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而在雲南,可以說所有的人從小都是被米線寵大的,更確切地說米線貫穿了一個地道雲南人的一生,孩童、成年人、老人對米線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無論深處何方,總是很渴望每天能夠吃上一碗米線,那種滿滿的知足感,就好像河南人對胡辣湯的熱愛、重慶人對火鍋的執著、東北人對大醬的依賴一樣,是融進了骨髓而無法改變的事實。雲南人都是家鄉寶,就守著這碗好吃、便宜、方便,油油汪汪,酸酸辣辣,湯湯糯糯,味厚味重的米線,很幸福、很快樂、很滿足。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米線在雲南的簡介

在雲南,米線可謂遍地開花,多種多樣。製作工藝上有粗米線、細米線之分(大部分分佈在雲南文山);原材料上看,又有大米的、玉米的、高粱的、蕎麥地;顏色上看,它又有菠菜汁綠米線、玉米汁黃米線、蒙自紫米線等,可謂五顏六色、眼花繚亂;吃法上分,它又有過橋米線、小鍋米線、酸湯米線、牛羊肉米線等讓人根本都數不過來。所以在雲南,你如果沒有吃到一碗正宗的雲南人當地歷史悠久的米線,那你真的不算到了雲南。而在雲南,當地人邀約去米線店,一句“走拉走拉,克甩碗米線克”,讓一些人聽了根本摸不著頭腦,米線怎麼甩?其實這是當地人一種喜好,也算得上是土話吧,甩就是吃的意思。為何會誕生這個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吃米線的時候一半到了嘴巴,一半還漏在外面,往嘴巴里面送米線的時候漏在外面的看起來就是在甩,所以這個動詞在享用米線時就被用來非常生動和形象的替代了吃。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過橋米線故事匯

過橋米線的傳說故事一

最初起源於滇南的蒙自縣城。相傳在城外有一個南湖(現在猶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個小島,島上不僅有亭臺樓閣,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參天,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宜人,是附近學子們攻讀詩書的好地方。有個書生到湖心的小島去讀書備考,但因為埋頭用功,常常忘記吃妻子送去的飯菜,等到吃的時候往往又涼了。由於進食不規律,天長日久,身體日漸消瘦,賢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殺了一隻肥母雞,用砂鍋熬好後送去,並使用當地人喜歡吃的米線和其他作料放入,不但味道很鮮美,而且很長時間仍然溫熱。書生很喜歡吃,賢惠的妻子就常常照此做好送去。後來,書生金榜題名,但他念念不忘妻子的盛情,戲說是吃了妻子送的雞湯米線才考中的。因為他妻子送米線到島上要經過一段曲徑小橋,書生便把這種做法的米線叫做“過橋米線”,此事一時傳為美談。人們紛紛仿照書生妻子的方法做米線,過橋米線從此流傳開來。經過後人的加工改進,過橋米線越做越好,越傳越遠。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過橋米線的傳說故事二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劉家慶在建水縣城東門坡鎖龍橋頭開設小餐館,早堂售小碗米線,晚堂賣飯菜。一天,有個從四川歸來的‘大新爺’從肉市買來脊肉,到小餐館叫幫他把肉要成薄片,專門買了一大碗滾燙的肉湯,將薄肉片放進湯裡燙熟,拌進蔥花、芫姜、韭菜、辣椒等調料,又用小碗裝米線,將長長的米線從小碗挑進大湯碗裡拌和湯料吃,店主人覺得這利,吃法很特別,問他原委,回答是仿北方的涮羊肉吃法,肉湯滾燙,肉味鮮嫩。以後他天天如是,帶了脊肉到這個餐館買碗肉湯吃米線,有人問他這叫什麼米線?他說:‘我從橋東到橋西吃米線,人過橋來米線也過橋,就叫‘過橋米線’吧!從此許多人都仿照他的做法。劉家慶採用李景椿介紹的方法烹製餘肉湯配米線賣,並以李景椿說的“過橋”來命名,“過橋米線”之名由此而來。劉氏經營過橋傳至劉世清沿襲了四代人,一直使用“過橋”之名。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從以上兩則小故事我們不難看出,米線就是一種飽含濃情和生活味道的東西,在它的世界裡,擁有的奉獻、是溫暖、更是創新美食、追求美味的平淡生活。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

後記

如今社會變遷,經濟時代的雲南家鄉寶也不得不外出掙錢養家,而米線已經成為了雲南人的心安之處,是雲南味道。有米線就猶如回了家,米線才能給予在外漂泊的雲南人慰藉,能解鄉愁。所以很多出門的老鄉們都會讓家裡人給寄些晾乾的米線,在孤獨寂寞的時候,自己按照家鄉的做法煮一碗米線吃吃,就感覺自己已經回到了家;委屈難過的時候,一杯酒配上一碗米線,吃著吃著眼淚就掉出來,米線催動情殤,一幕幕的往事不斷腦中回放;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萬家燈火全家團圓,此時街邊霓虹燈顯得就格外的刺眼,同樣還是米線,也只有它能夠讓人覺得有溫度、讓人感覺不孤獨。

雲南人的米線情結,相信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東西是融進骨髓裡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