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大早,就收到了茶友發來的一連串資訊。

即便隔著手機螢幕,也能感受到他的忿忿不平。

“你知道嗎?我帶著你們家的白毫銀針出去和別人比賽,結果被比下去了!”

“那個人根本就不懂茶,左一句太淡了,右一句不夠苦,竟然還想悶泡。”

“好茶都被浪費了!”……

聽完茶友說的一番話,心裡也算有個底了。

歡喜地帶著2020一級白毫銀針出去和人“鬥茶”,結果卻因為對方不懂茶,自己只能憋著一肚子氣。

看來,品質再好,也需要懂茶的人賞識呀。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否則還是帶著那套“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觀念,純正的太姥山高山白茶還真不夠資格。

如今無論買什麼茶,挑選品質永遠排在第一位,白茶自然也不例外。

而對於老茶友來說,自有一套獨特的買茶策略,能夠在眾多白茶中千挑萬選出自己滿意,且品質優秀的。

但新茶友的問題卻接踵而至:如何才能檢驗一款白茶的品質呢?

之前我們總是圍繞著產區、工藝和儲存,但茶友們此時已經把白茶買回家了,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迫在眉睫的是,該怎麼樣判斷出自己所擁有的白茶的品質是好是壞?

其實,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這5點來逐一檢驗,詳細且全面地判斷出白茶的內在品質。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2》

判斷方式一:感受白茶的幹度

品質過關的白茶,它的含水量必定是在8。5%以下,處於一個極度乾燥的狀態。

但對於普通喝茶者來說,手邊沒有專業的儀器,無法精準地測量出白茶的幹度究竟是否達標。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透過眼睛和手,對白茶的幹度進行一個初步的判定。

首先,當我們收到一箱茶葉之後,在洗淨雙手、保持乾爽的情況下,用手捧起一把幹茶。

在極度乾燥的狀態下,幹茶會發出“沙沙”聲,十分的清脆。

其次,再用手捏起其中一根幹茶,無需用力就能輕鬆地將其捻成碎末,像是薯片一般,時刻彰顯著自己很乾燥。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而如果是含水量超標的白茶,由於水分含量更高,所以幹茶的韌性強度大,不易碾碎。

有時候需要多費點力氣,將茶梗彎成一個弧度後才被折斷,則代表著幹度不是很好。

最後,觀察干茶的完整情況。

一般來說,一整箱白茶中出現少量的碎茶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一箱15斤的幹茶中含有50克左右的碎茶是正常範疇)

但如果發現幹茶的條形完整,幾乎沒什麼碎茶,則需要注意是否因為含水量超標所造成。

過於“完美”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品質不佳的真相。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3》

判斷方式二:選擇正確的沖泡方式

有時候,白茶品質上的缺陷在一些情況下會被掩蓋,而原罪是錯誤的沖泡方式。

比如,當一款白茶被存壞了之後,出現了怪味、異味,不仔細去感受難以發現。

但此時如果用溫水沖泡,則湯水依然輕柔,茶葉中的雜味也沒有被充分激發,讓人誤以為品質良好。

因此,為了能夠準確地判斷出白茶的品質,正確沖泡很重要。

茶具上的最佳選擇,是白瓷蓋碗。

表面覆蓋著一層細膩的釉質,能夠完全地展現出茶葉純正的香氣和滋味,不掩蓋缺點,同時也不遺漏優點。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沖泡時,以環壁注水的方式,將沸水澆注在幹茶上,再快速倒出茶湯,從注水到出湯時間儘量控制在7-8秒左右。

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為了讓茶葉的內質均勻釋放。品質優秀的白茶,在短短几秒內就能令營養物質大量析出,茶湯鮮爽淳和。但如果品質不佳,則會感覺到湯感略顯淡薄,寡淡無味。

第二,沸水能夠激發出白茶中的各種芳香物質,同時也能釋放出雜味。

趁熱揭蓋聞香,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一款白茶的香氣是清新還是沉悶,同時也暴露出了品質上的優缺點。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4》

