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三胎政策開放之後,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有人立刻響應國家號召。那麼,三胎到底該生不該生呢?

關於生小孩這件事,是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的,不過,我們可以在很多書籍和電影中找到參考答案。

1。《生門》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生門》是我哭著看完的一部紀錄片,第一部上映於2016年,第二部上映於2017年。第一部全長105分鐘,第二部有十三集,每集70分鐘。

作為一個生產過程不是很順利的媽媽,我太理解產婦在生孩子時的那種絕望了。當孕媽躺在產床上的時候,腦子裡永遠都只有一個想法,希望寶寶健健康康的出來。

《生門》的導演陳為軍將鏡頭對準了中南醫院婦產科,這裡每天都在上演著荒誕、無助又真實的故事。心臟驟停兩次,換血兩萬毫升的媽媽,想要保住子宮的媽媽,冒著高齡生育風險生兒子的媽媽。

《生門》是希望誕生之門,也是很多媽媽走向死亡的“門”。

2。《學區房72小時》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某大學的副教授為了讓女兒能進入重點小區,準備在72小時內出售自己現在住的房子,買下學校門口的學區房,讓女兒贏在起跑線上。

電影以學區房作為切入點,精準地捕捉到了都市人的不安,對中產階級的教育觀點做出了深刻的諷刺和批判,除此之外,電影還拍出了房屋買賣的種種貓膩。

每個人都面對著不同的焦慮和困境,《學區房72小時》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明白,有些焦慮是不必要的,有些困境其實是自己的畫地為牢。

3。《村小的孩子》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當城裡的家庭為學區房發愁時,很多農村的家庭為了生存,父母和子女不得不天各一方。導演蔣能傑的電影《村小的孩子》將鏡頭對準了農村裡的留守兒童。

2009年,他的鏡頭第一次走進村小,在他拍攝的22個學生中,有17個是留守兒童。

2010年,在村小教了十幾年的書的張老師為轉正問題發愁,此時,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學習狀況也有些變化。

2011年,張老師因為種種不滿離開了村小,孩子們面臨的教育問題更加嚴峻。

2012年,由於媒體的關注,留守兒童孩子被社會關注,村小的物質條件有了一些改變。

2013年,在媒體的介入下,留守兒童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其實孩子們的內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2014年,《村小的孩子》上映。

蔣能傑拍攝了留守兒童三部曲,另外兩部是《路》和《加一》。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似乎可以窺探到農村家庭貧困的原因,也能夠感受到種種不公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

4。《盜火者》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2013年的系列紀錄片《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曾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與本片的學者有很多都是教育界、思想界的教授,比如錢理群、陳丹青、葉開、周國平等等。

在豆瓣上有網友這樣評論:“一集一個痛,這個紀錄片確實太犀利太不容易了。”

其實,這部紀錄片中的很多問題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解決,孩子們依然在過去的教育體制內掙扎,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

5。《高三》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學生們的高三和家長們的高三其實並不一樣。在家長的眼中,高三意味著緊張沉重,而在學生們的眼中,高三意味著過去的結束和新的開始。

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高考成績,而孩子渴望的是未來的生活。在這部紀錄片《高三》中我們看見的是高三學生真實的生活狀態。

善良嚴厲的班主任,緊張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現實的“差生”,沉浸在戀愛中的“小情侶”。

高三,在導演周浩的鏡頭下不再是一場嚴肅的“魔幻現實主義”,我們看見的既有如鯁在喉的無奈,也有為理想拼搏的浪漫。

6。《00後》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這是一部時間跨度長達十年的紀錄片,導演張同道從2006年開始拍攝一所幼兒園中的十多位零零後。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的幼兒園、小學以及中學。

十年過去了,時代的變遷賦予了他們個性和獨立,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了不同的理解。

他們或許沉著冷靜,溫柔有力,或者活潑開朗,勇往直前。在張同道的鏡頭下,我們看見的是時間和愛的力量。“十年拍攝零零後,一朝道盡父母淚”。

7。《出。路》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出。路》也是一部時間跨度比較長的紀錄片,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跟拍三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孩子,記錄下他們的成長過程和夢想。

來自北京的袁晗寒17歲輟學,3年後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自己心儀的藝術學院,15年回國實習,在北京註冊了她的藝術投資公司,稱為人生贏家。

來自湖北的徐佳,復讀了三次之後考上了二本,畢業後工作兩年和相戀了四年的女友結婚。

來自甘肅的馬百娟在野鵲溝上小學,她夢想能去北京上大學。2012年,為了讓她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全家遷到寧夏。但馬百娟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退學之後的馬百娟選擇了打工。因為學歷低,她屢屢碰壁。

大多數人用盡全身力氣不過是為了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罷了。

8。《待業青年》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麥家說,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苟安於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待業青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因為追求理想而選擇待業大可不必,塞思·戈丁說,與其期盼著你的下一個假期什麼時候來臨,不如開始一種你不需要逃避的生活。“不需要逃避”的生活其實就是最好的生活。

不要指望遠方,不要幻想別處,生活這個東西你要習慣就地解決。

9。《當你老了》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這是一部關於養老的紀錄片,有辛辛苦苦“管理”著大家庭的93歲退役老兵,有幫助別人解決家庭糾紛而一炮走紅的67歲阿姨,有在生存和照顧父母之間猶豫不定的中年人,有不得不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的兒女。

不結婚晚年沒伴,結婚又可能活不到晚年,不拼命工作沒錢養老,太拼命工作可能用不著養老。你有想過你的晚年怎麼度過嗎?

10。《為什麼貧窮?》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靈魂拷問:“為什麼貧窮?”

有時候真的不是努力就會過上好生活的,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的,不公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態。投胎是一門技術活,有人傾家蕩產買學區房,有人就生在豪宅。

貧富差距永遠不會消失,階層固化只會越來越嚴重,非洲每三秒就會餓死一個人,綜藝節目浪費成噸的牛奶。

為什麼貧窮?因為資源被控制,財富被掠奪,分配不公,政治腐敗,教育欺詐,觀念愚昧……

儘管如此,依然有人覺得只有有人帶就能生,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三隻羊也是放。

生不生三胎,答案就在這十部電影裡

作為父母,生孩子就意味著你要對這個生命負責,塗磊說,他很欽佩一種父母在孩子年幼時,能夠給予強烈的親密,當孩子成人後,又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生孩子不是為了讓自己晚年有所依靠,也不是為了光宗耀祖光耀門楣,更不是為了延續香火,而是因為兩個人彼此相愛,共同創造出一個新的生命,為自己的愛情錦上添花。

沒有做父母的覺悟就生孩子,那是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