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共有九個大臣,參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們最後結局怎樣?

玄武門之變,有九個大臣參加,政變成功後,他們的結局是如何?

李世民在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別人稱讚於他的政治功績,感嘆於他所創造出來的太平盛世,貞觀之治,也知道他知人善用。但是無論他再如何受人推崇,從政生涯中始終有個汙點,那便是當年玄武門之變。因為眾所周知,當時的李世民並不是太子,並無可能繼承大統,他用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手法殺掉自己的血肉至親才得到皇位。可見他骨子裡其實也是一個冷血之人,但是李世民玄武之變,之所以能夠成功,還是少不了一些猛將的參加,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大臣們後果怎麼樣呢?

玄武門之變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附近所發生的一場大型的血腥政變。當年李世民還是秦王,為了獲得王位,他在這場政變中幹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以及李元吉。而在舊唐書裡,這個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記載,月4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瑾,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卓,鄭仁泰,李夢常等9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長孫無忌。

一共有九個大臣,參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們最後結局怎樣?

這10位大臣裡面,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的關係是最好,因為長孫無忌的親妹妹是他一生所寵愛的長孫皇后。所以透過這場政變,他也更得李世民之心,之後位高權重被封之為齊國公,一生輔佐李世民左右,可謂盡心盡力。

但是長孫的輝煌僅僅維持在位期間,李世民去世之後,武則天便一直與他政見不合,對他恨之入骨。而他也都對武則天的存在耿耿於懷,於是武則天上位之後便讓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企圖謀反,而後他只能流放在外,剝奪官位,選擇上吊,結束自己的一生。

尉遲恭。

一共有九個大臣,參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們最後結局怎樣?

他的功勞在這場政變裡面也是不可小覷的,整個兵力的派遣,以及李世民實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他。而且李元吉是被他所親手誅殺,政變之後,他又很得李世民的重用被封為鄂國公。

他一直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的智力有限,不善於官場上明爭暗鬥,拉幫結派,也知道官場上面錯綜複雜,有功勞,有皇帝的寵愛,並不能長久立足。所以說早早地選擇了告老還鄉,往年迷戀方術,謝絕賓客,得了善終。

侯君集。

侯君集雖然在政變中立下功勞,但是卻是一個不知收斂之人,之後勸太子造反,造反上位的。李世民對於諸如此類的事情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太子李承乾失敗後,他隨之被人告發,李世民念其功勞沒有治他死罪。但是他一生的榮寵與官路也算是走到了盡頭,無奈之下因為他平時在朝堂上面樹敵眾多,得罪之後更是被人落井下石,李世民無奈之下只能夠將其問斬,但是卻並未逐其九族,將他的妻子和兒子流放下去。

張公瑾

他算是追隨李世民比較早的那一批人,早年就加入了秦王府,在玄武門這邊上更是立下了功勞。李世民此人迷信本來要算卦,但是卻被他阻止,促使李世民堅定了決心之後的,他也是被李世民重用,下發了很大的兵權。並且跟隨著李靖突擊滅了東突厥,在朝堂上面也是一個一言九鼎之人,可惜英雄遲暮,好景不長,剛剛立功之後不久就病逝了,很得李世民的重用。

劉師立

一共有九個大臣,參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們最後結局怎樣?

他本是跟在李世民身邊一個普普通通的侍衛,也不算是有功勞之人。一切皆因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親手誅殺了李建成,這件事情讓他迅速加官進爵,李世民稱帝后被封為襄武郡公,並且封為將軍。但他卻並非是有才德之人,曾被質疑要謀反,但後來經查證確實是子虛烏有。一直以來都做著守衛京城的工作,一生還算順遂。

公孫武達。

他並非是達官貴人貴族身份出身,起身於草莽之間,早年比較英勇。李淵起兵的時候便投靠李世民麾下,在征戰過程中因為異常英勇,屢立奇功深的李世民厚愛。玄武門政變,他所帶的兵馬也是立下奇功,牢牢把控住了京城,李登基就封她為監門將軍,隨後用外派出任了蘇州刺史,在平定突厥戰爭中它依然留下了很大的功勞。

獨孤彥雲。

作為李世民手下的武將,雖然說一開始官職並不算大。但是在玄武門政變卻立下奇功,而且英勇異常,跟隨李淵父子起兵,政變之後被封為開國縣侯,之後征戰沙場,戎馬一生。

鄭仁泰。

作為玄武門政變時的先鋒,因為官職並不大,所以說僅僅記載其英勇,卻並沒有記錄下太多關於他的事蹟。被晉封為遊擊將軍,但是在李世民在位期間,卻在一次普通的戰爭中出師不利,率領1萬多人幾乎全殲。因此被彈劾之後就再也沒有在軍事,還有官場上有所建樹。

李夢常。

早年出生於草莽,僅僅是玄武門之變,因為擁有平定突厥,被封為縣公。

一共有九個大臣,參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們最後結局怎樣?

由此我們其實也是可以看得出來,李世民確實是一個知人善用之人,他手下有很多效忠他,而且非常英勇的人。做皇帝的時候,也沒有大肆的誅殺功臣,對於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真的是有福同享,確實非常值得追隨。

參考文獻:《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