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權傾朝野,背了千古罵名,也算做過一件正確的事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統一中國的王朝的由非漢族人建立的,一個是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的,另外一個是清朝,由滿族人建立的。這兩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尤其是在促進民族大融合方面更是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她權傾朝野,背了千古罵名,也算做過一件正確的事

但是也有一些規定限制了民族的融合與發展,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講述一下清朝如何對待滿漢通婚這件事情的。清軍入關統治全中國後歷來有一種說法就是滿漢不通婚。這種說法源於順治初年,孝莊太后曾頒下懿旨:“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此旨被裝裱成牌匾懸掛在神武門上,嚴厲而且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使本來輕鬆有趣的話題帶有了些許血腥的味道。

但是到了光緒二十七年,慈禧太后也曾下過一道懿旨:“我朝深仁厚澤,決治寰區,滿漢臣民,朝廷從無歧視。惟舊倒不通婚姻,原因入關之初,風俗語言,或多未嫻,是以若為禁令。今則同道一, 已歷二百餘年,自應俯順人情,開除此禁。”這也許事慈禧太后做的一件對中華歷史正確的事情。縱觀兩位太后的懿旨相隔了二百多年,似乎在此時間內,滿漢的卻沒有通婚。

她權傾朝野,背了千古罵名,也算做過一件正確的事

其實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在這200年期間,滿漢之間不僅不準通婚,而且連那些喜歡漢族服裝的滿族貴族女子也不能穿著漢服。咸豐三年還正式下達過選秀女不許穿漢服的聖旨。這其實是一條霸王條款,大家知道,乾隆就曾有多幅穿漢裝的畫像流傳下來,雍正也有十二妃穿漢裝的畫像,為什麼不許應選女子穿漢裝呢?滿族不與漢族通婚的理由是什麼?根本上就是想保持滿族皇家自身的血統純正。然而真實情況下,滿漢真的不通婚嗎?

她權傾朝野,背了千古罵名,也算做過一件正確的事

其實,早在順治五年,順治皇帝就曾經下旨,說明滿漢一家,都是大清朝的子民。這些聖旨為滿漢通婚開了門。也可以說清初剛入關的時候滿漢不能通婚是有明文規定的。後來順治皇帝率先公開招納漢族女子入宮,做后妃。相傳第一個入宮得漢女是石氏。石氏在宮中不但沒有喪命深宮,相反很得寵,民間留下了好多關於她的傳說。資料記載,順治曾想六宮中增加一部分漢族女子,不過遭到孝莊文皇后的阻止而未能如願。

小編再查史料發現康熙皇帝的密妃王氏也是漢族女子。她的父親王國正是個小知縣,沒有入八旗。王氏人宮後很得寵,康熙三十二年生下皇十五子允禍,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允祿,四十年再生皇十八子允衸。王氏的身體一直很健康,康熙皇帝死後,她又活了22年,直到乾隆九年才去世,歷經了順治,康熙,乾隆三個朝代,70多歲非常長壽。

她權傾朝野,背了千古罵名,也算做過一件正確的事

而雍正帝敦肅皇貴妃年氏,也是屬於漢軍的鑲黃旗,說白了年氏的出身也是地地道道的漢人。另外還會有一些漢軍旗的女子進入後宮被選為皇妃,而且地位也很高。例如嘉慶帝生母孝儀皇后魏氏,她就是漢軍旗包衣管領下人,出身貧寒,漢人旗的後代,皇帝賜姓魏佳氏,魏佳氏非常得寵,

看到這些後宮皇妃都是漢人出身,其實細想一下,這個滿漢不能通婚這個制度也只是停留在了民間,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停留在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