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提起電影《泰坦尼克號》,相關討論都集中在它“史詩般的愛情”和“人類第一海難”上。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實事件把Jack和Rose虛構的愛情故事襯托地極為悲壯,一段曠世之戀嵌入到人類歷史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中,產生了1+1>2的戲劇效果。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另外,卡梅隆作為一位迷戀海底攝影、機甲、科幻等領域的骨灰級技術控,在電影之外的發明和科研也領域做出很多貢獻,獲得廣泛討論和好評。

他除了製作出經典故事片《泰坦尼克號》,還圍繞這艘沉船,參與了很多相關純科學探索類紀錄片的拍攝。

例如最近一部由卡梅隆監製的關於泰坦尼克號上6名中國倖存者的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

在這些關於泰坦尼克號的討論中,唯獨少有人關注沉船事件的時代背景,以及卡梅隆導演在劇本中對社會階層的批判與諷刺。

實際上電影幾乎每隔幾個橋段就會出現一次頭等艙鄙視三等艙的戲。

從Rose回憶她和母親、未婚夫卡爾登船開始,電影就同時給了三等艙乘客上船前需要體檢,白星輪船公司招呼三等艙乘客的鏡頭。

從登船那一刻開始,這艘郵輪就把陸地上社會的階級分層自然地對應到船艙分佈上:

下等

坐下等艙

要體檢,而上等人則可以帶著狗

去頭等艙

下等人的人命不如上等人的狗命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三等艙的人不如頭等艙的狗

卡梅隆之所以如此鮮明並多次表現泰坦尼克號的階級性,也是為了襯托Jack和Rose可以跨越階級的真愛。

除了卡梅隆著重表現的這條愛情線,《泰坦尼克號》中其餘關於沉船災難的戲份,其實都直接翻拍了1958年同為泰坦尼克號沉題材的英國電影《冰海沉船》。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冰海沉船》

例如三等艙乘客那場真性情的派對,沉船時幾位絃樂演奏家在甲板上堅持演奏的感人一幕;還有船長與泰坦尼克號同歸於盡,船舶設計師安德魯先生在鐘錶前自責等等,甚至一些臺詞和分鏡都直接是從《冰海沉船》直接照搬過來的。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冰海沉船》中的拉琴橋段和船長

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除Jack和Rose的愛情戲外,內容和《冰海沉船》不能說十分相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這部電影在中國的影片網站上能看到,如果你看完《冰海沉船》肯定會不解,為什麼卡梅隆沒有背上“抄襲”的罵名?

原因是《冰海沉船》相比《泰坦尼克號》不聚焦,也沒有突出的戲劇矛盾,甚至沒有絕對的主角。

例如《冰海沉船》也表現了當時泰坦尼克號乘客階層的複雜,電影開始分別是貴族、中產階層和窮人三個不同階層人出發去乘坐泰坦尼克號的場景,他們對應自己的社會階層,分別去坐一等艙、二等艙和三等艙。

但《冰海沉船》從始至終表現的是泰坦尼克號上的各色人等面對海難時的群像,它的主角是這次海難事件本身,而不是聚焦於像Jack和Rose這樣某個具體角色。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冰海沉船》的主角是泰坦尼克號沉沒事故

卡梅隆

的電影不同

,他的藝術創作比《冰海沉船》更高明

《泰坦尼克號》聚焦於

兩個階級的年輕人的愛情

Jack和Rose這對人物鮮明、突出,是代表上下兩個階層的典型形象。

不過Rose雖然出身貴族家庭,但並不像看上去這麼光鮮,她有自己的隱憂。

從Rose母親給她系束腰時這段對話可知,Rose家現在空有貴族頭銜硬撐著面子,實則已經破產,如果她們母女不傍上有錢人,也會淪落到和下等人一樣的貧窮。

但當慣了寄生蟲的英國貴族怎麼可能像普通人那樣靠勞動養活自己呢,所以Rose的母親利用女兒和僅存的貴族頭銜傍上卡爾這樣的大款。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Rose在和Jack介紹自己時,說自己的全名叫露絲德威特布克特(Rose DeWitt Bukater),文化程度不高的Jack甚至不會讀布克特這個詞。

而實際上布克特這個姓氏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英文姓氏,它甚至都不是一個英文單詞。

