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春節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是新舊更替、人生美滿的生活模式。北宋王安石一首《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達了古人辭舊迎新的喜悅心情;清代詩人黃景仁的“千家笑語漏遲遲”描述了春節在古代是老少一同狂歡的日子;而戴叔倫的“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道出了古人的漂泊感和孤寂感。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可以說在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中國素有

“禮儀之邦”之稱,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可見“禮”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古代,儀式是人來模擬神靈,以世俗的觀念想象神聖世界,以人的思維方式與神靈、亡故的先祖進行溝通,具有較強的象徵意義,在現代,儀式的意義減弱,象徵意義也隨之減弱。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在中國年歲儀式中以家族共同體為聚合單位,

“守歲”“祭祖”“驅儺儀式”等都是群體儀式。在儀式觀的語境下,傳播的意義不再是資訊在時空中的傳遞與傳送,而是人們透過“參與儀式”的行為構成對共同體的意識認同,從而獲得彼此情感上的共鳴和自我身份的確認。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蕭放教授認為,中國傳統的歲時文化賦予春節三種特性:一是人與自然共同經歷了時間新舊更替的儀式過程;二是透過家族集體儀式,在時間過渡中感受家族集體的力量,是家庭倫理意識的體現;三是世俗與神聖的儀式情境,在年節透過儀式中,人們將世俗生活與神聖儀式融合為一。《史記》《漢書》將正月初一稱為

“四始”(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在古代,常在正月初一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如迎神祭祖、除舊佈新、迎喜接福、占卜氣候、祈求豐收,後來逐漸發展為內容豐富的新春佳節。傳統的春節民俗活動自臘月二十三祭灶王開始,接著掃房子、做豆腐接玉皇、割年肉、洗浴宰雞趕大集、打糕蒸饃貼花、上墳請祖上大供,就到了臘月三十(除夕)這天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從正月初一開始拜年、祭財神(北方)、穀子生日禁食米飯、破五迎財神、

“人日”、吃七寶羮、順星、天日、元宵燈會直至立春。

春節這一天舉家團圓,是中國人古往今來的情感精神的象徵和訴求

在一系列莊嚴肅穆的春節儀式活動中人們踐行一種春節特有的儀式規範,在共同營造的儀式氛圍中感受自我與神靈、自我與家庭、自我與族群之間的心靈交流,因彼此共同參與、分享、交流形成了穩固的情感體系。源於農耕文明的春節,許多祭祀神靈祖宗的活動都是按照古老傳說、自然規律來準備的,以此灌輸祖輩流傳下來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敬畏自然的民族精神。祭祀儀式包裹著神秘色彩,透過族群特有的儀式傳遞人與神靈、自然之間的溝通與聯絡,寄託人對神的美好向往和祈求祖先庇佑子孫的祝福,達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