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導讀: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春季時,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喜歡去野外採挖野菜來吃,畢竟咱自古以來就有“吃春”的習慣,而野菜算是吃春當中最受歡迎的一類,它們不僅營養好,還不要錢。

既然說到挖野菜,有一個地方就不得不去,那就是竹林,春季的竹林會長出很多小竹筍來,這些小竹筍好吃不說,還能拿到菜市場去賣,價格也十分的不錯。因此在春季時,很多農民朋友總會帶著竹簍子去竹林裡轉悠,以期望能多拔些小竹筍。

實際上在竹林裡可不止有竹筍,還有一些好東西,竹蓀便是其中之一,若在竹林裡能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菌中皇后

竹蓀又名竹參、面紗菌、網紗菌、竹姑娘,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有名的野生菌之一,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還被列入了“草八珍”之一。

和普通的野生菌不一樣,竹筍長得十分的特別,其形態酷似網格狀的雨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宛若少女的紗裙一般。

再加上竹蓀的香味濃郁、滋味鮮美,因而在民間也有著許多有意境的雅稱,諸如“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等。

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竹蓀在歷史上的地位

我國關於竹蓀的記載,最早是在1千多年之前,雖然在《周書》、《廣菌譜》都對其有記載,但由於對它的認知還不足,描述都不是很詳細,直到清代以後,才作為特定的食物出現在古籍當中。

竹蓀這一稱謂在清代薛寶辰的烹飪古籍《素食說略》中首次被提及,‘蓀’作為香草的一種,古人又稱之為荃。此後,竹蓀就作為一種珍貴而少見的食材出現在古籍記載之中。

到了上世紀50年代之後,竹蓀更是成為了極為珍貴的食物。有記載稱,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香港地區的市場上,每公斤幹竹蓀的售價高達4000到6000港幣,相當於當時50克黃金的價格,因此那時候的竹蓀也被稱作“軟黃金”。

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到了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農業技術的發展,竹蓀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讓它從曾經的“奢侈品”逐漸走向了大眾,成為了商品性和市場上極強的食材,但它的價格依舊很貴,一般幹品都在上百元一斤,就更別說野生的了,所以說如今竹蓀的價值十分珍貴一點都不為過。

竹蓀的特性

和許多野生菌一樣,竹蓀也是多生長於高溫潮溼的地區,且生長速度也快,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之下,僅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生長成型,等菌柄生長到一定高度之後,便可以採摘了。不過,野生竹蓀對於生長環境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是在竹林裡。這是由於竹蓀是一種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其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葉等為營養源進行生長。

所以想要見到野生的竹蓀,在其他地方是見不到的,只有在竹林裡才行。

若在竹林裡遇見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如今十分珍貴

竹蓀在我國分佈還算比較廣的,在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至於北方地區,則以東北為主,其他地區有但不常見。

竹蓀雖然是生長在竹林裡,但並非什麼竹林裡都有,多生長於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裡。我國野生竹蓀的種類多達十幾種,目前可食用的竹蓀僅有4種,分別是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託竹蓀和紅託竹蓀。

野生竹蓀向來稀少,所以大家若是去竹林裡時,可以仔細觀察下,若在竹林裡遇見竹蓀此物,那是您的福氣,請趕緊挖回家吧,既可以品嚐它的美味,也能拿去賣錢。

各位朋友,你們在竹林裡遇到過竹蓀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