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先秦及夏商周三代,湖北地區諸侯國,名稱各異,趣味盎然

秦楚山水,荊楚大地。湖北遠古多諸侯,這些諸侯國國名,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人們對吉祥名稱追求的習俗。

古房陵遺址

先秦及夏商周三代,湖北地區諸侯國,名稱各異,趣味盎然

先秦時期的夏、商、週三代,湖北地域先後存在系列諸侯國,名稱各異,趣味盎然。

庸國(位於今湖北竹山)是商代部族或方國之一。庸國的庸本義指用,需要。“庸,用也。”庸(動)會意的小篆字形,從用,從庚。“庚更”同音,表更換,先做某事,然後更換做別的事。庸是指有一定勞動經驗的人。“我生之初,尚無庸”。上古時期,能夠從事農業生產,掌握農業勞動技能是了不起的事,是一種功勞,“疇諮若時登庸”。在西周周成王時,封魯侯以“山川”與“土田附庸”。“庸”指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人。周宣王時,封申伯於謝,“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意思是把謝地百姓賜給申伯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庸在商代是商王朝統治下的一個部族,或侯國,或方國,都城建立竹山的方城山。“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方城遺址的城牆歷經三千餘年風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築藝術高超。庸人的軍事藝術水平也較高,“惟庸人善戰,秦楚不敵也”。商紂王對東夷用兵時,周武王親率“戒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庸率盧、彭、濮等八國以兵相從”。周代,庸國因率群蠻伐紂有大功,被封子國。公元前611年,庸國率領南蠻附庸各國的軍隊會聚到選(今湖北枝江)大舉伐楚。楚與秦、巴三國聯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為楚、秦、巴三國所滅。

古楚山前遺址

楚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的“楚”本義指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的植物,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鮮葉可人藥,亦稱牡荊。牡,本義指雄性。牡荊意指一種有任性的植物。楚與荊指代同一種植物。“楚,叢木也,亦名荊;荊,楚木也”。楚棘,又名荊棘。枝幹堅韌,枝條可編筐籃等。古時佔ト用荊木製成木棒以灼龜,也可以做杖,曾是古代的刑杖。楚國女子“好細腰”。後來人們將本義指草木從生的“楚楚”,代指嬌柔纖弱。如,門前垂柳,楚楚可人。楚國由夏商時代生活在熊山(今屬河南郾城縣)的羋部落穴熊逐步發展而來,後遷到陝西渭水域的荊山、楚水葉。周初年,鬻熊是周文王老師。越過秦嶺沿著淅水南遷。鬻熊曾孫熊繹在荊山一帶(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帶),僻處荊山,跋涉山林。周成王封熊繹為楚君,以子男之田,以事周成王,立為國家,國號為荊,荊楚開始躋於諸侯之列,居丹陽(今湖北秭歸),直到春秋初改為楚國。

隨國(一說位於今湖北應山,一說位於今湖北隨州)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隨國的“隨”本義指跟著、順從,任憑。隨亦作隨,“從也”。“隨”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屬於雜卦,卦象為“澤中有雷”°,卦形震下兌上,意為“隨無故也”。隨國,歷經西周、春秋時代、戰國時期。公元前706年,楚國攻打隨,以逼周天子晉升其爵位。遭拒絕後,公元前680年熊通親率大軍再次征討隨國,大獲全勝,隨納人楚國。熊通自稱“楚武王”,成為天下諸侯中第一個敢於自己稱王的國君。

揚越(即揚粵)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位於今湖北中部江漢平原一帶。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朝稱“揚越”、“荊越”、“荊蠻”。揚越泛指生活在漢水以南的部族。古代認為天上星與地上地區對應,故有許多地名星官。越是星官名,位於女宿。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也稱百越、百粵。揚,從手,易( yang )聲。“揚飛舉也”°,金文字形,像用雙手舉起“玉”,本義高舉。商朝初期,商王朝對“荊蠻”的侵伐,使得“漢南之國”(即漢水以南的各部落)紛紛歸顧。商中期,商王朝與“荊蠻”之間主要是戰爭關係,“撻彼殷武,奮伐荊楚,聚人其阻,衰荊之旅”。西周中期,周昭王曾三次南征,都遭到“荊蠻”的強烈反抗。昭王十九年,周師還濟漢水,全軍覆沒,昭王本人也死在漢水中。“南巡不返”,“卒於江上”。周夷王時,熊渠乘機出兵攻打揚粵(即揚越),揚越為楚所滅。

古庸國遺址

偃姓州°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州”本義指水中的陸地,“州”後作“洲”,是“洲”的本子,“在河之洲”。從甲骨文的字形看,兩邊的曲折線像河流,中間像水中的陸地,“水中可居曰州”。從小篆的字形看,像兩個“”字相重合。江漢平原水系發達,河網密佈。以州為國名恰如其分。州國,一說在今湖北監利縣東;一說在今洪湖市境內的黃蓬山。“州,古國名,偃姓,在今湖北洪湖東北”。公元前701年春,楚武王滅州國。

