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北齊時期,從八貴,四貴,到三貴,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吳明徹北伐的物件是北齊。彼時北齊居中用事的是錄尚書事高阿那肱、侍中穆提婆和領軍大將軍韓長鸞,時人號稱“三貴”。這不由不令人想起東魏北齊立國以來屢屢出現的“貴”。

吳明徹,勳貴政治是五胡十六國迄至北朝的一大特色,諸如漢之劉曜、趙之石虎、前燕慕容恪等等,北魏更是代不乏人。東魏、西魏立國之初亦各有千秋,西魏北周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更是烜赫一時。勳貴政治事實上是皇權不振、制度不完的衍生品,它與南朝門閥政治一樣,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皇權。勳貴集團雖在創業立國之初有利於事權統一、提高行政效率,但長期允許他們把持政治,極易造成政局動盪,這對一個國家的損害是長遠的。

北齊時期,從八貴,四貴,到三貴,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西魏北周創設六官,提高皇帝權威,宇文護又以強力手段大削關隴老牌勳貴的權力,是以開國勳貴雖然不斷遠離政治核心,卻得保祿位、名垂後世,於國於己,都是幸事。反觀東魏北齊,始終沒能正確面對這一制度性問題,高澄時代雖然暫時打壓過勳貴,但這一問題不幸混淆於胡漢衝突,削弱勳貴被變相等同於削弱鮮卑貴族,高氏諸帝無此見識,繼續維持勳貴政治的存在,是以這個政治問題與腐敗一樣,變成了致命惡疾。

東魏開國之初有高嶽、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四貴”,北齊武成帝時有和士開、婁定遠等“八貴”,此時又有“三貴”。起初“四貴”好歹都是高歡創業時的元勳大將,雖然立身都有缺點,但畢竟也都有拿手的本事,都是血與火中歷練出來的硬手,而且有高歡總攬其上,“四貴”總體還發揮著積極作用。到了武成帝時的“八貴”,尚有趙彥深、唐邕明於軍政大事,在武成帝昏不理事的情況下,有外朝高睿的支撐,有軍界三大將的震懾,總算還有人套著韁繩。到了“三貴”時期,北齊終於徹底失控了。

北齊時期,從八貴,四貴,到三貴,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有必要介紹一下“三貴”的來歷。穆提婆是陸令萱之子。陸令萱以後主乳母稱霸於後宮,其時後主寵幸斛律皇后的婢女穆舍利,陸令萱為鞏固自己地位,便認舍利為女,並攛掇後主立之為弘德夫人。後來舍利生了高恆(即後來的北齊幼主),母以子貴,竟然一步步爬到皇后之位,陸令萱也隨之高升,被尊為太姬。彼時後主之母胡太后因為與胡僧通姦,被後主變相軟禁起來,陸令萱成為事實上的皇太后。其子駱提婆也跟著穆皇后改姓為穆。陸令萱母子由此勢傾中外,生殺予奪皆在掌握之中。

高阿那肱善於騎射,此外別無所長,僅在高洋北征柔然時因軍功被拔擢,後在武成帝朝一味諂事皇帝、逢迎和士開,後來因為陪侍東宮,與高緯交好。高阿那肱器識連和士開都不如,但後主親政後反而感到高阿那肱這種庸人可用,竟然任以外朝首腦。

北齊時期,從八貴,四貴,到三貴,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韓長鸞本是行伍出身,有膂力,善騎射。早年作為警衛人員保衛東宮,被高緯相中,由此關係日漸親近。後主即位後,韓長鸞當上侍中、領軍,總知內省機密。這位老兄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不知經史,不懂政務,由於自己的出身,只喜愛武人,討厭漢人士人(其人可能是破六韓氏改姓而來,鮮卑人),經常大罵漢人官員:“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去。”

這三個人當軸執政,與陸令萱內外勾連,隨心所欲肆意妄為,忠臣良將漸漸被排斥在外,北齊國政江河日下。這期間,還爆發了高儼謀反和斛律光、高長恭被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