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讀故事、學古詩——推敲之間的賈島

賈島,唐朝詩人,很小的時候就出家做了和尚,後來在唐朝大文學家韓愈的有影響下,還俗做官。因為賈島作詩詩十分投入,並且每用一個字都仔細斟酌,反覆比較,所以賈島被後人成為“詩奴”,大家還稱呼他為“苦吟詩人”。

讀故事、學古詩——推敲之間的賈島

在賈島還是個和尚的時候,他經常雲遊四方。有一天傍晚,他騎著自己的小毛驢,在路上緩緩地行走著。突然詩興大發,拿起筆,即興創作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做完詩後,自己讀了幾遍,忽然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似乎更好。於是拿出筆把敲字改成了推字,但騎著毛驢沒走幾步,賈島覺得還是“敲“字好,於是又拿出筆把推改成了敲。再想想又覺得“推”字好,反反覆覆拿不定主意。

賈島坐在毛驢背上,出神地想著這個問題,雙手不停地比劃著推門、敲門的動作,任憑毛驢自己往前走。誰知咣噹一聲,這隻傻毛驢居然撞上了前面的官轎。

聽到官員的隨從大聲呵斥,賈島才發現闖了禍,不停地道歉。這時,轎子的窗簾打開了,裡面坐著的,居然是大文學家韓愈,韓愈下了轎子,詢問了情況。得知賈島竟然是因為詩文中的一個字拿不定主意,思考入了迷,而撞上了自己的轎子。笑呵呵地原諒了他,並和他一起思考起來。

韓愈想了一會,告訴賈島。他覺得這首詩裡用敲字更好,因為夜深了,用敲字更可以體現出夜深人靜的感覺。

賈島得到了韓愈的指點,突然之間明白了許多。韓愈也非常欣賞賈島專注學問的態度,他們倆因為這件事,成為了好友。

後人用“推敲”這倆個字來表示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讀故事、學古詩——推敲之間的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