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天府之國多佳釀,蜀都自古飄酒香。川蜀文化中,釀酒文化歷史悠久,我國最古老的的名酒之一,瀘州老窖,聞名全國的劍南春、五糧液等等,都是四川名酒。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但是,最近四川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顯示某公司生產的稗子酒氰化物(以HCN計)超標。檢驗結果為17mg/L,但是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GB 2757-2012)規定,氰化物(以HCN計)在白酒(糧穀類)中最大限量值為8。0mg/L。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氰化物是什麼?

長期以來,由於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對氰化物的印象都是含有劇毒的“毒藥”,但事實上,真正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而其他的,比如鐵氰化鉀等,毒性就小很多。

氰化物進入人體後,會在人體產生一系列反應,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喪失功能,繼而使人體出現呼吸肌麻痺、心跳停止、多臟器衰竭等症狀而迅速死亡。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所謂“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氰化物的毒性到底有多大也需要看劑量。2009年第4版的《法醫毒物分析》認為,氰化鉀的致死劑量在50-250毫克之間。

那麼,為什麼白酒中會含有氰化物?

白酒裡面含有氰化物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不是人為新增,更多是與製作和原料有關。

氰化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非常廣泛,相當多的食物與植物中存在氰化物。植物中的氰化物主要以含氰苷的形式存在,比如常見的木薯、苦杏仁、亞麻籽、豆類、高粱等食物,釀酒過程中,一些野生植物和原料含有的氰苷經水解可以產生氰化物。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到如今,採用純糧食釀造的蒸餾酒和其他配製酒,一般情況是不會出現氰化物嚴重超標這種情況。但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使用紅薯或木薯等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來的白酒裡面,出現氰化物超標的情況比較普遍,因為紅薯或木薯中的含氰苷含量較高。

但使用薯類糧食去生產酒或食用酒精,出酒率高且成本低廉,所以不少白酒廠商都採用這種原料或製作方式。但即使這樣,如果酒企在生產薯類酒或薯類酒精時,最大限度地去除雜,將有害物質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仍然是合格的。

但也不乏商家為壓縮成本,鋌而走險直接使用木薯或一些含有澱粉的野生根莖來進行釀酒,後期製作工藝也不到位,導致即使釀出的是純糧酒,也會氰化物超標。

當然除了需要注意製作工藝,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的酒精酒也需要嚴苛的要求。

首先,我們得知道食用酒精是什麼?上其實木薯生產的食用酒精就屬於食用酒精。食用酒精就是以穀物、薯類、糖類或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精製而成的可食用含水酒精。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酒精》GB31640—2016,這些食用酒精中,含有乙醛、甲醇、重金屬鉛、氰化物等微量有害物質,並對其限量作出了要求。

如果廠家不注意食用酒精的質量,使用一些氰化物含量超標的低成本木薯酒精勾兌出酒精酒的也存在安全隱患。

白酒變“毒酒”,四川查出一批酒氰化物超標

因而無論是糧食酒或是酒精酒,都有可能存在氰化物超標,酒的質量與原料和製作工藝都密切相關的。

因此,酒友們在選購酒品時,儘量選擇正規酒廠、正規渠道為好,特別是一些小作坊的薯類糧食自釀酒,在加工製作工藝上相對落後,而且很多在上市前沒有質檢,存在安全隱患。對於薯類酒或使用薯類酒精勾兌出來的白酒,更需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