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說到工匠精神,很多人都會想到瑞士,瑞士的製表師無需使用機器,只要一把鑷子和一副眼鏡就可以打磨出全球最複雜的機械錶芯,不僅在鐘錶領域,在高精密機床製造方面,瑞士也是採用純手工打造,讓人無法模仿,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機床的加工精度只會損失而不會增加,比如:0。01毫米精度的機床只能加工出誤差大於0。01毫米的工件,如果我們想製造出高精度機床,只能採用更高一級精度的機床來加工,在高精度機床生產中,工匠的手工起到很大的作用,通常工匠會採用打磨的方式得到高精度機床,所以說高精度機床並不是靠機床加出來的,而是手工不斷打磨校正測量的,那麼手工真的能超越機床的精度嗎?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隨著機器的大量普及,如今大部分的製造生產線都是依靠機械,但在個別情況下,出於機械自身條件的限制,還是依靠手工,畢竟機器能加工的精度是有限的,但人的精度卻是無限的,比如:蔡司的光學鏡頭都是人工打磨出來,打磨完之後拿到儀器上檢驗,檢驗有問題再繼續打磨,他們有一整套的儀器檢驗,卻沒有一臺機器可以打磨這個,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不可否認,機器的出現替代人類完成很多事,但我們還是不能太相信機器了,其實去工廠看一下,你會發現很多工序是機器取代不了的,就算是德國最精密的機床,最高零件加工精度也只能做到0。005~0。01毫米之間,可人工就可以做到0。003毫米的加工公差,他叫方文墨,來自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一個用雙手打磨戰的80後鉗工,創造出比數控機床還精準的“文墨精度”,方文墨是一個天才,25歲當上高階技師,26歲奪得全國鉗工狀元,29歲成為了中航工業最年輕的首席技能專家,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有些戰機零件因為數量少、加工精度高、難度大,往往需要手工打磨,所以精湛的銼磨手藝,仍舊是鉗工的必備功夫,為苦練技術,方文墨每天下班都在家裡銼鐵塊,一年銼壞200多把銼刀,甚至有幾次還把銼刀給練斷了。為了去除手上的老繭,他一天用水浸泡20分鐘,以保證手掌對加工部件的敏銳度,除此之外,方文墨還購買400多本業書籍,整理出20萬字的鉗工技術資料,從0。1毫米到0。05毫米,再到0。02毫米,直到最後的0。003毫米,方文墨將零件的加工精度,一點一滴地壓縮,直到今天,他完全可以憑藉手感就能知道加工成合格零件還差多少、差在哪裡,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像這種有著精湛技藝的工匠在國內真的寥寥無幾,據有關資料顯示:瑞士的製造企業擁有40%的高階工匠,德國則是50%,相比之下,我們的企業裡擁有的工匠只有5%,這也難怪我們製造出的機床質量比不上人家,更讓人可怕的是,而現在很多企業都追求“投資少,見效快”的理念,從而忽略了“工匠精神”,在這樣的環境,技工根本無法專注於技術,高階技工對人的基本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不能光憑天賦就能勝任,還得經過長期的磨練。對技能、心態、環境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比如:瑞士的工匠能用0。05毫米的尖刀,在直徑0。15毫米的金屬絲上刻字,這就像是用針線給螞蟻的腳縫縫起來一樣,只有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文字的內容,這樣的超高技藝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技能和心態,再比如:在普通生雞蛋殼上打孔,並且蛋殼成功打出孔洞的同時,還要保證纖薄的蛋膜和裡面的新鮮蛋清、蛋黃毫髮未損,由於蛋殼呈弧形且是生雞蛋,對鉗工的手藝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鑽多快、壓多深都非常講究,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像這些技能,機器一般都無法做到,雖然在生產效率上,手工肯定比不上機器,不過在精度上,手工肯定是有碾壓性的優勢,要知道人的雙手佈滿感測器,所以我們的反應速度和精度都比機器強,記得當年我考鉗工八級的時候,就是拿銼刀把一個方塊加工成球,這個看上去不難,但是特別考手感,只要你能靜心下來,機械可以做到的精度,人工一樣可以完成。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

總的來說,在大批次生產零件上,人工沒有高效率和高精確性,但這並不味著高精度的零件加工,人工沒有任何優越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機械加工行業仍然需要高階工匠的存在,千萬不可忽視這些人才,要知道機器歸根到底是人發明的。

為何瑞士手錶靠手工打造,80後鉗工說出背後的真相,沒想到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