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舊區小店》——口述澳門商鋪歷史

《舊區小店》——口述澳門商鋪歷史

其貌不揚的書,就像它的名字,平淡而真實地追憶那默默流淌的歲月,那些古老的招牌和沉默的櫃檯,以及那些櫃檯後面一張張謙遜,執著,鍥而不捨的面孔。

作者林發欽是澳門理工學院的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同時也是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一個與眾不同的組織,也正是這個組織多年來不棄的跟蹤和記錄,用細膩而詳實文字繪製出一幅澳門老店的肖像。

每一個老店,每一門手藝,都傳承著一個家族性格,都像一本書,記載著遊走在街頭巷尾的歷史,歷史有時就是由芸芸眾生的衣食住行的碎片構成。

有一種氣質叫沉著,書裡有開了90年只賣神香(不賣錢紙和蠟燭)的丁財貴;三代相傳的專注糧油生意的東茂行;堅持老三樣(煎糯米雞,雞蛋撻,叉燒酥)的東亞飯店,補了四十年鞋的朱記和賣了五十年糖水的路邊攤珠記;生意再好,一天只做500碗的李康記豆腐花;爆款40年,技不外傳的明記碟仔糕。

有一種執著叫誠信,書裡有為保持質量堅持50年用進口原料的瓜子店;不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劑的品芳餅屋;堅持走平民價位,20年咖啡不漲價的勝利茶餐廳;就算短期虧本也貨真價實的百年老店-許立記。

有一種生命叫與時俱進,破繭重生,書裡有開了50年,第一家嘗試網路銷售的傳統鮮花店;融中西文化一生,推陳出新1965年開張的裕成洋服。

。。。。。

這些隱身在老區陋巷的老店,像一個個的逗號飄蕩在澳門100多年的近代史中,他們或心酸的掙扎,或勵志的勤奮,或幸福的成長,但無論明天如何,他們都會如同大三巴的牌坊一樣,見證著這個城市的興衰榮辱。

掩卷長嘆,我被字裡行間滲透出來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傳統的手工業衣缽,經世歷代,在一雙雙勤勞而專注的手中傳遞,既要抵擋滾滾紅塵中如潮的誘惑,又要起早貪黑,勞其筋骨,其實只為內對得起父母,外對得起客人,

當然,堅持歸堅持,現實有時就像澳門島上日新月異的賭場大廈一樣高大冷酷,這些夾縫中生存者也是危機四伏:蜂擁而至,價格低廉的內地產品;經濟萎靡造成的消費,步步登高的房租人力成本;消費升級,生活方式的改變引申的需求減少和轉向;求之不得的員工和接班人。當傳統生意人還在工業化浪潮的餘威中掩口殘喘時,移動互聯的狂歡又再一次衝擊著他們年輕不在的靈魂。

幾乎每一個傳人都聽天由命地表示,沒有奢望發展,只希望生意在自己手裡圓滿,隔著書,我似乎看到他們黃昏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