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義隆登基後為鞏固皇權將劉裕指定的輔政大臣全部殺害

徐羨之、謝晦、傅亮都是劉宋開國功臣,也因此在劉裕臨終前,讓三人和檀道濟擔任輔政要職。宋少帝繼位之後不久,被輔政徐羨之、謝晦、傅亮和檀道濟廢除,又立劉義真為帝。之後徐羨之又認為劉義真也不適合為帝,因此又廢掉劉義真,改立劉義隆為帝。最終劉義隆得以繼位,是為宋文帝。

劉義隆得以繼承皇位,的確與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有著很大關係。廢掉劉義真之後,當時的侍中程道惠想要擁立劉義恭為帝,遭到當時為司空的徐羨之反對,率領百官擁立劉義隆,皇位繼承人才得以確立下來。

之後,謝晦帶領行臺到當時任荊州刺史的劉義隆所鎮江陵,迎劉義隆入京,最終劉義隆得以稱帝繼位。劉義隆隨謝晦入京,卻是心懷疑慮,隨行百官都嚴陣以待,戒備謝晦所帶行臺行害。這是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最終悲慘結局的伏筆。

被劉義隆忌憚,權勢受制

劉義隆稱帝之後,對擁立自己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心生忌憚。需要明白的是,三人都是當時劉宋的開國功臣,擁有輔政尊顯地位,而且在劉裕死後,還能夠行廢立劉宋皇帝之事。這對於劉宋皇族來說,是已經能夠威脅到皇權的不利因素。因此,在逐漸依靠王華、王曇首和到彥之等人的幫助下,繼位的劉義隆開始削奪和壓制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的權勢。

劉義隆登基後為鞏固皇權將劉裕指定的輔政大臣全部殺害

劉義隆

在劉義隆繼位之初,的確對自己繼位出力甚多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大加封賞。劉義隆進徐羨之為司徒,中書令傅亮加開府儀同三司,謝晦為荊州刺史。不過,在掌控局勢之後,劉義隆開始有心利用自己原本荊州心腹,逐漸掌控劉宋局勢。

先是徐羨之等人想要讓劉義隆的心腹到彥之,離開中樞到雍州任職,這明顯的削弱自身實力的謀劃遭到了劉義隆的反對,最終劉義隆讓到彥之取代了去荊州赴任的謝晦原本的職位,領中領軍。又任原本荊州心腹王曇首、王華為侍中,王曇首還領右衛將軍,王華領驍騎將軍,朱子榮領右軍將軍。“會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彥之權鎮襄陽。羨之等欲即以彥之為雍州,上不許,徵為中領軍,委以戎政。”“以曇首為侍中,尋領右衛將軍,領驍騎將軍。以朱容子為右軍將軍。”至此,劉義隆得以依靠自己的心腹,控制中樞兵權。

檀道濟參與,三人身死

在這種情勢之下,原本的劉宋三重臣,除了出鎮荊州的謝晦之外,徐羨之和傅亮感覺到了宋文帝劉義隆對自己的忌憚,因此徐羨之、傅亮兩人上表交出輔政要職“歸政”,但不得成行。

劉義隆登基後為鞏固皇權將劉裕指定的輔政大臣全部殺害

徐羨之

兩人還試圖與受到劉義隆重任的王華、到彥之等人交好,卻遭到了王華等人的詆譭,並極力宣揚徐羨之、謝晦、傅亮之前的弒君行為。

雖然劉義隆此時對三人的剷除之心已經十分明顯,但劉義隆還忌憚在荊州的謝晦擁有荊州之勢,便假言北伐修整戰艦,聯合籠絡檀道濟。“至是上欲誅羨之等,並討晦。聲言北伐,又言拜京陵,治裝舟艦”。

最終,元嘉三年(426年),劉義隆繼位第三年,劉義隆宣佈了徐羨之、謝晦、傅亮之前弒殺宋少帝和劉義真,是謀逆之舉,問罪三人。在朝中的徐羨之聞訊之後自殺,傅亮也被處死。

之後劉義隆讓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雍州刺史劉粹、中領軍到彥之出兵,荊州謝晦聽聞之後,舉兵反抗,但最終兵敗被殺。至此,南北朝劉宋三重臣徐羨之、謝晦、傅亮都落得個被殺的悲慘結局。

看南北朝劉宋三重臣徐羨之、謝晦、傅亮的相似結局,甚至之後協助劉義隆誅殺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的檀道濟的結局,這其實是劉義隆為加強皇權,誅殺劉宋擁有權勢功臣所決定的結局。

劉義隆登基後為鞏固皇權將劉裕指定的輔政大臣全部殺害

檀道濟

跟隨劉裕建立劉宋的徐羨之、謝晦、傅亮和檀道濟,能夠擔任輔政要職,當然擁有極重權勢。當時徐羨之任司空、錄尚書事、兼領揚州刺史,傅亮任中書監、尚書令、領護軍將軍,謝晦歷任右衛將軍、侍中、中領軍。三人在劉宋前期,都是位高權重,這也是三人能夠決定劉宋皇權廢立之事的重要基礎。

而當時任荊州刺史的劉義隆,被三人擁立登基之時,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劉宋朝政大權被三人掌控的局面。為躲避與皇權之爭,謝晦自請出鎮荊州刺史,但卻也是能夠安身立命鞏固自身的上游要地。

而面對中樞被徐羨之、傅亮掌控,外部方鎮上游荊州也被謝晦掌控的局面,劉義隆便需要警惕自己也會如同宋少帝和劉義真一樣被廢除的結局。因此,為了鞏固自身皇權,劉義隆任用自己當初在荊州的心腹,也逐漸排擠掌控中樞和上游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最終,等到時機成熟,並且拉攏握有兵力的檀道濟,將威脅自身皇權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誅殺。

觀最終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以及檀道濟的相似結局,其實這是劉義隆為加強皇權削弱相權所做出的措施。單就鞏固皇權而言,能夠左右劉宋皇權傳承、兩次行廢立之事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最終的悲慘結局是皇權樂見這個結果的。

結合劉義隆聲討三人時的理由來看,是認為徐羨之、謝晦、傅亮廢立兩帝的事情不正,雖然三人有擁立自己繼位之功,但不可否認的是三人也是對皇權穩固的威脅。這也就是最終三人雖然有心想要退避歸政,但依舊遭到了想要鞏固皇權的劉義隆誅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