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水滸雜記,宋朝已經開始纏足,梁山上的女將們纏足了嗎

在北宋年代,女子纏足已經興起。蘇軾就曾經在詩作《菩薩蠻。詠足》裡寫過女子的小腳。“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裡的“宮樣”二字,就是指的小腳。可見,在宋仁宗時期,女子纏足就已經在宮中流行了。

女子纏足的流行線條是宮廷、官僚貴族、民間。元末明初的時期,陶宗儀寫了一本《輟耕錄》,裡面就對女子纏足有過記載,纏足在“熙寧、元豐之間,為之者猶少”。熙寧、元豐之間,就是宋神宗時期,纏足的女子比較少。《水滸傳》的背景是在宋徽宗朝代,比宋神宗時期晚了15年,此時,女子纏足已經傳播開來,在官僚貴族之間盛行起來,並且在民間得到了推廣。宋徽宗末年的詞人曹元寵在一首詞中,就把小腳稱作“官樣兒”。

水滸雜記,宋朝已經開始纏足,梁山上的女將們纏足了嗎

宋徽宗宣和年間以後,也就是南宋時期,女子纏足的風俗發展迅速。《楓窗小牘》和《夷堅乙志》裡都有過這方面的文字記載,而且在宋人的《雜居人物圖》裡,就出現過小腳婦女的圖畫,這些都足以證明,纏足在南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在《水滸傳》裡,也有過對女人小腳的描寫。宋江養的外室閻婆惜,書中就有一段描寫,其中“金蓮窄窄,湘裙微露不勝情”,就是寫閻婆惜的小腳的,古人把小腳比作“三寸金蓮”,故此,此處的“金蓮”二字,意指閻婆惜的小腳。潘巧雲出場時,書中也有過一段描寫,其中一句“翹尖尖腳兒”,就是指的小腳。這就說明,在宋徽宗時期,女子纏足在民間也出現了,而且比較普遍。

那麼,梁山上的三位女將,有沒有纏足呢?

先來看看三名女將的出身。最先出場的是母夜叉孫二孃,父親是剪徑的盜賊出身,是混跡於江湖的最底層人物。孫二孃學得父親的武藝,以酒店為幌子,專幹殺人劫財的勾當。她出場的時候,書中的描寫是:“棒槌似粗莽手腳”,足以說明,孫二孃不是小腳女人。

水滸雜記,宋朝已經開始纏足,梁山上的女將們纏足了嗎

母大蟲顧大嫂也是開酒店的,不過她與孫二孃不同,是做正經生意的。顧大嫂的出身雖然低,屬於市井人物,但是她老公孫新的哥哥孫立在登州當提轄,社交圈自然也跟著上了一個檔次,沾孫立的光,在社會上也有那麼一點臉面。顧大嫂出場的時候,贊詩裡寫道:“生來不會拈針線,弄棒持槍當女工。”女工都是幹粗活的,自然不是小腳女人,因為小腳女人是沒辦法幹粗活的,更別說弄棒持槍了。

扈三娘雖然是鄉下人,但是出身於地主大戶人家,是三名女將中出身最好的。扈三娘武功高強,自然是從小就習學武藝,不愛女紅。無論男女習武,自然要練習下盤功夫,如果纏足,腳力不足,腳面不穩,這武藝就會大打折扣。小腳女人,跳起舞來,飄飄渺渺的自然好看,但是練武逞強鬥狠,還是免了吧。而且扈三娘出場的時候,贊詩裡寫道:“鳳鞋寶鐙斜踏。”證明扈三娘沒有纏足。如果扈三娘是小腳女人,三寸金蓮,怎麼蹬得住馬鐙?

水滸雜記,宋朝已經開始纏足,梁山上的女將們纏足了嗎

因此,梁山上的三名女將,都沒有纏足,都不是小腳女人。一是小腳女人沒法習武,更不能上陣衝殺。二是宋徽宗時期,女子纏足還處於發展與推廣時期,雖然已經發展到民間了,但是還沒有普及。一直到明朝,纏足才普及到全國,並且成為社會地位、貴賤等級的標誌之一。朱元璋打敗張士誠後,非常憎恨張士誠的舊部,把他們編為丐戶,下令男不許讀書,女不許裹足。這一點就足以證明,纏足已經上升到社會地位的高度了。(文/焱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