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包子,這種在大江南北最為普遍的街頭小食,往往體現了中國人截然不同的個性差異。

北方的包子,種類不多,但個大餡足,實打實的飽滿,像極了北方人好爽奔放的個性。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到了與其遙遙相望的廣粵地區,那裡的人將包子演繹成了水晶皮、酥皮、蜜汁等做法。講究,精細。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在上海,包子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生煎。而在福州,同樣擁有類似的食物,不同於以多油煎炸為主的生煎,福州的傳統煎包是先用水煮熟,再加油煎制。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這家小店藏在南園路的拐角處,不過是夾在中平路與下杭路之中的一條小街道。

說來也神奇,這條短短百米的小街,沒有中平路十里洋場的雍容典雅,也沒有上下杭繁華與迷離,卻坐落著彬德橋米時粿鋪、耳聾伯元宵、美且有糕餅店等老福州的經典小店。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陳任做煎包已經有二十年了,這家店原來開在輪工,名叫「壹號煎包鮮撈」,前四五年搬到了南園路,為了區別是市面上的「壹號煎包」,特地將名字加了「輪工」二字。

很多人以為是門牌號,或是「一級棒」的意思,其實是小時候做煎包的爺爺,為了讓放學回來的陳任不用排隊就能吃上,總是把「壹號」的排隊牌藏起來放在孫子的那份煎包上,他的這個外號就傳開了。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肉餡以豬的運動纖維最為豐富的前腿肉為主,這樣能使肉的口感更為Q彈,輔以些許梅花肥肉,使肉餡更為香甜;也不用絞肉機打肉餡,而是靠純手工剁餡,這樣能吃出肉的顆粒感也更有嚼勁。

一個小時,千百次的手起刀落,對於食物的熱愛隨著力道傳遞給了食材,才有了這種「彈到能打乒乓球的肉餡。」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而關於香蔥、生薑和醬油為主內餡配方和鹹甜適中的口味,他則從來沒有改變過,「口感可以變化,但是味道卻不能變,這算是一種對老福州和老爺子的懷念吧。」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一個煎包的成敗與否,最關鍵的自然是「煎」這個步驟。水煎加上雙面煎的方法,能使煎包的「頭」與「底」閃耀著金黃的光芒,一口下去會發出「咔嚓」的聲音。湯汁不算多,因為大多都在水煎的過程中吸收到了肉與皮中。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陳任說,為了讓每一位食客都能體驗到這種酥脆感,他們堅持吃完一鍋煎一鍋,否則煎包會變硬變冷。

這可「苦」了他自己和手下的員工,他們需要隨時做好準備包餡與煎制,才能應對一天三四千個煎包的需求量。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為了應對這麼多食客的需求,店裡的煎鍋也是全福州數一數二的大。一共三盤,一盤可以煎一百個左右的煎包,高峰時期八分鐘就可以煎出三百個煎包。

而如何照顧到每個煎包,則要看跟著陳任十幾年的那位老師傅對於火候掌握的本事了。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雪白圓潤的煎包跟隨著老師傅的挪盤換位不停翻騰著,擠擠攘攘,充充實實地塞滿了煎鍋。

一開蓋,冒出白花花的熱氣,食客們聞風而動,生怕這鍋輪不著自己——一隻煎包的「包」生巔峰,不過如此。

福建年味大公開|刀剁肉餡原汁原味,一味煎包經典傳承

就像拌麵與扁肉的絕配,煎包與魚滑湯,清爽解膩,鮮甜回甘。

它們同樣給我們全身心傳遞著身在故鄉的訊號,這種味道,藏身大千世界之中,卻又一次一次在不經意間與我們相逢。

文章來源:

一碗福州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