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車廠不務正業造“飛機”,小鵬大眾都搞的“飛行汽車”有啥搞頭?

車廠不務正業造“飛機”,小鵬大眾都搞的“飛行汽車”有啥搞頭?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近日釋出了首款電動垂直起降載人飛行器原型機——V。MO。

沒想到,大眾地上的事情還沒縷清就想上天,除了真著急,或許也意味著“飛行汽車”的軍備競賽即將打響。

01

V。MO很厲害嗎?

就目前我們得到的資訊來看,V。MO為翼長 11。2 米、翼展 10。6 米的豪華X翼構型飛行器,有八個用於垂直起降的旋翼和兩個用於航向水平推進的螺旋槳,目前

原型機基於現有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與電池技術打造

今年下半年,大眾還會進行數輪飛行試驗來進一步最佳化方案,改進後的原型機預計在2023 年夏季末進行更高標準的試飛,

最終實現運載四名乘客及行李物品,並具備200公里純電動全自主飛行能力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瀚博士表示,V。MO的出現不僅是為了滿足使用者對未來空中移動出行服務的要求,也希望藉此打造高階的移動出行產品,也是大眾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的首個重要里程碑。

大眾為了紀念在中國農曆虎年完成這一里程碑,把V。MO用黑金配色噴成了“小老虎”,寓意“如虎添翼”,沒想到現在的外企能把中國文化玩

這麼溜。

雖然曝光的資訊並不多,但大眾想要儘早佈局來搶佔先機的意圖已展現的淋漓盡致,雖說“這種”飛行器目前距離量產和商用還有待時日,但毫無疑問,現在的ID。系列真的很難重現往日大眾汽車的輝煌,前車之鑑,早點起步哪怕搶跑也未嘗不可。

車廠不務正業造“飛機”,小鵬大眾都搞的“飛行汽車”有啥搞頭?

02

什麼是飛行汽車?

飛行汽車恐怕是近幾年除了新勢力造車之外被吵吵得最熱的詞,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

飛行汽車就是能飛的汽車,

就像我們理解的小飛象和飛天小白馬那樣,

兼具了汽車的平面移動能力和飛機的空間移動能力

可是大家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都太過於具象,不僅這得是個車,而且還得能飛,就目前已經打造出的一系列樣品來看,似乎都和大家想的差異較大。

實際上,目前大多數廠商的發展方向都是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翻譯過來就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以下簡稱飛行器)

,是一種在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包括城市客運(UAM)、區域客運(RAM)、貨運、個人出行、緊急醫療服務等多種場景模式的工具。

從名字就很好理解,這玩意需要用電力驅動,可以垂直起降,因此不需要長距離的跑道來為起飛和降落做準備,你甚至可以把它簡單

理解為大號的多旋翼無人機。

無論從名字還是實際的工作原理來看,這種飛行器和我們心中的飛行汽車都差別較大,只不過目前業界並沒有對飛行汽車進行準確的定義,所以大家也就把這一類產品都叫飛行汽車了,

事實上就目前的技術來看,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飛行汽車”還有待時日。

03

比起大眾的原型機,小鵬的快要量產了

據不

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過160家公司入局,來進行飛行器的研究開發和製造,初創企業有德國的Volocopter、Lilium,美國的Joby、Archer、Wisk、Beta,中國的億航、上海峰飛航空;還有波音、空客、貝爾、羅羅這樣的航空業巨頭,巴西航空工業、卡特和中國商飛這樣的傳統航空公司也加入其中;另外像是豐田、戴姆勒、大眾、吉利、現代等等這類國際車企,以及騰訊、谷歌等等這類網際網路巨頭也有涉及。

在國內汽車圈最出名的莫過於小鵬汽車旗下的小鵬匯天

,不僅在今年6月得到了星航資本的追加投資,還在去年10月完成了5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前估值10億美元,

曾創下亞洲飛行汽車領域的融資紀錄

最近小鵬攜自主研發第五代產品

旅航者X2

亮相消博會,關注度極高,雖然這個產品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大號的無人機,但無疑更接近量產版。

旅航者X2全身採用碳纖維材質,算上電池重量為560kg,可承載2名乘客,最大載重量為200kg,預計會在2024年實現量產,售價有望控制在100萬以內。

車廠不務正業造“飛機”,小鵬大眾都搞的“飛行汽車”有啥搞頭?

