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野史綱目》第309期

——野史綱目——

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在朱標死後,朱允炆繼承皇位都是合乎禮法、名正言順的,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真的沒想到,朱老四還真的敢造反!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剛剛從陝西巡視歸來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去世,這讓已近古稀之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受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讓朱元璋不得不放棄原本遷都的打算。

但日子還要繼續,帝國還要運轉,因此,再立一位繼承人就迫在眉睫,畢竟朱元璋當時已經是68歲的高齡了。就在朱標去世的當年,朱元璋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確定了大明朝日後的繼承人。

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在他繼位的當年,燕王朱棣起兵,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發動靖難之役,歷時四年,朱棣打進南京,朱允炆放火焚燒皇宮,下落不明,朱棣就此登基,是為永樂大帝。

如果,當年朱元璋在朱標死後,直接立朱棣為太子,會不會避免這場同室操戈的戰爭呢?

1、朱棣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不是朱元璋不想立,而是無論怎麼排,朱棣都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也就是說,在他前面,還有三個哥哥,大哥朱標病逝,也還有兩個哥哥,分別是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

即便是不考慮嫡長子繼承製,按照順位繼承,怎麼著也要等到老大老二老三全部死了之後,朱棣才有機會。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太子朱標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的,秦王朱樉死在洪武二十八年,老三晉王朱棡則是死在朱元璋駕崩的那年,洪武三十一年。

如果立朱棣的話,等於說就要跳過老二老三,這在當時是不符合禮法和禮制的,在規矩上根本說不過去。

朱元璋是不會破這個先例的,如果開了這個不好的頭,那麼就會置禮法於不顧,這就會讓皇室繼承製度的威嚴性蕩然無存,那麼在之後,就會因為這個原因,經常出現禍起蕭牆的情況,顯然這肯定是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

就在朱標病逝的當年,繼承人之位就已經確定,深感時日無多的朱元璋,必須加快腳步確定繼承人並幫助繼承人來掃平障礙,因此,按照禮法,就應該立朱允炆為繼承人。

還有就是朱棣的身份,雖然朱棣想方設法的掩蓋自己的出身,但多個史料都表明,朱棣的生母並非馬皇后,而是朱元璋的另一位妃子,因此,朱棣就是正兒八經的庶子。

庶子在宗族繼承法裡,是沒有繼承權的,無論是多麼優秀,都不存在讓庶子繼承皇位的可能。

2、立朱允炆合乎禮法

之所以說立朱允炆合乎禮法,主要是說前文提到的嫡長子繼承製。

所謂嫡長子繼承製,就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因素,其一,是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則,意思就是說必須要遵守的;其二,嫡長子是正妻所生的長子。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朱標病逝後,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應該輪到第二個嫡子——秦王朱樉。但是朱元璋卻並沒有這樣做。

在他心裡,長子朱標已經是未來的皇帝,那麼,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的孫子,自然而然的,也是未來的皇帝,因此,立朱允炆完全合乎禮法。

還有一點就是,朱標被立為太子後,朱標這一脈就成為了家族中的大宗,而無論是二子秦王,還是三子晉王,相對於朱標來說,都是小宗,按照宗族繼承法來講,只要大宗還有子嗣可以繼續繼承血食祭祀的主祭人地位,那繼承人一定是從大宗裡出,絕不會輪到秦王晉王這些小宗。

並且,朱元璋在其後代的名字中,就族譜字輩裡明確規定了太子位下、秦王位下等諸王子孫的名字,就是為了明確區分大宗小宗以及小宗之間的關係,非太子位下的小宗絕不可能入祧大宗,成為皇帝繼承人;小宗之間也要儘量的涇渭分明。

也就是說,朱標是太子,朱標死了,只要他有兒子,就有資格繼承皇位。因此,無論怎麼排,也輪不到朱棣來繼承皇位。

3、立朱允炆,朱元璋也是本著平衡考慮

再來說朱允炆,朱允炆並不是朱標的嫡長子,但是最終,被立為皇太孫,除了他秉性溫良,深得朱元璋喜愛之外,更深處的原因,還有朱元璋在朝堂上的權衡。

朱標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兩個夭折,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在朱允炆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並且,這個哥哥朱雄英,還是朱標和結髮妻子常氏所生。

按照宗法來講,朱雄英是朱標的嫡長子,父親朱標死後,應該是由他成為皇太孫,但朱元璋卻沒有這樣做。

究其原因,主要是朱雄英背後的外戚力量,讓朱元璋心有擔憂。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朱雄英的生母常氏,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女兒,這種親上加親的方式,在明初頗為常見,朱元璋為了拉攏開國功勳,就用這種方式將這些功臣綁到大明的這輛戰車上。

但隨著朱標的病逝,帝國的繼承人空缺出來,在立誰為繼承人的問題上,朱元璋也是考慮頗多。

如果立常氏所生的朱雄英,那麼勢必就會是已經勢大的開平王一門更加尊崇,本身就是皇親國戚,這朱雄英如果登基,那麼常家,將是大明史無前例的豪門。

這種情況是朱元璋不願看到的,因此,朱雄英是絕無可能被立為繼承人的。

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出身於平民之家,背後並沒有什麼勢力,即便是朱允炆成為皇帝,最起碼你沒有外戚專權的擔憂,再加上朱允炆深得朱元璋喜愛,因此,選擇朱允炆是必然的。

4、朱元璋真沒想到朱棣能反

朱棣的造反,其實真的是朱允炆給逼的。

在十幾歲就就藩北平後,朱棣確確實實做了一個好兒子和好臣子,兢兢業業的守衛在帝國邊境,時不時的還要和蒙古兵來個“拉練”,他的能力,就是在那個階段鍛煉出來的。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朱元璋在建國後,將原本掌握在武將手中的兵權逐一收回,並逐步放給自己的兒子們,韋德就是要將天下掌握在朱家人的手中,把藩王派往全國重鎮或者邊境,形成藩王拱衛中央局面。

在朱元璋的設計中,把藩王的權力給的很大,在自己屬地內,基本上可以說是為所欲為了,朱元璋認為把大權交給他們,他們就不會有異心。

因此,朱元璋才會把北平這個戰略要地交給朱棣,如果朱元璋知道若干年後,朱棣會造反,肯定不會這樣做得。

事實上,朱棣在最開始確實沒有異心,即便是在太子朱標死後,朱棣可能有不滿,但是至少在當時,還沒有要謀反的意思。

而最終讓他下定決心起兵的,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對朱棣動手前,朱允炆就先將朱棣的同袍兄弟,也就是周王朱橚先給拿下,同時之後一系列政策,擺明了就是要拿朱棣開刀。

在眼見不爭就會死的情況下,朱棣出於無奈,才最終決定謀反,因為他不想成為一個階下囚。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總結:

無論是立朱允炆為皇太孫,還是封朱棣為燕王,都是朱元璋在考慮到長治久安的基礎上所做出的的決定,朱標的死確實給朱元璋造成了衝擊,按照朱元璋的安排,大明帝國仍舊會按部就班的繼續,但是他沒考慮到的是,朱允炆不具備朱元璋的能力,在削藩的問題上,朱允炆操之過急,把自己推到了藩王的對立面,而朱允炆又沒有壓制他們的能力,一味的聽信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意見,最終導致朱棣為了活命不得不反,這是朱元璋沒有預料到的,同時,立朱棣不合禮法,因此,就不存在朱元璋傳位給朱棣這種情況的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