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這場以李世民為首的軍功勳貴集團,為與李建成和李元吉為首的“東宮派系”爭奪權力,而主動發起的軍事政變中,李世民集團大獲全勝。不僅殺掉了建成和元吉,更迫使李淵退位,幫助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不過,在這場政變中有一處細節十分耐人尋味,就是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三人的正面交鋒,在這次交鋒中,李元吉三箭不中李世民,但李世民卻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

要知道,李元吉可是有“神射手”的稱號,但為何在這緊要關頭,表現得如此差強人意呢?而李世民又是如何能做到一箭正中李建成的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或許有很多原因。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首先,就是當時的情況讓李元吉心慌意亂,喪失了往日的騎射的精準。當時的玄武門守將常何,屬於太子李建成派系的一員。所以,建成和元吉並沒有加強自身的防護,只有他們兩人騎馬進入玄武門,與“以勇士九人自衛”的李世民形成鮮明對比。當李世民和其部下突然發難之際,建成和元吉的反應只能是“遽反走”。在逃跑的過程中,雖然“元吉張弓射世民”,但是由於心理緊張,根本無法射中李世民。據部分史料記載,當時李元吉連弓弦都沒拉滿,這樣射出去的箭,能擊中李世民才怪。而且,李元吉是在逃跑過程中射箭的,無形中加大了難度,想要射中李世民是難上加難。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其次,就是元吉所謂的“神射手”稱號,不過是大家對他的恭維。雖然,李元吉自稱“不可一日不獵”,而且在打獵時收穫頗豐。但是,這其中有多少是李元吉自己的“獵物”,又有多少,是手下人為了討好李元吉而將“戰果”記在他身上的呢?更何況,打獵與打仗原本就是兩個概念。即便是再兇猛的野獸,在面對圍獵之人時,也只能以東奔西逃或者以血肉之軀來抗衡弓弩,毫無還手之力。但是,戰場之上將官,不僅有盔甲的防護,更有人在周邊進行護衛。所以,經常打獵的李元吉,在這個以命相搏的殺戮場所,他的騎射技藝完全失去了效果。尤其是面對防護嚴密的李世民,元吉找不到其甲冑的弱點,所以結果只能是“再三不彀”。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最後,一個原因,李元吉射李世民不過是為了抹黑他而杜撰的罪名。李元吉射李世民的記載是在《舊唐書·隱太子李建成傳》中,而《太宗本紀》和《李元吉傳》中都沒有記載,這是不是很奇怪?而且,在《尉遲敬德傳》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的描述“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也就是說在尉遲敬德帶著70多人追擊李元吉時,元吉只是逃跑,根本沒有用弓箭進行反擊。更奇怪的是,當元吉中箭墜馬之後,發現“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元吉遂來奪弓,垂欲相扼”。也就是說,元吉根本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才不得不去奪弓,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雖說,這段描述是說的建成死後的事情,那麼李元吉為何要拋棄武器呢?所以,當時的元吉很可能沒有攜帶任何武器。

玄武門之變,為何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

如果說李元吉三箭不中李世民有著各種原因,那麼李世民一箭就能射中李建成則原因則要簡單得多。首先,就是李世民擅長騎射。李世民在18歲的時候,就與李淵一同駐守太原,並組建了5000人的騎兵。在歷次作戰中,李世民都是身先士卒,依靠騎兵的衝擊力和弓箭,打垮了各種武裝勢力,所以射箭極為精準。其次,就是李世民必須除掉建成,如果建成不死,那麼他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徹底失敗。所以,李世民才會一擊命中。

由此看來,李元吉是否“再三不彀”是一個謎團,而李世民能夠射殺建成,除了證明其騎射技藝精湛之外,也可以看出他對建成有多麼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