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心理科普|《蒼蘭訣》,為什麼好看瘋了!

近日,由虞書欣和王鶴棣主演的東方幻想愛情童話《蒼蘭訣》在愛奇藝平臺熱播,從開播前的口碑墊底到如今豆瓣7。8分,該劇一路逆襲,力壓暑期播出的同類影視作品,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心理科普|《蒼蘭訣》,為什麼好看瘋了!

追劇的小夥伴們,把自己戲稱為“訣人”,把自己追劇的狀態戲稱為“決症”。跟著“小蘭花”和“東方青蒼”至真至愛的情感故事,一起喜怒哀樂,彷彿是自己在經歷一樣。

他們直呼:“好看瘋了!!!”“小學生看很幼稚,二十來歲的女大學生來看剛剛好。”

網際網路上還花式出現“訣人”行為:自稱本座,撿起落葉的命薄,業火美甲,甚至二刷摳細節……如此上頭,那你可知這背後的心理機制嗎?

心理科普|《蒼蘭訣》,為什麼好看瘋了!

[身患‘訣症’的心理機制]

1。敘事傳輸理論(Narrative Transportation)

敘事傳輸理論是心理學家 Melanie Green 和 Timothy Brock 在2000年提出的新概念。他們將敘事傳輸定義為“沉浸”入一個故事當中, 是一個“整合了注意、情感和意象的獨特心理過程”。

當人們透過閱讀、電影、故事、漂亮的圖片等載體沉浸在故事的情景時, 會體驗到高度的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 並且會生成生動的心理表象。

觀眾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體驗到強烈的情緒反應, 就好像完全離開了現實世界而“迷失”在故事世界中一樣。儘管知道那只是一個故事, 可能並不具有真實性, 但是還是會因為故事主人公的遭遇產生強烈的情緒。

相信追劇的你,已然進入“傳輸狀態“,被故事情節所感染。

雖然你沒有經歷過劇情中的事,隨著熒幕前故事的發展,對角色產生心理表象,看到喜歡的角色是個Bking時,你覺得好爽;當TA被虐時,你就捶胸頓足;當看到磕的CP甜蜜撒糖時,你就情不自禁地“姨母笑”。

簡單來說,敘事傳輸就是我們在認知、情感、想象層面受到影響而完全融入一個敘事世界的現象。

2。替代性滿足

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看,追劇其實是一種替代性滿足。

心理科普|《蒼蘭訣》,為什麼好看瘋了!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是本能的寓所,它按“快樂原則”行事,所謂快樂原則就是“避苦趨樂”的原則,其目的是消除緊張,求得個體的愉快、舒適。

個體需要對“本我”的緊張和壓抑進行調節,在不違背現實原則和道德規範的前提下,會使本能慾望發生“移置”。所謂移置就是指“能量從一個物件改道注入另一個物件的過程”。

當人們對原初物件的慾望因受到阻礙而無法滿足時, 就會尋找一個接近原初物件的替代品使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 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幻想的動力是未被滿足的願望,

每一個幻想都是一個願望的滿足,

都是一次對令人不能滿足的現實的校正。

——弗洛伊德

就影視作品而言,追劇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在虛幻中尋找現實、在想象中滿足自我”的機會。透過追劇,觀眾尋找到滿足慾望的替代物件,從中體驗到滿足的快感。這就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追劇越追越上頭,磕的cp越甜蜜自己就越開心。

3。映象神經元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當我們追劇的時候心情會隨著劇情跌宕起伏,時而激動歡呼,時而悲傷落淚,其生理基礎是映象神經元。

映象神經元是一類獨特的神經元,當個體進行一種特定的運動行為時,以及當個體觀察到另一個人以類似的目的形成運動時,映象神經元都會被啟用。

我們把他人的動作對映到自己的運動表徵上, 把他人的情緒和感覺對映到自己的視覺運動和感覺運動表徵上。根據映象神經元在大腦中的位置,它可以完成一系列的認知功能,包括動作和情感理解。

隨著電視劇喜怒哀樂的我們,正是映象神經元起著作用。我們透過映象神經元的大腦機制,想象自己也親身體會了這些經歷,與劇中人物建立情感聯結,從而理解主角的動作,受主角的情感感染。

追劇的我們,容易感同身受,將所喜歡角色的經歷“映象”到自己身上,幻想自己也談著甜甜的戀愛、同樣也應對著挫折和磨難、體會著角色的輕鬆愉悅。正如《蒼蘭訣》開虐時,多少“訣人”們的眼淚控制不住地往外湧,體驗著撕心裂肺的感覺。

映象神經元使得追劇的我們,彷彿自己也在經歷一段同樣的機遇……四捨五入,約等於我們也體驗了跌宕起伏的經歷,滿足了自己的幻想與期待。

[輕鬆追劇,快樂生活]

《蒼蘭訣》為什麼好看瘋了,除了這部劇戳中了觀眾的喜好:劇情不拖沓,角色鮮明,特效炫酷外,還有來自於觀眾本身的心理因素。正如上述的敘述傳輸理論、替代性滿足、映象神經元這三種心理機制。

對影視劇上頭,被角色和劇情所吸引,追劇的積極意義正是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愉悅和滿足,幫助我們緩解生活的壓力。

但不必太過擔心會沉迷,被一部劇影響情緒,這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流逝,你會漸漸淡化了這些情緒感染。靜下心來,你會發現劇中情境和現實生活還是相差挺大的。相信回到真實的生活,你也有屬於自己的豐富生活經歷。

參考文獻:

[1] YAN Jin,YANG Shanshan。 Persuasion by Narrative Transportation:Persuasion by Narrative Transportation[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21(6)。

[2] LI Qiyi,HU Zhujing,WANG Xinqiang,LIU Xiaoxue。 Narrative Transportation and Persuasion Mechanisms: Taking Narrativ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s as Example[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5,23(11)。

[3]C。S。霍爾。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M]。陳維正,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5:71-73

[4]李楚翹。“爽文”與“爽文化”:替代性滿足的實現與危機[J]。視聽,2020(05):23-25。

[5]霍連彬,米丹。替代性滿足:親密關係視角下手遊《戀與製作人》的使用者研究[J]。東南傳播,2018(06):112-115。

[6]羅曉婷。 映象神經元及其社會認知意義[D]。浙江大學,2007。

[7]陳巍。同感等於映象化嗎?——映象神經元與現象學的理論相容性及其爭議[J]。哲學研究,2019(06):96-107。

心理科普 | 原創專欄

與您分享心理學帶給生活的美好

撰稿:小花

圖片:網路

初審:May

稽核: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