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儒家思想作為主流意識形態,以對儒家經典的熟悉程度作為考量人才的標準。這就讓官吏的選拔具備了可操作的前提,於是察舉制便正式確立了。兩漢的察舉主要是三科,舉孝廉,舉秀才和舉賢良方正。

所謂舉孝廉就是由各郡的太守從本郡內選拔出孝敬父母清廉勤政的人才出來做官。人口不滿十萬的郡每三年舉薦一人。不滿二十萬的郡每兩年舉薦一人。二十萬人口以上的郡每年可以舉薦一個人。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人口達到四十萬以上的大郡每年可以舉薦兩人。每年全國產生的孝廉看似數量不多。但是這已經是平民入官場最主要的途徑了。

三國時期的曹操,袁術,公孫瓚,荀彧,賈詡等人都是透過孝廉進入仕途的,舉秀才就是指選拔優秀的人才為官。到了東漢為了避光武帝劉秀的諱,秀才改名為茂才。與孝廉相比,茂才的選拔標準更為苛刻。孝廉由各郡推舉,茂才則主要為州舉。每年各州刺史或州牧可以在本州內推舉一位茂才。朝中的三公每年可以推舉一位茂才。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東漢全國只有十三個州。再加上有推舉權的司隸校尉和少數王公,每年產生的茂才人數其實非常稀少。因此能當上茂才的大部分都是已經為官多年的現任官吏。憑藉茂才的出身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普通人想要透過茂才入仕,簡直難於登天。

雖然全國每年也出不了幾個茂才。但是三國時期還是有牛人的,比如張昭,張昭並非出自頂級的名門世家。但是卻憑藉著一手好字和滿腹的才學成為遠近聞名的高士。年僅二十歲便被彭城國相舉為孝廉,前途可謂一片大好。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可是張昭卻一點都不稀罕,將這全部僅有的一個名額給讓了出去,幾年後張昭的名聲更加響亮。身邊經常高朋滿座。其中包括琅琊名士趙昱,東海名士王朗和廣陵名士陳琳在內的很多名聲已經如雷貫耳的高士,甚至連當時的徐州刺史陶謙都對張昭仰慕已久。拿出了每年僅有的一個名額上趕著將他舉為茂才。因為數量稀少,所以朝廷對茂才出身計程車人往往極為重用。可沒想到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竟然再次被張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弄得陶謙很沒面子,他認為張昭蔑視自己。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因此惱羞成怒地將張昭抓了起來。幸虧得到了朋友的幫助才得以逃脫。跑到了江東。孝廉和茂才都屬於常科。除此之外還有不定期開設的特科。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賢良方正。大部分都是在發生了天災之後由皇帝在學子和現任官吏中選拔能力賢良和人品方正者,授予官職。三國時期出身賢良方正的比較著名的就是劉焉,劉焉先是因為宗室身份做了郎中。因為不是近支宗室,所以沒有過硬的出身,官是做不大的,多年後,劉焉才被舉薦為賢良方正。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從此官運亨通 一發不可收拾,歷任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高官,這才積攢了出任益州牧的資本。在兩漢被察舉人才中,現任官吏的佔比始終維持在四分之三左右。本來每年全國就這麼點名額,還要被那些已經做了官的人佔去一大部分,因此普通人想要直接透過察舉入仕的難度可想而知。

三國時期有科舉制度嗎?如果沒有,是透過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

如果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只剩下徵辟了,徵辟就是皇帝或者官員們在社會上徵召屬吏,皇帝發出的邀請叫徵。官員們發出的邀請叫“闢”,合稱徵辟。與孝廉,茂才和賢良方正比起來,徵辟就不算什麼正經出身了。但是好歹也是一條出仕為官的捷徑。三國時期透過徵辟步入官場的名人有很多。比如董卓,因驍勇好戰而被當時的涼州刺史成就。徵辟為從事,比如劉表,受大將軍何進的徵辟成為掾屬,再比如司馬懿,官渡戰後,曹操以司空府的名義,徵辟司馬懿出來做官。但是司馬懿卻裝病不去。赤壁戰前,曹操已位至丞相。

於是再次以丞相府的名義徵辟司馬懿做了文學掾,再就是陳群,當時劉備被曹謙表為豫州刺史,在小沛吞兵,第一時間便徵辟潁川名士陳群做了別駕。不過這段經歷對於陳群來說,只能算是實習,陳群出身於名門望族,“潁川陳氏”肯定不愁沒官做,他看不上劉備的出身 ,劉備敗逃以後,他也就不再追隨了。很快便被察舉為茂才。擔任了曹操手下的西曹掾屬。算是補上了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