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大變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一切充滿著變數,每一個國家都爭相追求發展、期待能夠逐鹿中原一統霸業。

在這些國家當中,最後脫穎而出的是號稱虎狼之國的秦國。

秦國的強大源自於商鞅變法,在這之後,秦國的實力迅速發展,成為了戰國七雄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然而,

商鞅的變法雖然成功,但對於他本人來說的結局卻是悲劇的。

自此以後,他所著的《商君書》成為了歷代皇帝必看的一本著作

,這也許是商鞅留給後世最為寶貴的一筆財富。一段變法成就了商鞅的千古名聲,也帶來了秦國的稱霸道路,秦國之強,從商君變法開始,而百姓之苦,則是從《商君書》開始。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1、 秦國的崛起:商鞅變法成為了崛起的起點

(1) 商鞅:法家的代表人物,沒落貴族到秦王上賓的轉變

戰國時期,

群雄並起,爭相稱霸

,這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朝代,強者兼併弱者成為這時代的常態。而這時候的商鞅也深受這個時代的影響,並且對於這個時代看到的一切,滿懷著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商鞅原本是一個沒落貴族,

他是衛國的國君後裔

。但是在戰國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裡,衛國早已被滅。而商鞅也被迫成為了一個沒落的貴族。已經顛沛流離生活的商鞅,對於這個時代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

聊受國家滅亡的影響,商鞅非常重視國家強大的理論研究,在年輕的時候,

他就非常喜歡法家的一些思想

。在商鞅的成長過程中,受

李悝

和吳起的影響非常大。這也為他後來堅信國家要發展,必須實行變革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當時的商鞅雖然胸有大才,但是並沒有受到魏國君臣的重視。於是在自己恩人去世以後,商鞅便離開了魏國,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此時恰逢秦國招賢納士

,商鞅便來到了秦國表現自己的理論,而這也成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變化。

來到秦國以後的商鞅受到了秦國國君的重視,一個想要發展國家的國君,對於商鞅的理論非常感興趣,由此開啟了商鞅在秦國受到重視的過程。

這一時候的商鞅已經不再是那個沒落的貴族,而已經成為秦王的座上賓客。

商鞅和秦孝公都沒有想到原本兩個持續君臣關係的尋常人。在兩人的交談當中,

卻結下了非同一般的友誼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2) 一次交談,成就秦國

兩人

君臣之義

秦穆公病逝以後,

新任秦國國君秦孝公積極推行改革

,想要在將秦國帶上一個更為強大的地步。當時六國點列諸侯割據,而秦國由於地處偏僻之地,國力相對較弱。

但是這並沒有阻止雄心壯志的秦孝公,在登上國君之位以後的他向六國頒佈了招賢令。面對著這樣一個貧弱的秦國,秦孝公有著足夠的信心,想要能夠將秦國帶上強國之列。在這一時候,歷史的車輪之下,不受魏國重視的商鞅來到了秦國。在這樣的情況,

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風雲人物,開始了碰撞

商鞅來到秦國以後,對於秦國的各項國情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了秦國的貧弱根源所在。透過深入瞭解以後,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商鞅,便向國君上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措施,針對這些改革措施,

當時的秦孝公極其欣賞商鞅的做法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為此,兩人開始了第一次的交流。在這次交流當中,秦孝公對於商鞅的做法進行了深入的瞭解,

同時也明白了當下的秦國需要的正是商鞅這樣的人才

。於是在兩人交流當中,秦孝公當即決定讓這個曾是貴族的商鞅擔任秦國重要的左庶長。

同時,商鞅對於秦孝公對自己的認可也是極為感激的,提出自己一系列的主張,積極幫助秦孝公進行改革。同時,針對於秦國所面臨的困境,他也深刻了解到,

同時就必須要打擊,就原本盤根錯節的舊世族勢力

瞭解國家存亡街道的商鞅,明白了,只有實力才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立足之本。在這一次的談話中,

秦國的最高統治者和商鞅協定了一次歷史轉變

。同時這兩個人也結下了一生的君臣之誼。秦孝公知道自己需要商鞅這樣精通改革的人才,同時,商鞅也明白自己的改革必須要秦孝公的大力支援、才能夠實現。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2、 商鞅變法,秦國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1) 政治、軍事改革,秦國軍事實力大大增強

