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前言:劉備死後蜀漢陷入了動盪,夷陵之戰讓蜀國實力大減,失去了單獨與魏國爭霸的條件。再加上蜀漢劉禪繼位後的多方叛亂,讓原本搖搖欲墜的蜀漢雪上加霜,諸葛亮等人花了很多年才平息了南方叛亂,穩定了蜀漢局勢。再次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在曹丕去世後諸葛亮抓住時機,進行了長達6年的北伐,但最終未能成功。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那麼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呢?眾所周知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魏國和蜀國之間整體硬實力上的差距,從地盤到人口,魏國都是蜀國的幾倍,拼硬實力蜀國自然不是對手。除此之外魏國能征善戰的將領也不少,如曹真,司馬懿,郭淮一個比一個精,讓諸葛亮毫無辦法,最終病死五丈原。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但諸葛亮北伐除了硬實力的差距外,還和諸葛亮的用人也有關係,在北伐期間,諸葛亮用錯了三個人,這三人給蜀國帶來了災難,其中一人還給北伐時期的諸葛亮添堵,讓諸葛亮的一次北伐泡湯了。

諸葛亮重用了誇誇其談的聰明人——馬謖

劉備去世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雖然聽了但是沒能記住,或許在於諸葛亮自認為馬謖是自己調教出來的徒弟,比劉備更加了解馬謖的本事,但是忽略了劉備在用人識人方面的能力是一流的,不弱於諸葛亮。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如馬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趙括”,只會誇誇其談,善於說辭,但從沒有實際地表現,這類“聰明人”並不是真正的聰明人,有些人不善於說辭,但是善於表現,這類人才是實幹家,是大才,顯然馬謖是屬於後者。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五次北伐中形勢最好的一次,但是在關鍵時刻做了錯誤決定。諸葛亮派遣了自己的親信馬謖領兵駐守街亭,卻忘記了馬謖的言過其實,且沒有打仗經驗。馬謖駐守街亭之後,又有了自己的一套說辭,完全背離了街亭的實際問題,其結果自然是大敗而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馬謖不是真正的“聰明人”,諸葛亮只看見了馬謖的誇誇其談,沒有考驗馬謖的實幹能力,就給他這麼重的擔子,顯然是違背常理的。人們常說是騾子是馬,出來溜溜就知道了,而諸葛亮沒能溜溜就認為他是馬了。

諸葛亮重用了格局太小,自作聰明的楊儀

俗話說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諸葛亮作為丞相,他的格局自然是非常大,站得高看得遠,諸葛亮就是一個大格局的人。但是諸葛亮選擇的接班人,格局卻太小了,此人就是楊儀。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楊儀在馬謖被斬之後上位的,在做事方面楊儀確實做得井井有條,糧草排程,軍械排程都讓諸葛亮感到滿意,但是諸葛亮看不出楊儀的格局,楊儀此人的氣量小得可怕,一心想當大官,諸葛亮死後楊儀馬上就暴露出來了。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首先楊儀與軍中魏延起了矛盾衝突,讓蜀漢兩大實力派人物先亡一個,緊接著又因為 自己沒能繼位諸葛亮的職務而懷恨在心,出言不遜,導致了自己被免官。後來還不自我反省出言不遜,最終被下獄羞愧自殺。

孫權評價楊儀與魏延:

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顯然孫權猜得一點都沒錯,楊儀與魏延雖然有才幹,只是因為有諸葛亮在中間牽制著,如果諸葛亮不在了,兩人都是國家的禍患。

就是因為諸葛亮對楊儀的過於器重,讓楊儀對自己的定位出現了偏差,眼裡只有了諸葛亮的丞相之位。與魏延的爭鬥只是權力之間的較量,最終魏延失敗,蜀漢損失一員大將,楊儀自己沒能當上丞相,兩敗俱傷,是諸葛亮用人的一大失策。

諸葛亮重用了沒有擔當的人才——廖立

廖立是蜀漢重要謀臣之一,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曾經把廖立和龐統相比。廖立一出山就被劉備任命為長沙太守,但是廖立的舉動過於荒唐,在呂蒙攻打荊州之後,廖立拋下了長沙就自己逃到了西川,但劉備沒怪罪他,反而給他升官了,做了巴郡太守。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劉備死後廖立不知感恩反而無所顧忌,大肆說劉備,諸葛亮,關羽的壞話,這讓諸葛亮很苦惱,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人才不僅沒有擔當,而且還出言不遜,誹謗自己的上司,不知感恩。於是諸葛亮上書劉禪,把廖立的官職免去了,流放了他

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除實力差距,還與“3個聰明人”有關

長水校尉廖立,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立奉先帝無忠孝之心,守長沙則開門就敵,領巴郡則有闇昧闟茸其事,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侍梓宮則挾刃斷人頭於梓宮之側。

諸葛亮雖然辦事嚴謹,但是在用人方面卻經常犯錯誤,這也是導致北伐失敗的原因之一。馬謖是言過其實,楊儀的器量狹小,廖立的無擔當,此三人給蜀國帶來了一定的損失,這三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重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