判斷方式三:觀察茶湯中是否有雜質

優質的白茶,由於產區良好、工藝精湛、儲存得當,因此十分的乾淨,沒有多餘的雜質。

即便在沒有洗茶的情況下,第一衝的茶湯也依然是清澈透亮的,呈現牙白色。

放在陽光底下,就像山間汩汩流淌的清泉般澄澈,其中還漂浮著星光閃耀般的白毫。

而如果發現白茶的茶湯看起來灰悶悶的,像是蒙上了一層霧霾,則需要引起重視。

湯水中之所以含有雜質,可能是因為產區環境不佳,在生長時茶青上便沾染了其它髒東西,導致在沖泡時大量掉落。

也可能是在加工和儲存時,人為因素所導致茶葉中摻雜了灰塵、雜質。

但無論是在哪個環節出現了疏忽,都表示著白茶的品質堪憂。

湯水乾淨透亮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底線,如果連乾淨都難以滿足,又怎麼能算是真正的好白茶呢?

這樣的白茶,即便是經過洗茶,也難以徹底洗淨其中的雜質。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5》

判斷方式四:測試白茶的耐泡度

有些茶友在平時泡茶喝茶時發現,有的白茶可以沖泡10衝以上,滋味仍然還在。

但有的卻只能泡三四衝,可能到了第五衝就徹底淡下去了,無論怎麼坐杯都難以再讓茶湯變得飽滿。

實際上,耐泡度的差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白茶的品質。

品質卓絕的白茶,內在物質十分充裕,因此在正確的沖泡方式下,養分緩慢地釋放到茶湯中。

如此一來,我們在品飲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香氣和滋味是呈現一個緩慢的遞增遞減形式。

就像一條平穩的拋物線,慢慢地上升,再逐步地下降,穩中有序。

到了七八衝之後,大量的營養物質釋放完後,適當延長出湯時間,又能讓剩餘的內質繼續析出,這樣就能泡到10衝以上。

但假如茶葉的內在物質有限,甚至匱乏。

那麼,便只能支撐到三四衝左右,且滋味呈現斷崖式的下跌,坐杯也難以再重回巔峰。

耐泡度雖然不是品質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但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6》

判斷方式五:關注白茶沖泡後的葉底

很多茶友泡完茶之後,便直接將葉底丟棄。

其實,透過觀察葉底也能夠看出茶葉品質是否存在貓膩。

當沖泡了大概十衝之後,白茶的香氣和湯感都逐漸弱了,原本那些毫香、花香等都大部分散盡。

留下的大部分是一股清新、清爽的植物氣息。

趁熱聞,如果撲鼻而來的是正常的植物香氣,混雜著淡淡的花香,整體清爽沒有雜味,便可以說明它的品質不錯。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但若是一揭開,撲鼻而來的是一股酸味、發酵味,則表明白茶的工藝不當,品質不佳。

熱聞之後,再稍等片刻,等到葉底的溫度下降一些之後再聞。

如果仍然是清新舒爽的氣息,類似於包粽子的竹葉香,便基本可以放心白茶的品質不差。

可如果是一股臭味、悶味,帶著潮溼發黴的味道,那麼這茶的工藝不好,品質堪憂。

由此可見,時常被忽略的細節,也能暴露出白茶的品質。

泡完後的葉底先別急著扔,有時間的話可以細緻地嗅聞感受,判斷白茶品質。

判斷白茶內在品質好不好,請參考這5個方式,助你買到好茶不踩坑

《7》

一直相信一句話,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時刻謹記著,買茶亦是如此。

新茶友抱怨白茶水太深,難以選到品質卓絕的茶葉。

事實上,買到好白茶卻大有人在。

而那些選到好茶的人,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運氣好嗎?

當然不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所謂的老茶友,不過是自己腳踏實地,慢慢摸索出來的一套買茶之道。

幸運的話,在花冤枉錢之前遇到了一位靠譜的茶掌櫃,從此無憂無慮。

但更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判斷能力。

好白茶,必然是要經過重重的篩選和磨練,抵得住考驗,才能光芒萬丈。

否則,又怎麼能承擔得起“優質”的皇冠呢?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