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舉直錯諸枉:這樣的標準選拔的人你才會心服口服

舉直錯諸枉:這樣的標準選拔的人你才會心服口服

【原文】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

魯哀公問道:“如何使民眾服從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民眾就服了;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位居正直的人之上,民眾就會不服。”

【解讀】

魯哀公,春秋時期魯國國君,姓姬,名蔣,魯定公之子,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魯哀公在位期間,有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貴族(三桓)大權在握,國君手裡沒兵、沒錢、沒權,幾乎事事都要仰三桓鼻息。在這種情況下, 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的的答案簡單明瞭:“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孔子在此處論政,其中心是選人用人的問題。

“舉直”則民服。

好直而惡枉,是人之常情。直者,誠也,內不自欺,外不欺人,求仁義之理,行王道之事,是為政者重要品質。正直者為政,政令得其正,則順應天下之心,合乎民意,必然贏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援。相反,若讓奸詐邪佞的小人身居高位,他們或圖謀私利,或陷害忠良,或殘虐民眾,或貪汙腐化,難以使民眾心悅誠服。

“舉直錯諸枉”則枉直。

《論語·顏淵篇》,樊遲問仁,孔子就明確表達了“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意見,孔子的優秀弟子子夏的解讀可謂深刻。他說,老師的這句話真是含義豐富啊!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把皋陶挑選出來,那些不仁的就遠去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把伊尹挑選出來,那些不仁的就遠去了。為什麼呢?因為提拔正直的人,讓他們位於邪枉的人之上,就可以使邪枉的人也變得正直。

德高者居上位則方能行穩致遠。

中國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在《呻吟語》中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認為,現實社會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為很多集團的領導人只具備第三等資質。聰明才辯的人可以為企業迅速打造亮麗的業績表現,但很難不被高位所帶來的名利衝昏頭。唯有深沉厚重的第一等人才,為了集體,為了國家,為了正義,不惜任何的自我犧牲。選擇這種具有“深沉厚重”資質的人物做領導人,是單位之幸,是社會之幸,是國家之幸,只有他們才能帶領團隊、社會和國家長久、穩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