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棣的篡位之路:從不佔優勢到逆襲取勝,姜終究是老的辣

1399

年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的頭一年,雖然從爺爺朱元璋的手中接過了皇帝權杖,但是朱元璋生前大封諸王的舉措,對這位年輕的皇帝產生了巨大威脅。當時,以秦王、晉王、燕王等幾個北方藩王的勢力最大,朱允炆在萬般無奈下,開始著手削藩,結果發生了一場持續

3

年的內部戰爭。

1399

7

7

日,燕王朱棣在北平誓師,打著“奉天靖難、清除君側”的旗號,公然反叛朝廷,而此時距離朱元璋去世,僅僅過去了

15

個月。朱棣主張的“君側”,指的就是齊泰、黃子澄等主張削藩的大臣,當然這只是一個藉口,歷史上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太多,所有人心裡都清楚,朱棣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奪取皇位。

朱棣的篡位之路:從不佔優勢到逆襲取勝,姜終究是老的辣

其實從整體實力上來看,朱棣雖然在北方勢力龐大,但畢竟只是一個藩王,無論是兵馬人數還是政治地位、經濟實力,都不可能與朱允炆相抗衡。因此,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朱棣並沒有南下,而是依託北平城,對周邊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攻堅戰,基本消滅了朱允炆部署在北平地區的兵力。

朱允炆即位的時候,只是一個

20

歲左右的小夥子,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他明白自己具備絕對優勢,就想速戰速決,儘快解決掉朱棣軍團。於是,

1399

7

24

日,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

30

萬進軍真定,徐凱、潘忠、楊松分別率軍扼守其他要道,朝廷總兵力超過

40

萬。

不過,朱元璋在世時,曾經對開國功臣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清洗,耿炳文因為地位和實力構不成威脅,因此逃過一劫,但是和藍玉、馮勝等猛將相比,他的軍事素養差了一大截,更別提其他朱允炆派出的將領。當朝廷大軍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朱棣發動了一場夜襲,楊松所部

9000

人來不及抵抗,最終全軍覆沒。

朱棣的篡位之路:從不佔優勢到逆襲取勝,姜終究是老的辣

10

天之後,朱棣率軍直撲真定,耿炳文所部遭遇大敗,

3

萬多人被斬首,不得不退入城中堅守不出,燕軍圍城難以攻克,於是撤兵北還。此時,朱允炆認為耿炳文指揮作戰不利,隨即免去了他的大將軍職務,委任李景隆為新任主帥,率軍

50

萬進駐河間地區,並命令吳高率軍圍攻北方重鎮水平。

朱棣聽說後,只留下少量人馬防守北平,親自率領大軍救援水平,吳高竟然不戰而逃,燕軍得以連續攻克多座北方重鎮。就在朱棣在外作戰的時候,李景隆趁機率軍圍攻北平,本以為能夠一舉端掉燕軍大本營,沒想到城內守軍拼死抵抗,李景隆圍城多日毫無進展,最終在回軍的朱棣所部和北平守軍內外夾擊下遭遇慘敗,傷亡十多萬人。

李景隆率軍退守德州後,經過半年休整,於

1400

4

1

日再次北伐,總兵力達到

60

萬,而迎戰他的朱棣手中只有

10

萬人馬。讓人沒想到的是,兩軍交戰後不久,李景隆所部迅速被擊潰,燕軍乘勢攻克德州,進而圍困濟南,不過遭到了頑強抵抗。在前線久攻不下,後方兵力空虛的情況下,朱棣被迫率軍北還。

當年

9

月,朱允炆再次臨陣換帥,以盛庸取代李景隆出任大將軍。此後的大半年時間裡,雙方進行了多次交戰,兩軍互有勝負,損失都不在少數。

1401

7

月,盛庸派兵圍攻北平,朱棣及時回援解除困境。但是經過此戰,朱棣意識到,朱允炆畢竟代表朝廷,兵力眾多、實力雄厚,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燕軍肯定扛不住,於是決定兵行險著,直撲京師應天。

朱棣的篡位之路:從不佔優勢到逆襲取勝,姜終究是老的辣

1402

年正月,朱棣率大軍南下,繞過防守堅固的濟南城,一路打到安徽境內,和明軍進行了一場大會戰,兵力損失極為慘重,軍心嚴重動搖。就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朱允炆擔心京師守衛空虛,突然下詔召回徐輝祖所部,前線明軍力量迅速減少,嚴峻乘機發動反攻,最終消滅了兩淮地區的所有明軍主力。

當年

5

月,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直奔江北地區,並於

6

3

日突破長江防線,進駐鎮江、龍潭,應天府失守只是時間問題。朱允炆急忙派遣使者求和,並承諾割讓土地,朱棣不同意,燕軍隨即進抵南京金川門,李景隆開城投降,朱允炆在宮中點火自焚,但是下落不明,究竟是生是死,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定論。