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燒腦片大師級導演諾蘭(Christopher·Nolan)歷時三年再出新片《敦刻爾克》,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已於9月1日在內地上映。不過這一次,你諾蘭大大變了。

大概是對這位大溼級人物的期待各有不同,有相當數量的內地觀眾貌似對這部片子不太買賬。最普遍的槽點大概是“我是諾蘭我怎麼不拍燒腦片呢??”可能是大家看慣了諾式燒腦,衝著他的名字去,難免有點進錯頻道的感覺。

嗯,沒錯,各位觀眾朋友,您正在收看的是諾蘭大大的第一部戰爭片,一部追求極致還原歷史的電影。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所以你諾是中了什麼邪?到底是什麼讓諾蘭放棄了穩賺票房、自己早已駕輕就熟的燒腦神功而選擇了歷史,選擇了戰爭,選擇了去講人性呢?

竊以為這大概是每一位電影人的初衷以及最終的出口吧。

曾經有一位目尾為數不多很喜歡的老師之一跟我講過,一個人的最終出口在性質上來講一定是人性的、人道的,不然人就會被困住,困在各種利益交織的無窮無盡的大網裡,找不到出路。生而為人,得救之道大概不過如此吧。諾蘭作為一名電影導演,更是如此。

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個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英國人他們自己是怎樣看待的,諾蘭也算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影片中相對的觀念碰撞著:

撤退、逃亡、恐懼、失敗

V。S。

勇氣、毅力、無畏、勝利

按理來說,戰場上當逃兵的不都應該被一天一地的口水給淹死麼?這場逃亡和撤退大戲為什麼卻被英國人津津樂道、流傳甚廣,以至於諾蘭一直心心念著要拍呢?

不太瞭解這段史實的盆友們,不要著急,目尾先小小地給您分析分析。

敦刻爾克其實是個海灘名,當時德軍三面包圍英法四十萬聯軍,就留了這麼個位於法國西北角的口,與大不列顛島只有一海之隔。以當時德軍的實力,這四十萬人不撤退的話,其命運都不能算是戰死沙場,而是毫無疑問地被屠殺!屠殺懂麼!

當時這些人被困在Dunkerk,要多絕望有多絕望。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電影裡還有一幕:一個士兵面無表情地隻身走進海里,游回家?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結局只有一種——幾刻鐘後漂回來一具屍體。不過肯定不止一具啦。

當然作為資深裝X小粉紅來說,您當然可以頑強抵抗!您當然可以為了榮譽戰死沙場!您當然可以不儲存實力不去參加後續的戰鬥!英雄主義和逃跑主義本來就是極其複雜的。您想做的您當然可以!

總之,情形非常clear,唯一的退路就是從敦刻爾克穿越英吉利海峽回到祖國。

理智的英法聯軍頭頭丘吉爾選擇了先屈後伸,選擇了儲存實力,先儘可能救人。

其實天算、人算都算不了什麼,一切選擇不過由條件決定。

然而一旦選擇了撤退,作為一名軍人,個人的盡力儲存就是對後續戰爭的最大貢獻。

戰爭是很殘酷的,雖然這句話說出來非常容易。戰爭最讓人害怕的不是死,不是流血,而是恐懼,是未知和無序,是能不能活下去的下一秒。死很容易,生卻難多了,這需要你和敵人做鬥爭,和自然作鬥爭,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對未知的恐懼作鬥爭——害怕嗎?他死了,我能活下去嗎?堅持有用嗎?現在怎麼辦?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這種對未知的恐懼,唯有克服!每一個戰爭親歷者在事件中感受到的都不是後人回顧歷史時看到的宏大歷史事件,而是自己的心理和作為,當下踏出去的每一步都需要勇氣。

戰爭殘酷,讓人絕望,置之死地而後生需要你具有對生的信念和毅力,需要你面對,需要讓生在此刻成為絕對。

好比《泰坦尼克號》中最令我感動的不是“You jump, I jump” 而是Jack在他快要沉入海底的時候對肉絲說“活下去,答應我,你不會放棄”時,肉絲抱著唯一能救命的木筏子回答:“I will not let it go。” 她哭著說,她不會放開木筏子的。

哎呦一不小心說多了,我們接著說正事兒。

這次大撤退的關鍵詞必然少不了“團結”和“溫情“。

英國官方派來的那點船別說四十萬,能救走四萬人就不錯了。而且船太大,吃水深,然而呢,沙灘太淺,那些動不動就沉了的船大多都沉在防護堤壩附近,這麼一來惡性迴圈,四萬人只是個官方數字了。

