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防曬霜的起源與發展

防曬霜的起源與發展

防曬是個永久的問題,因為它不僅僅關乎美白,更是抗老的一種手段。

在古中國,女子的防曬裝備中最流行的要屬由皂紗製成的帷帽,還有利用竹子、芭蕉等編作的遮陽笠、蒲扇等,除了這些行動式的防曬工具,碩大的遮陽傘則深受王公貴族們的喜愛,這種傘在古時也被稱作“華蓋”,是顯貴與權威的象徵。從古時的莎草紙卷軸和墓寢牆上的記載得知,古埃及人推崇用茉莉精油和米糠進行防曬。而古希臘人則多以面紗和大簷帽來防曬。美洲原住民除了將鐵杉的提取物用作染料之外,還會將其混合鹿的脂肪一起做成治療曬傷的膏藥。

進入現代,防曬產品經過了怎樣的演變?下面就來揭秘防曬霜的現代發展史。

1928年——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支含化學防曬劑的防曬霜正式釋出:由E。Klarman為Lehn&Fink公司開發的DorothyGray’sSunburnCream,其中所含的化學防曬劑還主要是水楊酸苄酯和肉桂酸苄酯。

1935年——歐萊雅旗下的卡尼爾研究中心發明了轟動一時的防曬產品Ambre Solaire,因應當時歐洲從法國開始出現的度假和太陽浴風潮,這款防曬油的功能是將太陽對面板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限度,其有效性和聲譽保持至今。

1938年——化學家FranzGreiter發明了著名的化學防曬霜GletscherCreme(即GlacierCream),也有人將這支防曬霜視為全球第一支防曬霜。

1942年——參與二戰的美軍開始使用一種具有防曬功能的凡士林——紅色凡士林(Redveterinarypetrolatum),以因應當時前往太平洋戰場的熱帶地區參戰士兵防止曬傷的需求。紅色凡士林對長波及短波紫外線都有不錯的阻絕效果且價格便宜,成為當時軍方必備品。但因質地黏膩、不易清除且對面板刺激性大,所以最後並未普及使用。

1944年——藥劑師BenjaminGreen為Coppertone品牌研發出以紅色凡士林為成分的物理防曬霜RedVetPet,堪稱第一支被廣泛使用的防曬霜。

1962年——化學家FranzGreiter提出SPF(SunProtectionFactor)防曬係數概念,用以計算防曬產品能在多長時間內保持面板不被紫外線曬傷,數值愈高表示防曬能力愈強。

1980年——Coppertone品牌推出可同時防UVA(長波紫外線)和UVB(中波紫外線)射線的防曬品,效果可持續6小時的兒童用防水防曬霜。

1982年——歐萊雅集團成功研製出可抵禦UVA的專利成分“麥色濾SX(MexorylSX)”,而UVA是導致肌膚光老化的主要因素。

1988年——歐萊雅集團研製出能全面防禦UVA和UVB的專利成分“廣譜防曬成分麥色濾SL(MexorylXL)”,和麥色濾SX一起應用於歐萊雅旗下各品牌防曬產品中。

1991年——倩碧Clinique釋出全球首款物理防曬霜CityBlock,至今仍在熱銷。

下一期,我們將為大家推送防曬冷知識及產品的選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