從產品的資訊中不難看出,旅航者X2也是瞄準了個人出行領域,並且何小鵬先生也是時不時的替自家產品宣傳,比起大眾的原型機,小鵬似乎在這一領域又一次取得了先機。

至於全球範圍內無人機翹楚大疆科技,雖然一直沒有表態要進軍飛行汽車領域,但其擁有的相關專利技術獨步全球,入不入局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

04

飛起來,除了爽還能增產增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從北京去上海,不考慮天氣等其他因素,坐飛機的時間大概是兩個半小時,而高鐵需要4個半到6小時,時間上的差異顯而易見。

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飛機的行進路線更傾向於兩點間的一條弧線,而高鐵的路線不僅會受到沿途地形地勢的影響,中間還會有多個停靠站;另一方面飛機和高鐵在巡航時的速度也有不小的差異。

隨著城市交通的日益擁堵,我們每個人每天消耗在路面上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如果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脫離路面的束縛,並且把一部分城市貨運的壓力轉移到空中,是不是就會好很多呢?也許這就是飛行器的優勢所在。

由於飛行器並不像傳統的飛機那樣需要“助跑”來達到起飛速度,同時電力驅動也更加環保,體積小巧支援垂直起降的特性也滿足城市中對空間的需求,

可兼顧載人和運輸的功能也滿足了更多的使用場景

,因此可幫助提升城市執行效率,

無論是於公於私都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05

走進千家萬戶?早著呢!

也別高興的太早,

飛行器想要全面實現商用,面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首先不得不面對的是電池的那些事,能量密度、重量、熱管理、充電速度、迴圈次數、補能方式、安全等等這些汽車廠商需要解決的困難,“飛行汽車”全部都需要考慮,而且在標準上只高不低。

車廠不務正業造“飛機”,小鵬大眾都搞的“飛行汽車”有啥搞頭?

當然了,現在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少提及的輕量化,對於一個需要“雙腳”離地的飛行器而言至關重要,畢竟飛行器不是鴕鳥,有了鳥樣卻不能飛,跑

再快也是胡扯。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電池的容量和重量基本是成正比的

,電動汽車可以為了增加續航里程而暫時犧牲整車的輕量化,但對於飛行器而言這是無法迴避的難題。

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能只需要解決跑多遠和跑多快的問題,可除了上面說的續航和極速,飛行器還需要解決爬升高度和爬升速度的問題,這一部分能量的損耗無疑給本就不富餘的電池電量雪上加霜。

上面提到的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其他技術上的難題可能要比我說的這些複雜的多,而這些製造方面的難度也就不可避免

轉嫁到了整條產業供應鏈上,一套完整的先進的可滿足大批次生產的解決方案必不可少。

可我最關注和擔心的還是飛行器的安全,畢竟不同於路面的交通事故,如果飛行器因操作失誤、感測器失靈或其他因素造成問題,後果不堪設想,而

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如何保證艙內成員的安全,也對製造廠商提出了挑戰

最後來說說政策法規,就目前來看,各國對“飛行汽車”的認知和看法還處在相對比較空白的階段,雖然我國相關部門正積極推進低空空域開放,設立改革試點省市,批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但距離真正健全完善的政策落地仍需時日。

隨著相關產業供應鏈的日漸完善,政策法規的逐步健全落地,“飛行汽車”有望成為繼腳踏車、汽車、公交、地鐵之後的又一種全新的城市出行方式,兼具便捷高效環保與智慧,只不過為了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景,仍需各位人類工程師不懈努力。

出品 | 有駕原創

作者 | 蔣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