卡梅隆用這樣的小細節諷刺了Rose母親對貴族血統最後那一點虛偽的堅持。

不過,即便此時Rose的母親已經外強中乾,徒有其表,心虛得要命,她依然看不上莫莉所代表的“New Money”新富人群體,這樣的情節在之前熱播劇《三十而已》中也有體現。

Rose的母親帶著女兒攀附鋼鐵大亨卡爾,但仍然放不下自己是“Old Money”的驕傲。

Rose母親覺得像莫莉這樣的新富階層雖然有錢,但就像剛拆遷的暴發戶,氣質這塊還沒跟上。

莫莉這個人在1958年的《冰海沉船》中也出現過,《泰坦尼克號》中凱西·貝茨飾演的莫莉形象是對《冰海沉船》的致敬。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兩部電影都有莫莉這個著名的乘客

莫莉不是虛構角色,而是當時泰坦尼克號上真實的乘客,是一位真正的社會名流和慈善家,本名叫瑪格麗特·託賓·布朗。

莫莉和丈夫本來出身都不富裕,但因為丈夫在金礦工程領域的辛勤工作和技術突破,進而成為金礦股東暴富,定居在美國淘金熱重鎮科羅拉多州丹佛。

莫莉和丈夫的富有是美國19世紀50年代興起的淘金熱的一個成功縮影。

出身寒門但富起來的莫莉也開始學著附庸風雅,融入上流社會,成為丹佛的社交名媛。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莫莉的真實肖像照

但她和丈夫也沒有忘本,沒有忘記自己是從窮人一路走來的,經常施捨礦工並做慈善。

所以電影中莫莉非常理解窮屌絲Jack參加頭等艙晚宴的心情,還把自己兒子的禮服借給Jack穿。

莫莉和Rose母親不同,她是曾經窮過,由儉入奢,所以表現出對Jack這樣的窮人的善意。

這位被貴族看不起的“粗俗”爆發戶,不僅在逃生時為很多女乘客爭取到一艘救生船,還堅持要求她們所坐的6號救生船返回沉船處搜尋倖存者。

為了紀念她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事故中的善舉,莫莉去世後被人尊稱為“不沉的莫莉·布朗”。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莫莉為回去救人的船員頒發獎盃

反觀其他以頭等艙乘客為主體的救生船,鮮有回去救人的舉動。

這些在救生船上的頭等艙乘客就像在陸地上一樣,本來就是靠犧牲下層人,吸下層人的血富起來的。

他們登上救生船既得利益,怎麼可能回去救人。

除了莫莉,電影中還有一個被忽視的“New Money”角色,就是被Jack和Rose偉大愛情戴了綠帽的卡爾。

卡爾在電影中的人設是匹茲堡的鋼鐵大亨,被塑造成一個不懂藝術、沒什麼情趣,眼裡只認錢的典型土豪。

Jack參加晚宴後,卡爾和船上其他幾個富翁聚在一起吹水。Rose諷刺說這些人的對話就好像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當Jack帶著Rose在下等艙派對釋放自我狂嗨時,卡爾一幫人聊的都是洛克菲勒,司法局這樣的大事。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卡爾在聊大事

泰坦尼克號沉沒發生在1912年,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到最頂峰的時代。

當時的人們開上了汽車,石油開始成為主要能源,洛克菲勒就是美國的石油大亨。

而鍊鋼技術的突破使鋼鐵業效率極大提升,製造鋼鐵更便宜,也帶動蒸汽運輸工具的發展。

由於技術進步,鋼鐵、石油、化工、電力等產業是當時的風口。

這些產業需要鉅額資本投入,以及大量原料和廣闊市場。

進而產生資本主義壟斷和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並導致世界各帝國利益衝突。

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兩年後的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和老牌帝國爭奪世界霸權的表現。

正是這樣的時代背景,造就了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鋼鐵巨無霸,它被譽為巴黎埃菲爾鐵塔之後人類使用鋼鐵最多的建造物。

像洛克菲勒和電影中虛構的卡爾,他們都在風口上成為了大資本家。

卡爾在電影中說,這艘船(泰坦尼克號)也使用了他們家的鋼鐵。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比利·贊恩飾演的卡爾

卡爾這個角色很有可能是影射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或以卡耐基為代表的其他匹茲堡鋼鐵業的資本家。

