

2、如何重新建構框架

作者說,有時候我們需要轉換框架或建構新的框架,從而帶來新的思路和一系列新的選項。人人都可以構建框架,我們只要掌握了方法,然後透過訓練和不斷的積累經驗就可以建立新的框架,同時我們還需要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以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新的事物。

在構建框架時,我們還需要避免框架的僵化,增強思維敏捷性,也就是保持框架的靈活性。比如,普通人會對自己的框架進行不斷調整,修正,而恐怖分子把這種認知的靈活性視為墮落,而把自己構建框架中的僵化看作是純粹和秩序的象徵,因而作出很多非理性行為。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構建框架呢?作者給出了3個方法來幫助我們重構框架。

1、框架目錄

框架目錄就是在頭腦的思維框架中能快速搜尋,看是否有可行的替代框架。

比如,早上上班路上堵車,但是上班時間要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遲到。比如,可以轉換交通工具,坐地鐵去上班。而不是傻傻地一直等著車流通行。

當使用我們的框架目錄時,瞭解自己擁有的每種框架的優劣對於確定最佳框架至關重要。當然,我們需要確保有足夠多的框架可供我們選擇。

2、重新調整

就是對某個借鑑來的框架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調整。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需要重新建構框架卻沒有現成的替代框架可供選擇時。

比如,宜家。剛開始宜家沒有轉型之前,銷售的家居用品被視為“世代相傳”。但後來在戰後消費主義的浪潮趨勢下,宜家改變了戰略,傢俱可以進行廉價製造,可以像衣服一樣僅在一定的期限內使用。因為宜家的傢俱價格實惠,可以隨意更換。

宜家最初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對傢俱的定義和用途採用了另一種思維框架,即傢俱是有使用年限的,而非恆久可用。其實這一框架一直都存在,只是沒有人發現而已。

3、全新框架

那如果我們不能借助既有的框架目錄或利用其他框架重新進行調整呢?我們就需要建立一個全新的框架,即重新構建框架。

比如,1905年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理論,成為物理學的新框架。狹義相對論建立在如下的兩個基本公設上:

狹義相對性原理(狹義協變性原理):一切的慣性參考系都是平權的,即物理規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慣性參考系中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物理規律對於一位靜止在實驗室裡的觀察者和一個相對於實驗室高速勻速運動著的電子是相同的。

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是恆定不變的,這用幾何語言可以表述為光子在時空中的世界線總是類光的。也正是由於光子有這樣的實驗性質,在國際單位制中使用了“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內所走過的距離”來定義長度單位“米”(米)。光速不變原理是宇宙時空對稱性的體現,而中微子的超光速現象可能只是時空對稱性的對稱破缺而決不能推翻相對論(已證實該實驗有誤)。

在狹義相對論提出以前,人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各自獨立的絕對的存在,自伽利略時代以來這種絕對時空的觀念就開始建立,牛頓創立的牛頓經典力學和經典運動學就是在絕對時空觀的基礎上創立。

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牛頓經典力學、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等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它認為時間和空間各自都不是絕對的,而絕對的是一個它們的整體——時空,在時空中運動的觀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可以定義“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即對四維時空做“3+1分解”),而不同的觀者所定義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是不同的。

該理論一經推出,物理學家們便發現它更好地解釋了世界。所以,創新首先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過程,然後才被例項化為方程式、法律或軟體等。人的整個心智模式必須改變。

作者還提醒我們說,不要執著迷信於自己的框架,而是需要接受不同的觀點,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出好的認知框架。

當然,新框架並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成功的,重新建立框架會遇到四大障礙:

首先,我們要有架構新框架的認知力,也就是從心態上接受重新建立框架這一事實,畢竟對於跨過已知的領域往往是不容易接受的;

其次,要遠離熟悉的事物,這是為了新的認知框架騰出空間;

接著,要確定合宜的框架,根據特定的情況實現自己的目標;

最後,要把握住最佳的重構時機。

作者說,沒有框架,再多的努力也只是低水平的重複。構建框架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認知能力,當我們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後,我們的心智模式也就成熟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選擇和決策,從而正確地定義問題,設計策略。

如何提升說話做事的能力?學會建構框架而不是盲目努力|框架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