權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權國的“權”本義指黃花木,黃英。意為草木萌發的狀態。形聲字,從木,從蘿聲。木是指由木頭做的稱杆,灌的草字頭指民眾,雙口指眾多的民眾之口。意思是,在眾多的老百姓心裡,大家都說好、贊成、同意,權力才被許可。權國是由商武帝武丁的後人在周初被封於權地(今湖北江漢平原一帶)而建立。春秋時期,權國被楚武王打敗,向西遷徙,後被巴國滅亡。

絞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絞國的“絞”本義指用兩股以上的細長條扭結成一根繩索,“兩繩相交而緊謂之絞”。是會意字,從交、從系,表示與線絲有關,交亦聲。在山潤,絞當是絞國人重要的活動或工作,抑或一種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絞是偃姓國,皋陶的後裔。絞國(今湖北鄖縣西)是位於湖北西北的漢水中上游地區的一個小諸侯國。公元前701年,絞國幫助鄖國攻打楚國。第二年,楚國屈瑕率軍討伐絞國,絞國戰敗,被迫與楚國簽下的城下籤約。

都國是商代的諸侯國之一。都由“若”和“”構成。若,擇菜也,從州右,右,手也。本指一種香草,“杜若,香草。”後成為古代神話中的一種樹名“若木”。甲骨文、金文“”,即“若”字,是“薬”字的樹冠形狀;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個女人用手將香草插到頭上;亦是一種祭祀先祖女性之物,“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同“阜”。“阜”的本義是土山,原始山坡的象形,從“”的字,一般與高坡深谷的山地有關,如:陵、陡、險。了同“”。“邑”的本義是國家,從“”的字,一般與地方有關,如:邦、都、郊。都是一個有許多香草的國家,或者是祭祀以“若”為圖騰的國家。都為若敖建立。都原在湖北鍾祥北面漢水邊,春秋時遷到河南淅川南邊內鄉縣境,稱為下都。若敖是楚王熊的兒子,楚武王的祖父。本姓允,在位不久死去。由於在位時間不太長,被稱為“敖”。“若”是他的出身地點,這個“若”也就是都。都國初始為一強盛之國,地跨今河南、湖北、陝西三省所接壤之地。

羅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羅國的“羅”繁體字是“羅”,本義指用繩線結成的捕鳥網。甲骨文字形為網中有佳,像以網捕鳥的意思。小篆字形增加了“條”( mi ),表示結網所用的材料。“羅,以絲罟鳥也,從網從維,古者芒氏初作羅“。可見華夏族在很古的時候,就已發明羅來捕鳥。“有免愛愛,雉離於羅”の,創造了狩獵的一種工具。“以天下為這羅,則雀不失矣”,並以此為生。羅國由夏商時代生活在羅山(今屬河南羅山縣)的羋部落穴熊一個分支逐步發展而來,後遷到羅山、羅水(今甘肅正寧縣東二十里)。周初封羅為子爵,正式建立周附屬國羅子國。周成王時,沿漢水南遷至湖北荊山西北面的房縣,後再向東走出山林,遷至漢水之濱的宜城縣西二十里的羅川城。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所滅。

巴國是周代的諸侯國之一,勢力範圍主要在鄂西、川東一帶。“巴”的小篆字形像蛇形,本義是大蛇。“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這裡出產大蛇。“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肅南部,後遷到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以廩( in )君為首領,本有巴、樊、暉( shen )、相、鄭五姓。周朝分封時,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叫“巴子國”。通常該地區的諸侯國簡稱巴國。公元前316年,巴王被虜,巴國為秦國所滅。

吳國。吳國是三國時期重要的國家之一。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為帝,建立政權,國號“吳”,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昊”,本義指從口,從矢。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大聲說話,喧譁。孫權之所以取國號“吳”,一說孫權的主要地盤是春秋戰國時吳國所在地,用“吳”作為國號。一說220年,曹丕取代漢室稱帝,孫權被冊封為吳王、大將軍、荊州牧。一說孫權的祖先是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是吳國的軍師。

大漢國。陳友諒,湖北沔陽人,家世以漁為業,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漢”則為陳友諒在“天完”政權的稱號。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並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二月,徐壽輝帶領兵馬從漢陽出發,經過陳友諒的江州。陳友諒偽裝出來迎接,等到徐壽輝進人城內,將徐壽輝的兵馬全部殺死在城外。

挾持徐壽輝於江州號令“天完”政權的各部,自稱漢王,建立漢王府,獨攬”大完政權的大權。至正二十年(1360年)潤五月,在採石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帶,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

下期:古國探秘——隨國覆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