美國城市匹茲堡周圍盛產礦產,又有非常便利的內河航運條件。

自卡耐基在此建立鋼鐵集團總部後,逐漸成為美國乃至西方世界的鋼鐵業中心之一。

在真實的泰坦尼克號陳沉船事故中,真的有一位美國的鋼鐵大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

他就是晚宴前Rose向Jack介紹頭等艙客人中的本傑明·古根海姆。

從本傑明·古根海姆年輕時的形象來看,卡梅隆選定由比利·贊恩飾演卡爾,多多少少參考了這位歷史上真正的富豪的樣子。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泰坦尼克號上的真實鋼鐵大亨本傑明·古根海姆

關於電影中Rose最終沒有選擇富有的卡爾,而愛上窮屌絲Jack,這一選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出現了很多相反觀點。

有人認為如果Jack和Rose都活下來,Rose真的跟著Jack私奔,生活也不一定幸福。因為他們是在泰坦尼克號郵輪這樣一個特殊、封閉的環境中偶遇的。

Rose此前的生活一直被束縛,母親把她作為家族利益交換的工具,一直被物化。

而當Rose遇到Jack後,Jack很尊重她的人格。

Jack打動Rose的地方在於,他真正把Rose當作一個人那樣細緻入微地體察和關心,並暫時幫她擺脫了禁錮,嚐到自由生活的滋味。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但這些只是因為兩人暫時被封閉在船上,如果離開這艘船回到現實,再加上時間的流逝,Jack和Rose的愛情能否長久也是個問號。

在《泰坦尼克號》白星版中有這樣兩段刪減內容,一個是Rose在跑向船尾準備跳海自殺前,有一段脫胸衣脫不下來進而崩潰摔東西的戲,旁邊還放著畫家德加畫過的眾多芭蕾舞女中的一幅。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這段戲和這幅畫很明顯隱喻了Rose的人生被束縛,沒有自我,只是母親獻給富豪的花瓶。

那枚碩大的鑽石海洋之心,也只不過是花瓶上可以替換的裝飾。

而另外一處被刪減的內容正好說明Jack贏得Rose芳心的原因。

Rose在前面和Jack聊天時,說自己討厭魚子醬。

到後面晚宴時,服務生問Jack要怎麼吃魚子醬,Jack也說自己從不喜歡魚子醬,Rose馬上就會意地笑了。

這是Rose愛上Jack的原因,他真的關心自己,並能記住自己的關心,這點對追女生來說十分重要。

但富豪卡爾正相反,他和Jack代表了兩個極端:一個非常懂人心,但很窮;一個非常富有,但不會和自己共情。

卡爾是個商人,他眼中的Rose,就像上船時他對那幾幅畫的評價,只以價格來衡量。

實際上,最完美的男人當然是Jack和卡爾二者的結合,但這個世界不可能有這樣既富可敵國又對你真情實意的男人,連電影裡都沒有。

關於R

ose

選擇誰才是幸福的

?這個問題

沒有正確答案

因為Rose講到,後來卡爾因美國發生金融危機而破產自殺,而如果Jack最終活下來,兩人恐怕也無法保持在泰坦尼克號上的新鮮感。

其實電影已經給出對Rose來說最好的結局。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在Jack最後把生的希望留給Rose後,她沒有浪費生命中的每一秒。

她成為一個再也不受束縛的獨立女性,她自己開了飛機,岔開腿騎馬,釣了大魚,去了非洲……

這些都是當年她和Jack想去完成的夢想。

這些照片中並沒有Rose後來的丈夫卡爾弗特,也沒有其他男人,只有她自己。

《泰坦尼克號》為什麼經典?劇情爽文化,歷史背景令人唏噓

Rose把幫她開啟自由世界並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愛人Jack永遠記在心裡,然後活出自己的樣子。

這也是《泰坦尼克號》之所以好看的原因,因為這個故事既討好了男性觀眾,又暗中討好了女性觀眾。

一場人類大災難下轟轟烈烈的愛情,滿足了男性觀眾吃到“天鵝肉”的意淫,又以女性的重生、解放和獨立為結局,滿足了女觀眾的心理。

這樣的爽文劇情怎麼會不和觀眾產生共鳴呢?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