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導語:

自從有了保姆,每天早上,孫小美一睜眼就能吃到現成的早飯,這讓她這個做僱主的很是滿意。第一天,大米粥。不錯!第二天,大米粥。嗯..... 也不錯.... 第三天,大米粥。.....第四天,大米粥。孫小美忍無可忍,但想想又實在犯不著為大米粥沖人家發飆。她試著採取暗示法:咱家廚房裡有銀耳、蓮子,陽臺上有南瓜,櫃子裡還有豆漿機可以磨豆漿哦。

第五天,孫小美甚至提前計劃好了選單,憧憬著一桌豐盛的、不同尋常的早餐。可覺醒來,聽到廚房裡高壓鍋刺刺作響,她差點兒昏了過去一又是一鍋大米粥。

孫小美的美好生活被這一天一鍋粥搞得無趣至極。她不得不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去改變現狀,以及對付這個一根筋的保姆。漸漸地她發現,問題遠不止大米粥這麼簡單。

比如,剛剛表揚了今晚紅燒魚做得不錯,明天晚上,又一盤嶄新的紅燒魚便會端到飯桌上;家裡囤的一大堆土豆好不容易吃完了,吃得孫小美直噁心,一眨眼工夫,又買回來二斤;兩歲的小朋友一直哭直哭,她在那裡哄了一個多小時,束手無策,只會一個勁兒地說“別哭了別哭了”。

此人太軸,孫小美說。

同樣陷在“大米粥”裡無法自拔的還有同福客棧的李大嘴。連續五年,妙來炒去就那幾樣菜,搞得上司佟湘玉幾近崩潰。按說作為專業廚師的李大嘴,業務能力並不弱:客人吃了我的菜,不是個個都眉開眼笑的嗎?”掌櫃的覺得委屈:“那讓他們連續吃上五年試一試。”也對,就算手藝再怎麼精湛,上頓接下頓的青椒肉絲,換了誰都受不了。

佟老闆的心思大家都明白,新人無雙來了,而且業務能力也不錯,不如趁此機會換換口味,打破頓頓青椒肉絲加饅頭的固有格局。要知道,喜新厭舊、追求新鮮刺激是人之常情,不管誰做這個領導,只有大嘴這個唯一人選的時候, 怎麼都能忍;但凡多了其他選擇,哪怕水平略微差些, 哪怕僅僅是圖個新鮮,也會一股腦兒倒戈過去。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心理學對快樂的研究結果與人類文化中一個古老的常識不謀而合:人是慾壑難填的動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把這叫做“享樂跑步機”:”就在我們全神貫注於對某種特定成就的滿足感之際,這份滿足已經逐漸淡去,最後終將被另一種冷漠與另一個層次的努力所取代。”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伯恩斯進一步闡釋道:“ 跑步機的一再迴圈致使我們尋求更高層次的報償,以便維持相同程度的主觀快樂感受。這就是李大嘴面臨的最現實問題:因為不懂得變通,他的職業前景隨時可能動搖,任何一個新人都有機會撼動他的江湖地位,佔據廚師這一重要位置。這次是祝無雙,下次不知道是誰。到那時,等待大嘴的只能是下崗,或者被擠到一個碎催的崗位上,買菜, 徹底邊緣化。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其實,不管是廚師李大嘴還是孫小美家的保姆,他們都屬於那種忠實的頗有執行力的下屬,只要是老闆點頭認可的, 肯定一絲不帶照辦, 並且,一條道走到黑。這類僱員通常比較聰明,有著不俗的理解力、執行力和專業技能。相對於其他員工,這類人往往會更快進入職業狀態,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然而短暫的蜜月期之後,僱傭關係一旦陷入某種“大米粥”或者“青椒肉絲”式的固定路數,則很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心生厭倦。或者說,當這類執行型員工完成了一項任務,得到肯定,那麼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便會成為一個模板、一個公式,遇到類似的情形套用便是,再難突破。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連續5天的大米粥是個深刻的隱喻囿於某固定的圈子,用相同的方式和思路處理問題,這樣的搞笑場景,你我全都有份。還有,拒絕新鮮事物的心態,是不是也埋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沒試過呢, 就先在心裡做出否定判斷,然後在這個陰暗的小心理之下行事,傾盡全力證明自己先前的這個判斷的前瞻性,證明那些改變是徒勞的,那些新鮮玩意兒通通沒戲。每個人都有侷限和邊界,一旦做出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就會促使這一選擇不斷強化,很難自己走出去,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吧。

大米粥相對論:在職場上不要侷限自己,畫地為牢

一種被肯定了的模式會帶給人安全感,就像一條熟悉的路,當你不知道去哪裡時,便會不由自主地朝它走過去。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某種熟悉的、讓自己覺得安全的模式,這正是大米粥和紅燒魚對於孫小美家保姆的意義。它們是一個人的個性所在,但也可能是某種侷限,畫地為牢。大米粥再好, 也架不住天天喝。

職場秘籍:

1.執行型員工完成了一項任務, 得到肯定,那麼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便會成為一個模板、一個公式,遇到類似的情形套用便是,再難突破。

2.短暫的蜜月期之後,僱傭關係一旦陷入某種“大米粥”或者“青椒肉絲”式的固定路數,則很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心生厭倦。

3.拒絕新鮮事物的心態,是不是也埋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沒試過呢,就先在心裡做出否定判斷,然後在這個陰暗的小心理之下行事,傾盡全力證明自己先前的這個判斷的前瞻性,證明那些改變是徒勞的,那些新鮮玩意兒通通沒戲。

4.每個人都有侷限和邊界,一旦做出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就會促使這一選擇不斷強化,很難自己走出去,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