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在中國,吃是一種文化,民以食為天,發展到現在,一般為一日三餐,分吃早飯、午飯和晚飯。那麼我們為什麼每天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點吃三頓飯,這其中的緣由其實不像我們所設想的那樣理所當然。

在原始的狩獵採集族群生活中,由於食物的產量難以預料,他們的飲食也全無規律,有時在一天內能吃到撐,但更多是一天都難以吃的上食物。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進入文明社會之後,人類的進食相對固定,一日兩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有文明社會才定時進食。除人類以外的野生動物大部分的飲食是極其不規律。餓了就要吃,一日多餐。人類進食規律也是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規律性地進食,本身就是一種文明化規訓過程。

孔子在《論語》中就強調“不時不食”(在規定時間外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就是人類社會對飲食規律性的體現。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就提到,“商代人為兩餐制,一餐是在上午進之,約當今7-9點間,稱為‘大食’,一餐在下午,約當今15-17點間,稱為‘小食’,兩餐就食時間約定俗成,又被納為時辰專名。”受當時糧食產量影響,在秦以前,因為農業不是很發達,並且糧食很有限,所以一日兩餐是相當普遍的情形。

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定。《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漢代以後,一日三餐或四餐才開始出現。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然而在中國歷史很長一段時間內,至少到明朝,普通百姓家任以一日兩餐為主。其主要原因還是一天吃幾頓飯,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物質條件的制約。

社會是逐漸發展的過程,歷史也是循序漸進的。至唐代,寒具開始被稱作點心。到五代時,就出現在早餐和晚餐之間,加小食的情況。小食也就類似於點心之類的食物。《能改齋漫錄》記載到:“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我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為“中飯”或“過中”。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遲至兩宋時人們普遍“每天僅早晚兩餐,官員士人概不例外”(程民生:《宋人生活水平及幣值考察》),現在人們常說的“三餐”,當時卻說“二膳”,即使貴為宰相,比如徽宗時宰相張商南,他七十多歲的時候,早餐和晚餐各吃一升米,五兩面,八兩肉,沒有中午飯的概念。宋人史料中經常提到的“二膳”,就是早晚各一餐,中午通常是不吃飯的。在《夷堅丁志》卷一七載打油詩:“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宋朝真正混好的,只是少數官僚士大夫。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作為底層百姓每天累死累活,也就 “最極不過一日得百錢”,勉強餬口而已。城裡賺的多些,一天賺三百文,可城裡的消費水平不低,一日三百文也只是勉強吃上飯。

即使到了生產力更為發達的明朝,普通平民也普遍是兩餐制。明初洪武年間,宮中飲食相當儉樸,即使御膳,也只是在奉先殿日進二膳。但士大夫中午吃點“點心”之事是顯已可見。

到了清朝皇帝也吃兩餐。比如乾隆只吃早飯和晚飯,當然偶爾可以吃一些點心,但這不是正餐。這種情況在近代中國仍極為普遍。1875年在天津“各人飲食大概一日兩次……與上海相同……”,從當時記載來看,從西北到東北、江淮等各地,一日兩餐是非常普遍的情形,其例不勝列舉,有不少地方甚至至今如此。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宋明兩朝,三餐也不是主流,主要集中上層社會。三餐制的演化定型,最初可能見於明代江南較富裕地區,《明代社會生活史》記載,“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間的點心。這種飲食習俗,不僅存在於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傭夫之家,也是如此”。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這一情形到清朝也是如此,張履祥《補農書校釋》就提到,農忙時 “炎天日長,午後必飢;冬月嚴寒,空腹難早出。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以早粥”,“點心”和“早粥”都屬於臨時加餐。對農民來說,可能也是因為體力支出,才使加餐主要放在早晚兩餐之間,且逐漸固定化。但此時的一日三餐中多吃點粥正如少餐一樣同樣是較貧窮的象徵。

農忙時加餐的習慣,在國內許多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仍有明顯痕跡可尋,據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有許多材料可證明,農忙期間人們往往傾向於多餐來補足體力,像藏族有些地區在勞動強度大的季節,甚至一日六餐。

為何要一日三餐

由一日兩餐而演化為如今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在食物供應匱乏的時代,能多吃一餐,本身就是經濟富裕、乃至社會地位表現。上層人物每日多餐:漢代時最高統治者每日四餐,貴族三餐,而平民只兩餐,以此來看三餐的演變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側面。從整個歷史長河來看中間加餐的主要原因,一是社會發展農業水平提升後可得到更多穩定的食物供應;二是為應對頻繁的體力勞動而臨時加餐導致逐漸形成固化。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有趣的是,中國的佛教僧侶同樣出現了加餐的情形,原因也是為了接續體力。傳統佛教戒律有過午不食的規定(即“日中一食”)。當時謹守戒律的僧侶每天只吃一頓午飯,甚至有佛教徒強調只有中午飯才合乎正道,而“多餐”則是“甘同鬼畜”。然而,每日只吃午飯一餐乃“基於僧人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前提之下。唐朝中期禪宗興起以後,在農禪並行的制度下,寺僧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過午不食’和‘日中一食’的戒律顯然已難以為繼。

在古代一日三餐是貴族套餐?那平民一天吃幾餐呢?

三餐的演變史告訴我們: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並不是理所當然。這種日常生活的改變,不是突兀的一次性的事件,而是在歷史長河中極其漫長的演變。雖然三餐制在某些地區、某些階層中出現,但其普及卻經歷了數千年,直至被人們普遍視為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