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品味湘東」有點甜的“蘋果苦瓜”和“小甜心”炎陵奈李

編者按

嘗一口炎陵豐水梨,果肉細膩,清甜爽口,汁水充沛;嗦一口攸縣燒湯粉,米粉軟糯而有嚼勁,湯香味濃;夾一塊茶陵釀豆腐,肉香和豆香交融在一起,口味鮮美,香味撲鼻;醴陵茶油,土法壓榨,金黃通透,澄清透明……舌尖上的味蕾,總是會因各種誘人的味道而跳動。

湖南之東,是引人注目的地理座標。這裡山清水秀,生態優良,物產豐富,孕育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綠色食材;這裡美食如雲,從小吃到正餐,從果蔬到菜餚,煮、蒸、燉、燜、炸、煎、溜、爆、烤、燻等都能找到;這裡既有絢麗多彩的文化,也有風花雪月的浪漫。

即日起,株洲晚報策劃推出《品味湘東》系列報道,包括推介株洲縣域的特色農產品、美味佳餚,和您一起探秘舌尖美味,講述“煙火”背後的故事。

首期我們推出瓜果篇。敬請關注。

有點甜的“蘋果苦瓜”

「品味湘東」有點甜的“蘋果苦瓜”和“小甜心”炎陵奈李

“蘋果苦瓜”。 (通訊員供圖)

株洲晚報訊(融媒體記者/鄒怡敏 通訊員/高冰捷)苦瓜不苦,反而有點甜,還能當水果生吃。眼下,在淥口區龍潭鎮新華村,一種從臺灣引進的苦瓜新品種——蘋果苦瓜迎來豐收。

8月14日,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穿過蒼翠竹林,記者來到新華村的種植基地,只見一個個白嫩嫩、圓乎乎的苦瓜掛滿枝頭,泛著亮眼的光澤,突起的表皮宛如一顆顆白玉,晶瑩剔透。

新華村黨總支書記彭中波隨手摘下一個,擦一擦就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聲音清脆,彷彿在吃蘋果。“很爽口,沒有本地苦瓜的苦感,脆甜多汁,生吃的時候,只吃外面的果肉,不吃內裡的瓤。”彭中波介紹。

“蘋果苦瓜”源於臺灣,它並不是蘋果和苦瓜的雜交,而是以野生山苦瓜與白玉苦瓜雜交培育成的一個苦瓜新品種,果型似蘋果而得名,其含糖量可達6度,維生素C含量頗高,是近年來市場上的新寵。

今年3月,新華村與臺商範光遠達成合作,引進臺灣蘋果苦瓜、蘋果絲瓜兩個品種進行試種,分別種植了2。6畝、1。7畝,主要供給範光遠在天元區投資建立的主營臺灣菜的“太鼎食府”。

引鳳凰山泉水漫灌,使用有機肥滋養,採用科學除蟲手段,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種植,沒想到新華村的環境十分適合這兩種蔬菜生長,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優。“3月下種,5月便成熟,7、8月是盛產期,一直到9月源源不斷地結出果實,每畝產量高達1500公斤。”彭中波介紹,由於最近日間氣溫較高,為保證蘋果苦瓜的品質,菜農們每天凌晨開始採摘,裝箱後趕清晨6時第一班發往天元區的班車,將最新鮮的食材送往“太鼎食府”後廚。

蘋果苦瓜,不僅能生吃,也能做富有臺灣特色的鳳梨苦瓜雞湯。“把苦瓜洗乾淨切塊,取丁香魚十幾條,一些鮮雞肉,加入臺灣秘製的醃鳳梨3-4塊,新鮮鳳梨3-4塊,加水燉煮。水開之後下苦瓜,再燉煮10-15分鐘,一道鮮甜美味的鳳梨苦瓜雞湯就做好了。”太鼎食府的廚師莫石山介紹。

“鳳梨潤肺,苦瓜清熱,用來燉雞很溫補,很養生。”食客彭女士品嚐後豎起大拇指。

蘋果苦瓜的成功種植給新華村帶來信心。明年,該村將流轉30畝地擴種蘋果苦瓜、蘋果絲瓜,並引進“芋頭冬瓜”,不僅為“太鼎食府”提供臺灣菜的原材料,還將面向市場銷售,助力打造一村一產業、一村一特色。目前,蘋果苦瓜、蘋果絲瓜的售價分別為24元/公斤、20元/公斤,預計明年新華村村集體經濟有望突破8萬元,帶動7戶脫貧戶每戶年增收1萬元。

黃澄澄的炎陵柰李

「品味湘東」有點甜的“蘋果苦瓜”和“小甜心”炎陵奈李

村民採摘炎陵柰李。 (炎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品味湘東」有點甜的“蘋果苦瓜”和“小甜心”炎陵奈李

黃澄澄的炎陵柰李。 (炎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株洲晚報訊(融媒體記者/黎世偉 實習生/楊竹溪)初秋時節,炎陵縣沔渡鎮上館村柰李種植基地,鬱鬱蔥蔥的柰李園裡,果壓枝頭,散發著香甜的氣息。採下一隻,輕咬一口,汁水四溢,唇齒留香。每年8月的一個月裡,這個位於湘贛邊界的山區縣城鄉,處處湧動著柰李銷售的熱潮。

“李子的甜味、杏子的香味、桃子的口感……炎陵柰李被譽為李子界的‘小甜心’。”炎陵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經過50多年發展,炎陵縣柰李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年產量近4000噸,實現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逾1億元,輻射帶動5100餘農戶增收。

如此好吃又來錢的柰李,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炎陵柰李源自福建青柰,於1964年引進。開始在炎陵縣壟溪、下村鄉等地少量種植。起初由於技術不到位,種植的柰李甜度不夠、品相差,加上交通、資訊等原因,每公斤僅賣到0。5至0。75元,有時還出現滯銷。

果賤傷農。農民是最實際的,看到效益不高,種植積極性上不去,炎陵柰李因此“隱退江湖”數十年。

近年來,炎陵縣出臺幫扶政策,積極引導村民種植,組織鄉鎮農技站為農戶免費送去優質苗木,進行栽培技術培訓。引進套袋、生態防控等技術,推行標準化種植。經過多年風土馴化和最佳化栽培,昔日青綠色的青柰,逐漸“蛻變”成美麗的金黃色,且個體更大、甜度更高,品相更好,其果實特徵比原產地和周邊地區更勝一籌,青柰由此更名“黃金柰李”。至2018年,炎陵柰李售價達18元至23元/斤,畝均增收2萬多元。

嚐到技術甜頭的村民們,種植勁頭更足了,全縣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擴至大部分鄉鎮。柰李成為繼炎陵黃桃之後又一個“富民果”。近年,在湖南省首屆時鮮水果品種鑑評會上,榮獲李子組第一名,評為省優質水果;獲得湖南省科技創新金獎。

下村鄉心田村柰李種植基地海拔800多米,面積近千畝,是炎陵縣面積較大的種植基地。8月10日,烈日似火,鄉黨委書記陳一龍滿頭汗水,組織村民們採摘柰李。見記者到來,他從樹上採下一隻柰李,拆開套袋,一隻黃澄澄、鵝蛋大小、果實心形似桃的柰李出現在眼前,那香甜脆美,那口感,令人難忘。他介紹,如今全鄉柰李種植面積達5100多畝,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成為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臨近中午,太陽愈發熾熱。陳一龍帶領村民們忙著採摘、打包、外運,汗水順著寫滿笑意的臉龐往下淌,好一幅著喜人的豐收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