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漢朝有個人叫主父偃,曾經是漢武帝非常依仗的臣子,功勞卓著。大漢朝之所以能延續到公元220年,絕對有主父偃“推恩令”的一份功勞。可是這位大漢朝的功臣不僅沒有好下場,還被漢武帝革職、滅族。主父偃做了什麼,讓漢武帝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聽我娓娓道來。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我們不從歷史上找例子,而是從身邊找一些淺顯的例子。人都有小的時候。小時候我們都比較討厭的這樣一類人——閒著沒事給老師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舉著個例子呢?因為主父偃最大的惡習,就是打小報告。

公元前154年,感受到藩王威脅的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蕃策》,明確表示要奪去諸侯王的封地。諸侯王哪裡肯同意?於是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藩王聯合舉兵,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向朝廷進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平定後,繼位的漢武帝雖然也很認同父親的策略,可是卻顧及藩王的感受左右為難。如果像父親那樣明著用兵,那麼天下勢必再次大亂,藩王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再次興兵起事。漢武帝為了平和地削蕃,煞費苦心也沒有想出辦法。就在武帝一籌莫展之際,一貧如洗的主父偃橫空出世。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主父偃比較貪財

主父偃給武帝獻上一絕世妙計——“推恩令”。推恩令名曰推恩,實則削蕃。因為王侯之位原本只由一個人繼承,封地也由一個人繼承。如今主父偃建議以仁孝之道,讓諸侯給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留一塊封地。諸侯大多驕奢淫逸,妻妾成群,子嗣更是眾多。諸侯的封地一分,哪怕綿延千里,除以十也只剩下百里。這些諸侯的兒子們再分,百里只剩下十里。如此以來,諸侯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一人打報告,全家都遭殃

漢武帝聽過“推恩令”後,連連稱讚,立刻就採納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正式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一出,有的諸侯就看出了漢武帝的真正面目。可諸侯的孩子們不管這些,他們得到訊息,一個個都跑過來搶封地,把諸侯搞得是焦頭爛額。推恩令下去後,諸侯的封地越來越小,諸侯也混得一代不如一代。劉備劉皇叔就是拜推恩令所賜。堂堂一箇中山靖王的後代,卻淪落到以織鞋販履為生的地步。可以說,推恩令至少讓漢朝多活了300年!

可正如前面說的,主父偃是個愛打同學小報告的人。當了漢武帝的紅人後,主父偃為了扳倒諸侯王可謂煞費苦心,糾出點小毛病就懟,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私生活問題。管你什麼王,全都讓主父偃一個小報告搞死了!別人覺著他這麼幹太不人物了,於是提醒他少打小報告。他反而說:“我以前被人排擠,過得苦啊!如今得勢了,非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話傳到趙王耳朵裡,趙王心裡一哆嗦,心想自己私生活也有點問題,萬一被打小報告,十之八九下場悽慘。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搞掉主父偃。於是,趙王派公孫弘向漢武帝打小報告,先下手為強,以小報告剋制小報告之王,以毒攻毒。公孫弘上來就抓住兩點大問題,一個是貪汙,另一個是謀害死去的齊王。

齊王是誰?齊王也是個諸侯王,也是因為私生活問題,被主父偃打了報告送了命。齊王有個公主,主父偃希望迎娶。可齊王覺得主父偃為人不行,就拒絕了。沒想到主父偃得知齊王拒絕了自己,心裡那個氣啊:“你等著,我把你私生活混亂的壞毛病告訴老師……哦不……聖上!”齊王一聽主父偃又開始打小報告,嚇得一口農藥下肚,去見閻王爺了!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此事被漢武帝得知,心裡估計樂翻天了!可諸侯卻一點都不樂,人人自危,生怕被主父偃打小報告!主父偃這小報告打得也太頻繁了!當時諸侯的勢力還很大,你整得他們人人自危,到時候諸侯王又要反!武帝心裡想:“當年我爹殺了力主削蕃的晁錯,才保證諸侯沒有清君側的口實。這次輪到主父偃了。”雖然漢武帝心有不捨,可奈何當好皇帝,心不狠不行啊!

此人讓漢朝多活了300年,漢武帝卻對這個重臣痛下殺手,何故?

漢武帝得到小報告之後,就派人審問主父偃。主父偃聽到別人告他“貪汙”,知道難以掩蓋,就沒有抵賴:“對啊!我是貪了錢,這罪名不假!”等到說出陷害齊王的時候,主父偃一個激靈:“這絕對不能承認!”武帝是誰,管你是不是真的害了齊王,就以“貪汙”之名把主父偃滅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穩定諸侯王之心,實際上是以犯上定的罪。倘若真是貪汙,不至於滅族。主父偃這個“小報告之王”,終於做到頭了!

主父偃的死向我們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資訊:不要亂打小報告!打小報告是一個惡習,必須得改!不改的話,下場可能和主父偃一樣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