公元前356年,得到秦孝公大力支援的商鞅開始了在秦國的改革。商鞅的第一次改革主要集中在軍事方面,

他建立了二十等軍功爵制

,鼓勵人們在戰場上積極殺敵。

這就讓原本就彪悍的秦國人在這戰場上更是捨生忘死,同時,眾所周知,戰爭是一場極為消耗國力的行動,因此,在對於農業方面,

商鞅也積極鼓勵人們從事農業生產。

香菸為了鼓勵人們積極進行農業生產,還為他們給予了一定的獎勵。透過這樣的方式,原本農業發展極其有限的秦國,

在短時間內,農業獲得了長足的進展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軍事上的改革,為秦國實力的強大,提供了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商鞅對於秦國的政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

他堅持法家治國的理念,頒佈了一系列的法律

,要求人們執行以確定國家的穩固。

而在這之後,他又強烈要求人們要懂法,這就有利於對危害國家行為進行治理。在法家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理念引導之下,商鞅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全面控制,在這之中的一個重要決策,

便是打擊舊貴族的特權

透過輕罪重罰的方式

,商鞅將原本氣焰囂張的舊貴族打壓的不敢吭聲。經過了這樣的政治軍事改革以後,秦國的軍事實力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擺脫了原本落後的局面。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而在這之後,為了更好的逐鹿中原秦孝公做出了遷都的決定。在秦國國都從櫟陽遷到咸陽以後,

商鞅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改革

。在這一次改革中,商鞅將改革的重點放在了土地方面,這就奠定了,後來封建時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則。

(2) 土地改革,秦國的農業生產發展迅速

公元前352年,商鞅開始了第二次改革。對土地制度,商鞅廢除了原來周王規定的井田制,允許土地買賣。將原本由國軍所有的土地改為承認私有,

這就推動了一些加土地交易行為的發展,同時激發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允許土地買賣,使得農民的生活有了逐步進展,確定了透過農業的發展來振興國家的政策,加強了中央集權。除此以外,

透過改革土地制度

,提高了原來地處貧瘠之地的秦國每年的糧食生產總量。

在獎勵耕戰方面進行大力推行,這就為商鞅土地改革的推行起到了助推作用。這時以後秦國的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綜合國力也開始逐漸上升,

秦國在經過了商鞅這兩次變革以後,成為了戰國後期實力最強的國家。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3、 人亡政存,商鞅變法帶飛秦國的發展

(1) 失去支援的商鞅,最終兵敗身死

商鞅在變法的過程中得罪了秦國原來的舊貴族勢力

,這就導致了一旦失去支撐,商鞅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這一時候的商鞅失去了人生中最大的支柱。

原來被打壓的秦國舊貴族趁機誣告商鞅謀反,這就使得商鞅不得不潛逃他處,但最終因為被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商鞅回到封地後,舉兵造反。但是這個時候的秦國早已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秦國了,不久以後,軍隊便攻破了商鞅的軍隊,而商鞅也因為兵敗身死,

最後屍體被運回到了咸陽,被車裂了。

商鞅雖然死去了,但是他在秦國進行了改革,已經能夠繼續穩定下去。這一時候的政策,並沒有隨著商鞅的死去而被推翻。

秦國因為商鞅變法,以後逐漸走上了強國之路。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2) 法家理念和富國強兵流傳後世、影響深遠

商鞅變法的理念在於堅持專治統治,但是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弱化民眾對於國家政權的反抗。他認為,

一旦百姓的權利過大,勢必會影響國軍的統治

,因此必須時刻對百姓採取打壓政策,以弱化他們的力量。

不得不說,對於秦國來說,商鞅的政策是不失為一個富國之策,但是對於秦國的百姓來說,

卻也是一次更大的剝削和壓榨

。與此同時,商鞅的這一個治國理念也得以流傳後世,這也是為什麼《商君書》成為了歷代皇帝必看的一本書籍。

商鞅變法,成就商鞅的千古名聲,帶來秦國的稱霸道路

結語:

秦國的強大,離不開商鞅做出的巨大貢獻,但是對於百姓來說,也正是因為商鞅的改革,使得自己遭受更為嚴重的壓迫。

在戰國這個禮崩樂壞、爭霸頻繁的時代裡,與穩定的和平時代要求必然是不一樣的。

商鞅作為一個政治家,無疑是成功的,秦國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他的改革。法家理念在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可取之處,

便是政府要因時代而進行改革

,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