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無論是唐朝還是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承載我們平凡人心中英雄夢的人。他光明磊落,持浩然正氣;他執劍立於天地間,肩上扛著大國的榮譽與未來。

每個熱愛武俠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劍聖。

他也許一襲白衣,面目冷峻,來去無影;他也許紅衣如火,嫉惡如仇,仗劍天涯;又或者他已白鬚白髮,退隱山林,仙蹟縹緲。他劍術超神,視劍如命,他終身與劍相伴,孤絕而寂寞……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味兒歷史

劍術在中國源遠流長,最早在春秋後期就已出現,至隋唐時期已非常普遍。尤其是到了唐朝,國力強盛,氣象開闊,許多尚武的異族人士進入中原,帶起了一股任俠之風。

唐朝人愛劍僅次於愛詩。在唐朝,執劍而舞成為了一種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最有名的劍舞好手莫過於公孫大娘。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中生動描繪了劍舞的神采,千餘年來令人津津樂道。公孫大娘有一個經常表演的劍舞叫《裴將軍》。這裴將軍是何許人也?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味兒歷史

裴將軍,名裴旻,唐開元間人。裴旻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曾參與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事。裴旻劍術超絕。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三絕”,而裴旻也被冠以“劍聖”之名。有傳聞稱李白曾從其學劍,但並無實據。

裴將軍的劍舞在當時備受追捧,許多人都期盼能有機會一睹其雄姿,這當中就包括大畫家吳道子。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味兒歷史-吳道子

裴旻母親去世後,想請吳道子在天宮寺作壁畫超度亡魂。吳道子以自己好久沒作畫為由,請裴將軍舞劍以啟發畫思。裴旻當即脫下孝服,執劍起舞。只見“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獨異志》)。這一飛劍入鞘的絕技令當時幾千名圍觀者為之震驚,吳道子也被凌冽的劍氣所感,畫思敏捷若有神助,很快一副壯觀的壁畫就繪成了。而這劍畫合一的軼事也流傳開來。

對裴將軍舞劍最詳細的描寫見於開元時一個名為喬潭的進士所寫的《裴將軍劍舞賦》。當時裴將軍伐戎大捷回京,聖上在花萼樓大辦慶功宴,“千伎度舞,萬人高歌。秦雲動色,渭水躍波。有肉如山,有酒如河”。酒到酣處,聖人下詔令裴將軍舞劍,以顯軍威。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味兒歷史

裴將軍頭戴貝冑,褪去虎裘袒露裼衣,挽起袖子,拔劍霍然而起。頓時劍氣激昂,縱橫交錯。身形之快不見舞劍之人,只見劍光飛舞。時而雄飛,時而虎吼,時而搖曳,時而飛射。“睹二龍之追飛,見七星之明滅。雜朱幹之逸事,應金奏之繁節……若湧雲濤,如飛雪山。萬夫為之雨汗,八佾為之慚顏”。裴將軍之劍舞,凌冽清浮,發揚蹈厲,充分彰顯了大唐的盛世威儀。“洸洸武臣,耀雄劍兮清邊塵,威戎夷兮率土來賓。”

裴旻不同於公孫大娘等劍舞舞者,他的劍術不是純粹用以觀賞,而是可以上陣殺敵的真實武功。實際上除了劍術,裴旻的騎射、刀術等也非常好。據《唐國史補》記載,裴旻在鎮守北平時曾於一日之內射殺31只猛虎。

擲劍入雲,颯然風起——記大唐劍聖裴旻

味兒歷史

歷史上曾有人懷疑過裴旻劍法的真偽,裴旻在正史中的記載也不多。我們對裴旻劍術的瞭解都來自於與他同時代的詩人為他所寫的詩文,難免會帶有文學誇張的成分。但即使如此又何妨?

無論是唐朝還是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承載我們平凡人心中英雄夢的人。他光明磊落,持浩然正氣;他執劍立於天地間,肩上扛著大國的榮譽與未來。

他無愧於“劍聖”之名。

味兒歷史研究院 研究生楊橙雪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