然鵝!英國啟動了 “發動機計劃”,其實就是求民間捐船隻。危急關頭,民間積極響應,有相當數量的民眾不光送船,還送船長。年終大回饋,買一送一。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浩浩湯湯的大船小船堅定地開向敦刻爾克,丘吉爾當時下令救回三萬人,最後救回的數字是十倍。

千萬別酸裡酸氣地說什麼“不過是大英帝國昔日海上榮耀的再次閃現”之類的,唯願我們能一樣閃現閃現就好。

諾蘭在接受採訪時說,”人類的性格都是有缺點的,每個人都有缺點,但他們的集體行為也許能夠成就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業。”

所以目尾認為,這次大撤退的核心精神就是: hope 和 unity

這兩種精神真的太重要了,我港真噢。

還有人說,太淺薄了,太簡單了,一點都不刺激。

眾口難調,只願您能找到適合您的菜。至少我還沒有看過這樣的戰!爭!片!

諾蘭可以算是重新整理了我們往日對戰爭片的刻板印象。這部片子很冒險,不管是對諾蘭個人來說,還是從戰爭片這個題材來說。很多人都說有種實驗性的味道。

鏡頭裡沒有血肉橫飛,沒有任何正面的敵我交鋒,幾乎看不到敵人,卻讓你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生的對立面有多可怕,戰爭有多可怕。

沒有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作為噱頭。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沒有催淚必備神器親情、愛情各種回憶殺。

沒有特效,全部實景拍攝!成千上萬的群演都不是ps出來的,空中鏡頭是全程把IMAX綁在機翼上拍的(達到這樣的技術標準不是說得這麼簡單的),攝影師也是直接上戰鬥機。

拍出來是這樣的——

(gif壓完糊成這樣我也是很恐慌,本來還截了一張,畫質渣出了天際,湯老師的臉被壓成了紅色的……。罪過罪過)

沒有大量的臺詞,基本上都是BGM和畫面。影像先行,敘事退後,非常剋制,卻有極強的表現力。

沒有男主只是群像書寫。但是!《敦刻爾克》的英倫男模天團除了諾蘭的老將湯老師(Edward Thomas Hardy)、老臘肉實力派Mark Rylance 之外,還有一眾顏值、演技雙雙線上的小鮮肉。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以及

話說從One Direction單飛的哈卷果然有大動作哈。

有人說諾蘭也用這麼年輕的小鮮肉了,看來諾蘭老了。

哇……我怎麼沒看出來呢?

諾蘭在接受採訪時說,之所以沒有用三十來歲的演員假裝他們很年輕而是實打實地用這麼年輕的演員,一是為了還原當時受困軍隊中含有大量青年的事實,二是希望年齡相仿的人親自去體驗這場戰爭,去激發年輕人的共鳴和對這場戰爭的深刻認識。

Got it?

沒有以上種種。

有的只是對極致還原歷史的追求,

是對實景和膠片的執著,

以及對“時間“在哲學層面上的燒腦理解。

基本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海陸空三條線並行,可是”並行“未免說得過於簡單了,不如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剪輯,複雜的視角轉換流暢自如,但這和諾蘭以前的燒腦片相比已經是極簡了。

《敦刻爾克》:諾蘭大大你變了

至於有人覺得結尾太“煽情”,鄙人想說,整個片子從鏡頭到剪輯都在創新,但人的情感是真實的,故意的、假意的創新便是虛偽。

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難道因為一件真真切切的事情具有相似特質,就該被貼上套路的標籤而被否定嗎?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動而藉以裝×面目示人,就是對的嗎?難道因為煽情就該無視它帶給人的力量和影響嗎?

不好意思,有點小激動

結尾丘吉爾的演說詞,是真實的歷史檔案,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對丘吉爾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他的歷次演說都非常震撼人心。演講要是發揮好了,其力可斷金。

話說這個所謂“煽情”的結尾倒是讓我在影片的最後終於得以釋然。

生而為人本身就是一場的鬥爭,大家都是靠精神活著的。沒有這些雞血,生和死的選擇面前,你只會知道——嗯,死更容易,毫不費力。

但這部片子背後有沒有暗含英國脫歐、追求自由的政治意味,我可真不敢瞎講,這個就得大家自己去看電影了。

至於能不能衝奧,就看明年的結果了。

目尾公眾號只有一個目的,只希望能夠用照亮過自己的movie,去愛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