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步行週期的描述

腦外傷、腦卒中、脊髓損傷、帕金森病、小腦疾患、腦癱、假肢、髖關節置換術後等神經系統和骨骼運動系統的病變或損傷影響行走功能。導致步態的異常。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沒有認真觀察過自己的步行呢?在此介紹一下在步態分析中的常用術語。

步行週期的描述

首先步行和步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步行是人類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在軀體直立的形況下,兩下肢以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互動的方式移動軀體從A地到B地。步態是步行的行為特徵,是步行運動狀態的統稱。

步行週期的描述

步長:一側足跟著地至對側足跟著地的距離,步長與身高有關,身高愈高,步長愈大。正常人50~80cm,左右步長基本相等。所以當你要和一個高個子的人同時出發同時到達某地時,必須加大步頻了。

步頻:單位時間內行走的步數。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頻約為95-125步/min左右。反映了步態的節奏性。

跨步長:同側足跟前後兩次著地時間點的距離,以釐米表示。正常人跨步長是步長的兩倍,為100~160cm。

步寬:左、右兩足間的橫向距離。正常人為5~10cm。反映行走時身體的穩定性。

步速:單位時間內行走的距離以“米/秒”為單位。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約為1。2-1。5m/s ,步速與跨步長和步頻相關,跨步長增加、步頻加快,步行速度也加快,反之亦然。

足偏角:足中心線與前進方向所成的角。正常7°左右。

步行週期:步行週期指人行走時,一側足跟著地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時所經過的時間。在一個步行週期中,每一側下肢都要經歷一個與地面接觸並負重的支撐相及離地騰空向前挪動的擺動相。正常人擺動相約佔步行週期的40%,支撐相約佔步行週期的60%,其中單支撐相約佔40%,雙支撐相約佔20%,雙支撐相是步行最大的特徵,速度越快,雙支撐相就越短,當由走變為跑時,雙支撐相為0。支撐相分為5個期:足跟著地-足掌著地-支撐中期-足跟離地-足趾離地。擺動相分為3個期:擺動早期-擺動中期-擺動末期。

足跟著地:指足跟接觸地面的瞬間,支撐相的起始點。使下肢向前運動減速,足進入支撐相。

足掌著地:指足跟著地後腳掌隨即著地的瞬間,此時是膝關節從足跟著地至支撐中期屈曲角度達到最大的時期,足掌著地又稱承重反應期,首次觸地之後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轉移的過程

支撐中期:支撐足全部著地軀幹位於支撐腿正上方,是步行週期中唯一單腿支撐全身體重的時期。

足跟離地:於站立末期,支撐腿足跟離地的瞬間。

足趾離地:又稱擺動前期,支撐腿足跟離地後足趾離地前的時間。標誌著支撐相結束和擺動相開始。

擺動早期:足離開地面早期的活動,從支撐腿離地後膝關節達到最大屈曲時期。

擺動中期:足廓清地面,膝關節最大屈曲擺動到小腿與地面垂直的時期。

擺動末期:從與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擺動到該側足跟再次著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