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秦始皇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對其後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秦朝僅僅存在了15年的時間,可是秦朝對於後世的朝代來說,是一個非常完善的藍本,幾乎歷朝歷代都以秦朝建設為藍本。

從秦朝一直到後來的清朝時期,這期間一共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在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統治者。不過這期間發生的變化也是很多的,在明朝時期非常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其次還出現了科舉制。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隋朝時期出現了科舉制,到了武周時期,科舉制開始正式應用起來。上千年的科舉制讓人們發現了寒門子弟有出頭的一天。除了這些之外,歷朝歷代的官名也是不斷變化的。眾所周知的是,每一個朝代的不同,都會導致很多方面發生變化。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比如說秦朝時期,出現了郡縣制,但是到了漢朝時期,就又繼續實施了分封制。明朝時期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之後加強了六部的權力。在現如今的很多古裝劇中,都會出現吏部尚書這個職位,那麼在古代吏部尚書有什麼樣的權力呢?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最早的吏部尚書可以追溯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時候的曹魏司馬師說了算,他任命山濤為尚書吏部郎。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吏部尚書這個職位。到了晉朝之後,尚書吏部郎就改為了吏部尚書,兩者只是名字不同。

古代的時候,出現了六部,也就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在這之中,吏部的權力是最大的。因此吏部尚書的權力也是非常大的。在隋唐時期之後,吏部就坐穩了六部第一。這時候的吏部尚書與宰相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從吏部出現以來,它的權力都沒有變化過,即使是到了清朝也是如此。吏部最主要的職能就是任免各級官員,清朝時期,吏部尚書可以直接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員。四品以上的官員,需要宰相或者內閣進行決定。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舉個例子來說,清朝時期的知縣以及知府,已經是很不錯的官員了。這些官員在吏部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清朝時期的知縣和知府是數不勝數的,吏部可能連這些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在清朝,四品官員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四品官員可以說是中級別的官員了。從吏部的角度來說,能夠是四品官員的,就已經是道臺和位置重要的知府了。清朝時期,道臺、布政使、巡撫這種級別的官員,不是吏部自己說了算,需要很多人進行討論才可以任命。

清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權力到底有多大?

清朝時期的吏部無疑是最接近皇權的,很多官員的任免都是由吏部進行。其次在重要的職位上,吏部同樣發揮作用。假如有官員得罪了吏部尚書,那麼這個官員最慘的結局就是在清朝的官場混不下去,其次就是會被調來調去。

比如把一個官員調往西南,第二年再調往西北等等。很多得罪吏部尚書的官員都會被調往一些“鳥不拉屎”的地方。這樣一來官員的後半生都非常慘。六部當中,禮部是名列第一的,可是要論實際權力,禮部就是一個擺設。

真正有權力的是吏部。吏部尚書掌管著官員資料以及對官員的任免,這樣一來吏部尚書無疑是成為了尚書之首。與地方官員相比,在京城的官員肯定是具有優勢的,從這一點來說,吏部尚書更是重中之重。吏部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部門,就是文選司和考功司,第一個決定官員的仕途,第二個決定官員能不能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