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要問一個重慶人最愛吃啥,他絕對會回答你2樣東西:小面和火鍋。火鍋就是川渝人的底子是他們的“命”!

那如果再問他火鍋裡最愛吃啥菜,那十有八九都會回答:下水!

此時就有部分朋友們看不懂了,“下水”是啥?正所謂“下水”其實就是動物的內臟,重慶人愛吃下水那是出了名的,什麼牛肚黃喉胗花豬肝,放麻辣火鍋裡那麼一燙,吃得是滿嘴的動物內臟獨有的濃郁鮮香!

中國從來不缺美食,中國人也從來不會放過有可能成為美食的食材。

動物內臟從古至今,都是被中國人做成許多珍饈美食的主要食材之一,但卻不是人人都愛內臟。像大部分外國人的餐桌上是絕對不會出現下水的,甚至連中國人愛吃的雞腳兔頭,國外的友人也難以想象怎麼能吃得下肚子裡!

他們的疑惑也很正常,有些外國網友在社交平臺曾提出過自己的疑惑:

“動物內臟含有許多毒素,這麼髒!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吃?”

那麼,是否像這位外國網友所說,動物內臟沒有營養,反而是充滿毒素?今天來跟大家詳細聊聊~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動物內臟其實富含以下這些營養

維生素A

動物內臟中的維生素A能夠有效保護視力的同時,還能減少炎症。作為最強的抗氧化劑之一,除了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還能保證幫助面板保持彈性。而動物內臟中牛肝、羊肝、雞心的含量最高。

B族維生素

許多動物內臟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像B12、B3、B6等,作用上在保護心臟,降低甘油三酯,促進情緒改善上效果極佳。想要攝入的小夥伴可以多吃肝、腎和心等部位的動物內臟。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血紅素鐵

動物內臟中往往含有較高的血紅素鐵,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有助於防止貧血。動物內臟中鴨肝裡含量最多高,豬肝、雞肝次之。

高質量蛋白質

攝入蛋白質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對增加肌肉特別好,所以很多健身人士都會透過多攝入蛋白質來達到增肌的效果。動物內臟中豬、牛、羊的肝,雞、鴨、鵝的胗蛋白質含量豐富。

此外,動物內臟還富含鈉,磷,鐵,鋅,銅等礦物質,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可以說動物內臟益處真的不少呢!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但動物內臟除了富含這些營養以外,

動物內臟的確存在著危害人體的風險

,其中最大的原因莫過於,有些

動物內臟含有重金屬。

而這些動物內臟的“毒性物質”,其實主要來源於是肝臟和腎臟。

肝解毒,腎排毒。動物在養殖過程中,隨周圍環境以及飲食上的“毒素”,比如重金屬、殘留農藥、抗生素、激素、飼料新增劑等,都會送到肝臟進行處理,再由腎臟排出。所以,在肝臟、腎臟等動物內臟內殘留的“毒素”,確實含量極高。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但也不用過於擔心,目前國內市監部門對於食品安全把關還是很嚴格的。只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動物內臟,它們的重金屬、殘留農藥等“毒素”含量,都是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雖然動物內臟可以放心吃,但也不可以過度吃。

動物內臟吃多了容易維生素A中毒。因為維生素A和D是脂溶性維生素,很容易在人體中沉澱。此外動物肝臟還富含膽固醇,對於三高患者來說,最好少吃。

除此之外,吃動物內臟還存在哪些風險?

1、嘌呤高,動物內臟中的嘌呤含量比較高,而嘌呤代謝分解後,會產生尿酸,尿酸過高會引發痛風,所以傳統觀念上建議痛風病人少吃動物內臟。

2、膽固醇含量高,很多肉類大都含有大量膽固醇,動物內臟也不例外,膽固醇攝入過高才會對人體產生損害,正常情況下,膽固醇有極強的抗氧化功效,能幫助身體對抗炎症,還能幫你代謝脂肪。

食用動物內臟,解饞可以,不可多吃!專家:4個部位食用風險高

綜上所述,

動物內臟要適當的吃才能吃出營養,尤其是這4個部位,食用要分外注意!

腎,腎在動物內臟中主導排毒功效,因此難免會有排洩物殘留,吃的時候注意一定要處理乾淨。

肺,肺在動物內臟中主導氣體交換功能,動物中呼吸過程中,對於一些廢氣的吸入或者有毒氣體的吸入都會做這裡沉積,吃的時候也要注意。

肝,肝臟就是動物內臟中的解毒工廠,天天和“毒物”打交道,難免也會沉積一定的毒素,所以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

大腸,大腸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不想吃翔的話還是要好好處理乾淨再食用。

總的來說,動物內臟適當的食用確實可以給人體帶來一定的營養價值,但吃的時候也要注意千萬不要過量。

參考資料:

1、老汪;;動物內臟怎麼吃[J];山西老年;2008年11期

2、楠楠;;動物內臟最易積毒素 專家建議少吃為妙[J];科普天地(資訊版);2008年02期

3、本刊編輯部;;生活百科[J];青海國土經略;2009年06期

4、王國華;;“豬內臟”也能吃出健康嗎?[J];健身科學;2010年04期

5、李明;;防治眼病的飲食[J];食品與健康;2002年02期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