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八王之亂是司馬睿於1508年結束,司馬炎王位穩固後二十年才收兵到長安,他的中心期望是把前車之鑑作為下一步誅殺篡位者的理由,來斷自己被篡位的行政之路。司馬睿回到洛陽依舊想要消除士族和司馬睿之間的隔閡和延續繼續篡位的壓力,於是說自己自私的正是因為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顯然,司馬睿的這種自私與大臣的阻撓、黨爭,未能如願,他的繼位道路是遙遙無期的。按照不到長安三天就完成政變、被納入司徒爵以下有司,在步步確定並殺死司馬睿的同時讓王安石的中央權力傳到魏晉以下,同時密九司局以太學講師自產等等諸多方法推行天子學士、降正諸初制——這些措施來看,司馬睿的君主昏庸、對士族的反感等等方面顯然不夠成熟。

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更好的解決方法是進行果脯和制約機制的改革,讓六卿的權力被大幅度削弱,甚至想借助王浚王敦的力量,將實力強大計程車族完全消滅——但司馬睿顯然搞不定。王敦死於1409年,並不是被司馬睿搞死的,原因是他逼死了自己兒子王敦。其中的關鍵是王敦與司馬睿沒有直接的交情,於是打算置自己的權力於不顧,王敦死後三年,司馬睿殺掉了王敦兒子王允、父親王昶、姐夫王徽、弟弟王何,王敦要削弱自己的繼承人權力,所以不惜故意殺死自己兒子司馬睿。

司馬睿有削弱司馬氏權力的想法,但由於大部分士族都歸於琅琊王氏,一些六卿家族就歸於琅琊王氏,中央權力中樞就在琅琊王氏家族,這導致琅琊王氏雖然是中央直接的實際控制者,卻因為篡位而為自己所有,這些家族都依附琅琊王氏,如果透過改革來解決琅琊王氏那才是司馬睿最需要的。

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司馬睿弱,並且沉於駕馭朝政的幻想,於是決定採取的治國方法就是削弱王氏,搞出個皇權與大族、士族倒掛的政治構架——但司馬睿心裡清楚,在隋唐以前,一味削弱士族,削弱中央的權力並不能改變朝政的形勢,王氏集團未必就是想要削弱中央,只是他們是士族集團中最強大的一股力量,是最能夠對中央造成威脅的一股力量,必須要打倒。

所以他在處理中央權力的問題上有兩條路線:一是削弱王氏集團,使其削弱到可以利用大族、甚至可以自立為王,二是削弱王氏集團的武力,在實力不足以約束士族的時候,變大為小,給士族當奴隸,這才能徹底除掉他們的力量,甚至讓士族變成自己的人。

有士族支援才能有以行政手段徹底遏制他篡位的機會

司馬睿的第一條路線是南北相容,南方外族多為遼金,第二條路線是削弱王氏集團,然後依靠自己的能力根本改變不了朝政形勢,於是他搞出個中央與地方分權的制度。到了明朝以後,正式進入中央與地方分權制度時代,這時期的朝政多以中央一元為主,在制度上是缺少制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